南京大学产业技术研究院总院成立于2018年7月19日,挂靠创新创业与成果转化工作办公室。产业技术研究院总院是南京大学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的重要举措,是南京大学创新创业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建立技术开发和转化的新通道。统筹集聚校内外创新资源,以市场为导向,推进南京大学开发性研究和成果转化,并孵化一批具有高成长性的科技型企业,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助力南京大学“双一流”建设。
1、推动南大系新型研发机构建设。依托南京大学高水平、应用类、产业化条件好的学科和领域,推动新型研发机构企业化落地,以股权为纽带组建混合所有制企业,以科研团队为主体打造高校院所、地方平台、社会资本等各方参与的利益共同体,促进“高校-区域-产业”深度融合。
2、聚集南大系应用研发人才。加强工程技术和科技成果转化队伍建设,联合校内外创新力量,建立科技人员在创新创业平台上的双向流动机制,实现科研团队与成果“双要素”共同转移转化,形成一支稳定有素的工程技术开发和应用创新团队。
3、培养南大系技术转移经理人。面向国内外招聘、选拔和培养一支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技术转移经理人才队伍,提出重大项目建议、组织研发团队、拟定项目执行方案、跟进项目转化落地等。
4、应用创新技术二次开发。面向市场需求,结合南京大学重点学科方向进行成果培育和技术开发,着力突破产业关键核心技术,研发出接近市场应用的中试产品、工程设备样机、成套生产工艺和整体技术方案等。重点促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市场前景广阔的原创性研究成果的二次开发。针对全局性、瓶颈性重大基础和应用科技需求,发挥南大基础研究优势,强化问题导向的原始创新,打造处于世界前沿的原创科研成果,同时集聚一批重点产业领域的原创性研究成果。
5、孵化科技型企业。研究院融合南京大学相关科技创新公共服务平台、产学研合作平台、科技人才创业平台等载体,打造一个适应市场和创业者需求、服务功能健全和管理规范的综合性科技创新孵化器。鼓励成立科研成果转化成立科技型企业,加快科研成果实用化、产品化、市场化应用。
6、提供全链条产学研融合服务。打造技术转移服务、知识产权服务、科技金融服务为一体的集成体系,便于长期以来相互脱节的知识创新主体和产业发展主体、高校和企业之间紧密协作,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引领产业创新发展,深入推动学科链、创新链和产业链的互联互通。
产研总院大事记
1. 2018年3月29日下午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仙林大学城管委会、栖霞区政府、南京开发区管委会、江北新区管委会、麒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委会、南京大学、南大相关科研团队分别签署12个校地融合重点项目,包括支持南京微结构实验室争创国家研究中心、南京大学产业技术研究院总院、南京大学南欣医药技术研究院、南京大学智能情咨创新研究院、南京大学医药与生物技术创新研究院、南京大学智能制造软件新技术研究院、南京大学人工智能创新研究院、南京大学先进光电集成技术研究院、南京大学传感与成像技术研究院、南京大学-伦敦国王学院联合医学研究院与南京大学医学院、南京大学临床医学研究院、科创实验室,涉及新材料和物质科学、光电信息技术、人工智能、医疗大健康、生物医药等领域和产业方向,一些方面体现了世界科技创新前沿方向。
2. 2018年7月19日,南京大学正式发文成立南京大学产业技术研究院总院。
3. 2018年9月3日,南京大学产业技术研究院总院正式启动建设,南京市仙林大学城管理委员会委托南大科学园提供不低于2000平方米的办公用房给产研院作为成果转移孵化器,欢迎高层次双创人才和优秀企业向产研院集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