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参赛学生代表的回信精神,充分调动广大师生参加大赛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现面向全校师生开展2025年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原名“互联网+”大赛)项目预征集。项目预征集为参加南京大学校赛启动前的关键环节。具体征集事项如下:
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是由教育部与有关部委共同主办,已经成为规模最大、规格最高、影响力最强的双创赛事。大赛为国家级A类竞赛,比赛成绩已经纳入到学科评估和双一流的指标体系中。
一、支持政策
参赛学生:
1.按照《南京大学推免学分绩加分办法》,在升学上给予获得省级一等奖以上团队的同学相应的推免学分绩加分奖励。
2.获奖成绩是学生部分评奖评优的一个重要维度。
3. 分等级给予国赛和省赛获奖团队一定的奖金奖励。
指导教师:
1. 江苏省教育厅对于获国赛金奖可以认定等同于省教学成果奖(实践教学)一等奖;省赛一等奖项目相关教学研究可优先参评省级教学改革项目,不占学校推荐指标。
2. 教师指导学生获得大赛成绩可相应折算为教学工作量。
3. 教师指导学生获得国赛以上奖项的可获得相应业绩点奖励。
二、项目征集对象
1. 大赛以团队为单位,团队负责人须为我校全日制在校生(包括本科生及研究生)或毕业5年以内的校友。项目负责人需有文章或专利或其他材料支撑学生在该项目中的贡献。
2. 参赛人员年龄不超过35岁(1990年3月1日之后出生)。参赛人员可跨院系组队,一个项目参赛人数不超过15个人。
3. 在校生项目申报无须注册公司,毕业五年内校友项目申报必须成立公司,且为公司法人代表。
三、项目要求
1. 参赛组别分为本科生组和研究生组。本科生组要求负责人和团队成员均为本科生或本科生毕业。研究生组成员可包括研究生、本科生或研究生、本科生毕业。
2.领域不限。主赛道参赛项目能够紧密结合经济社会各领域现实需求,充分体现在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人工智能+等方面取得的成果。
3. 在推进农业农村、城乡社区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有创新性、实效性和可持续性的项目可申报“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
4. 项目须真实、健康、合法,无任何不良信息,弘扬正能量,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项目不得侵犯他人知识产权。
四、项目征集流程
1. 请有意向报名的项目于2025年3月16 日(周日)之前点击阅读原文下载填写大赛项目征集表发送到邮箱wurong@nju.edu.cn。
2. 参加本届大赛的项目均需填写项目征集表,项目可推荐参评2025年大学生创业训练计划,获项目经费支持。
3. 报名项目数量不限。后续将对预征集项目开展训练营,进行商业思路梳理、安排导师辅导、协助资源对接等。
如有疑问,可咨询科学技术研究院吴老师wurong@nju.edu.cn或致电025-89681660。
附件: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5)项目征集表.xlsx
科学技术研究院
2025年2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