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南京大学国际化工作处 学生交流办公室!

澳大利亚(Australia)

时间:2015-08-01来源:未知 作者:信息管理学院 陈佳 点击:3801

澳洲学生签证及阿德莱德生活攻略

信息管理学院 陈佳旋

 

阴差阳错申请到阿德莱德大学的交换项目,于是各种准备便紧锣密鼓地开展起来了。
 

(一) 签证
当交换申请通过学校(南哪儿)批准后,还需要按要求提交材料给目标院校,等待其审核结果,拿到其offer letter后,才能确认被该院校录取了,获得交换资格,于是签证也可以开始准备了。但如果英语、学习成绩等各方面满足目标院校要求,一般都会拿到offer。


由于交换生拿不到目标院校的学位,因此申请的签证类别是学生签证Subclass 575。当我看到申请材料的清单时,我内心几乎是崩溃的,材料很多,而且有一些完全不知道应该怎么准备。于是我到交换生网站上找公布过的澳洲交换生推荐名额,寻找申请过此签证的同学的联系方式。所幸的是找到了去年去过阿大交流的杜欣雅学姐、王贺学长以及即将去墨尔本大学交换的高雪同学的联系方式。在他们和度娘以及家人的帮助下,我终于顺利地完成了签证办理。


当时高雪给我介绍了一篇以前一位学姐写过的签证攻略(《南京大学RMIT交换申请过程+澳洲签证575普签DIY全攻略》),这篇攻略提供了很多帮助,但有些地方不够详尽,而且部分材料因人而异,令我有点不知所措、焦头烂额,于是当时就暗下决心,签证完成后要更新一下攻略,造福更多的人。碰巧交流处的洪老师便邀请我写这篇攻略,有了传播平台。


申请材料清单如下(材料比较多,所以分类装了三个信封A、B、C),我会在冒号以后附以必要说明。
http://www.border.gov.au/Trav/Visa-1/575-/Subclass-575-Document-checklist-Assessment-Level-3  这是移民局网站提供的材料清单)


Envelope A – Personal and General
1. Temporary Visa (subclass 575) Application Document Checklist :这是你所递交的申请材料的清单,移民局要求的
2. Visa application charge – Money order of AUD 535:金额535澳元的汇票,用于支付签证申请费。这是因为我没有信用卡,如果有信用卡,直接在下面的157A表最后填写相应支付信息即可,不需要汇票支付。签发汇票推荐新街口三元巷的中国银行省行,那个哥哥非常有经验,而且中行外汇较多,带着存有足够钱的中行卡和身份证去就行了。
3. Student visa application form (157A):此表格可以在移民局的网站上下载。
4. Family composition form (54):家庭构成表(http://www.australiavisa-china.com/pdf/54.pdf
5. Copy of passport:护照信息页的复印件
6. Copy of identification card:身份证复印件
7. Four self adhesive name and address labels in Chinese:用中文写的姓名及地址的可粘贴的纸
8. Four passport sized photographs:护照照片尺寸的证件照4张,要在背面上写名字
9. Notarized copy of HuKou:户口本的公证书
10. Notarized copy of birth certificate:出生证明公证书
11. Notarized copy of non-criminality certificate:无犯罪证明公证书
*关于公证书,建议早点办理,因为有的公证处可能办事效率比较低,导致其他材料都准备好了却差公证书,拖延了递签时间。所有的中文材料都必须有相应的英文翻译,公证书的翻译由公证处完成,不需要操心。如果户口在老家,写一份委托书,让家人代办即可。
 

Envelope B – Educational and Language
1. eCOE and Acceptance Form from University of Adelaide:学校提供的eCOE是非常重要的文件,不仅签证时必须,到了澳洲后也是很重要的证明材料。学校给了offer后会在几天后补发eCOE
2. Notarized copy of graduation certificate:高中毕业证的公证书
3. Notarized copy of current study certificate:在读证明
4. Certified copy of academic transcript:英文成绩单。(在读证明和成绩单到学校教务处开即可)
5. Copy of TOEFL score report:托福成绩单复印件


Envelope C – Financial Capability
1. Original certificate of deposit from China Construction Bank :
- amount of 100,000.00RMB with copies of deposit receipt and translation
银行存款证明,学校给的材料会给出在澳花销的大致额度,阿大的建议是$2500(旅费)+$9000(生活费/6个月)。可将其存为定期存款,时间能够覆盖到你拿到签证即可,一两个月吧,因为这期间钱是不能用的,然而拿到签证后还要买机票不是么?)


2. Financial Statement:个人的经济能力声明,范文如下(摘自前文提及的签证攻略):


Financial  Statement

Dear Sir or Madam,
I am going to study at RMIT University alone with no spouse or child.
The calculation of the total fees is as follows,

Program:                     International Study Program-Exchange
Program Duration:      1 semester
Total Program Units:  36
Commencement:        4 Mar. 2013
Completion:                30 June 2013
Tuition fees:                $0 (According to the offer letter, my tuition fee is 0)

Total Fees:

Total Tuition fees: $0                                                              
Total Living Expense: _______________
Travel Fees: _________
Total Fees: _______________
My parents have provided _________ RMB as my financial support and can guarantee that I will have no economic difficulties in Australia.
 
 
Chang Si  (斯畅)
Signature:


澳洲的学生签证都是直接由阿德莱德的学生签证中心受理的,因此国内的那些大使馆并不清楚学生签证的细节,而且材料准备好后,要直接寄给这个学生签证中心,地址到官网上找。


在移民局收到你的申请时,会发邮件要求去体检,体检地点是指定的,在南京国际SOS紧急救援诊所 南京维景国际大酒店一楼。体检结果直接由医院发给移民局,不需要操心。所需要做的是在体检结果发过去后,到DIBP网站的ImmitAccount系统中,查看你的申请状态,如果你的状态还是information requested,那便改为completed。如果不改,即使体检材料已经交了,有可能移民局会在28天后再继续处理你的材料。


(二) 生活
生活无非是衣食住行。然而并不想按照这个顺序说。


1.行
首先考虑这个洲际旅途。没拿到签证是无法出发的,但如果有把握及时拿到签证,也可以提前订票,早订会便宜,但要冒改签的风险。

 
阿德莱德是相对比较冷门的城市,如果机票实在太贵,可以考虑飞到墨尔本等其他热门城市,然后再订澳洲的国内航班,飞到阿德莱德,才一两个小时。澳洲国内航班很便宜,缺点是国外公民不能订单程票。
 

出发前还要到移民局和海关网站上看看哪些东西能带,哪些不能,哪些可以带、但是入境的时候要申报。


阿德莱德的公共交通有公共汽车、Tram和火车,公车和Tram市内路段是免费的。到学校后,ISC(国际学生中心)发的材料里会有介绍公共交通的使用。


顺便给ISC打一下广告,这是一个很好的地方,里面的人都非常热心,有任何问题都可以去那里寻求帮助,而且他们每周五早上会有morning tea,免费提供茶点,国际学生们可以在那里聊聊天。他们还有很丰富的语言和文化交流的program,同样在材料里会介绍,可以选感兴趣的参加。


2.衣
由于我才刚到这边2周,因此对“衣”这一块儿并未进行开发。网上有人说这边衣服贵而土,建议在国内带来,也有人说其实还行,嫌重就到这边买。不过经证实,好像不土,价格就不清楚了,没细看。反正带够刚来的那段日子要穿的,至于之后的,要带就带,要买就买。


3.住
住宿有多种选择,学校网站上有手册介绍。房子可以来之后再找,先预定学校的临时住宿解决找到房子之前的落脚问题即可。也可以来之前找好,但这是针对要选择学校提供的公寓的同学,如果是要租外面的房子的话,不建议如此,因为还是眼见为实好。学校提供的公寓可能会比在外面租贵一些。找房子要考虑水电气网、房间装修情况等问题。


一个小建议,如果找的房子没有提供床上用品的话,建议床单、被套、枕头套从国内带,一般我们在国内宿舍都有两套,可以带一套过来,用完一学期,想扔就扔了,没必要带回去,这边挺贵的,买了之后带回去太重了,不带回去又不甘。而棉被芯、枕头芯在这边买就可以了,不贵。


4.食
此处主要讲的是日常三餐问题,吃货的美食天堂自己去开发。


有钱任性的人可以天天在外面吃,每天换一家餐馆,比如我一个室友上学期就是这样,每天吃饭就要花掉3、40刀。然而我没钱,而且天天在外面吃,实在容易腻,刚好那个室友这学期要开始家常生活,于是我们便开始一起在厨神的路上越走越远。都说国外留学的人会练就一身好厨艺,我有点相信。表示来之前都不敢开煤气炉,现在已经是能炒出一盘有点太焦了的土豆片的人了。


这边的店关门很早,下午5、6点很多就打烊了。所以很多人是在中午或下午没课的时候去超市买菜,最大的超市Coles就在学校对面的购物街上。当然,也可以在周末的时候把一个星期要吃的东西一次性采购好,这时候不一定要去超市了,可以去market,比如Central Market,类似国内的菜市场,东西很多,而且有很多会比超市便宜。去买东西、吃饭的时候,要注意营业时间,有很多店周末不营业,比如Central Market周日歇业,周六下午好像是3点就收摊了,这时候为解决积货,会有周末大甩卖,店主们都扯着嗓子叫卖,“One dollar!One dollar!”那闹哄哄的场面有跳楼大甩卖即视感。
   
写了这么多,并不知道读者有没有耐心看完。其实没有看完也没关系,因为很多事情船到桥头自然直,阿大在赴澳前会给你提供非常全面的信息帮助,有问题也可以发邮件询问,回复挺快的。由于篇幅有限,还有很多好玩的事情没说,但我相信你们一定能在澳洲收获自己最独特的回忆。

 

再次鸣谢赴澳前为我提供过各种帮助的人儿:杜欣雅学姐、王贺学长、高雪童鞋、赵崇皓童鞋。(信息管理学院 陈佳旋)
 

 

生活在澳洲(关于墨尔本):

 

自然环境

 

也许只有在这里居住才算得上生活,墨尔本更是被屡次评为全球最宜居城市。生命起源的三要素:阳光、空气和水,墨尔本都拥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墨尔本的阳光足以让世界其他任何城市为之嫉妒不已,由于澳洲靠近南极臭氧层空洞,加之没有空气污染,因此南半球的阳光可以恣意倾泻在这片土地上。不论是男女老少,不论是周中还是周末,不论是在市中心的联邦广场、雅拉河岸抑或郊区公园的草坪上,只要是阳光正好的晴天,你都可以看见成群的人们悠闲地晒着太阳。不论以何种姿态,不论在什么时候,只要能够享受这美好的阳光,呆呆地躺上一整天,就是莫大的幸福。墨尔本人或许根本就不知道雾霾是什么,根本不知道被污染的空气是什么味道,也根本无法想象没有阳光的日子。然而中国人就没有那么好的运气了,这些年我们一味追求经济发展,以牺牲自然环境为代价。可是当连人类生存所需要的最基本的新鲜空气与阳光都无法保证的时候,再发达的经济又有什么用?正如在Airlie Beach偶遇的那位大叔所说:拥有美好的自然环境是人类的一项基本权利。真的希望中国政府能够好好反思这些年所谓的快速发展,能够把环境保护措施落实, 而非空洞地喊口号。

 

居住在墨尔本,的确是非常舒适的,无论走到哪里,都能觉得和自然特别亲近,因为你会发现,这个城市中分布着许多大大小小的城中公园。公园都是有大片大片一年四季都是绿油油的草地,修剪得宛如艺术品一般的树木和灌木丛,还有五彩缤纷的花卉,有些大树一眼望去就知道已经有些年岁了。而且这些公园里面甚至都有住着一些可爱的小动物,成群的鸟类就不必说了,有次夜里穿过卡尔顿园林我就有幸碰见过两只出来觅食的松鼠。就拿我住的东墨尔本区来说,徒步三十分钟内可以到达的城中花园就包括卡尔顿园林,菲茨罗伊花园,达令花园,其他小的绿地就更不计其数,每到周末,这些绿地公园就是人们举家散步的好处所,躺在草坪上晒晒太阳、吃吃野餐、孩子们玩着橄榄球。老年人们更是精力不减,打网球、骑自行车,这些都是澳大利亚人的时尚户外运动。高的生活质量依赖良好的居住环境,你不得不感叹墨尔本合理的城市建设规划:除了市中心有摩天高楼,其他居民区清一色的都是一家一户型,并不像中国城市那样的商品房,而今在中国城市能够住上一栋别墅才是罕见,城中绿地公园更是寥寥无几,更何况还有那么高的房价。一到节假日人们便去所谓的景区凑热闹,真是得不到片刻的安宁。但在墨尔本,这些都像吃饭睡觉一样平常,缓慢悠闲的生活节奏、舒心美好的生活环境造就了全球最宜居城市的美誉。也许中国的城市建设目前还处于扩张阶段,还在有越来越多的人涌入大城市,那么如何更好地规划城市就是一个不得不面对的严峻问题,我们不需要那么多钢筋水凝土森林,不需要那么多所谓的商业广场,城市是用来居住的,如何为人们创造一个适合居住的环境应该是城市规划者们首先考虑的问题。

 

文化环境

 

墨尔本是澳大利亚的文化艺术中心,当然就少不了各色各样的节日与盛会,每年都会有大大小小的艺术展览、赛事在这里举办,我所亲历的就包括三月初的墨尔本草地音乐节、维多利亚国家美术馆特别举办的主题展览:The Golden Age of China——乾隆时期故宫文物展,卡尔顿园林里的墨尔本博物馆也经常会时不时地举办一些主题展览,记得第一次进去逛的时候,仅仅是走马观花的浏览也花了将近四个小时,博物馆真的很大,涵盖了天文地理人文历史几乎每个方面,活生生一本教科书,也难怪每次经过的时候都会有老师带着中小学生进去参观游览,这种方式的教育可能效果要比课堂书本灌输式的教育要好得多,而且孩子们也学得愉快,不必像中国小学生那样一个个都带着近视眼镜,只能可悲地坐在椅子上做题目。一个有文化底蕴的城市必定会有很多博物馆,除了墨尔本博物馆,还有其他专题博物馆,如战争博物馆、维多利亚国家美术馆、邮政博物馆、移民博物馆,更有19世纪大英帝国最初设在墨尔本看押犯人的墨尔本旧监狱,这些都是对墨尔本历史最好的诠释。这里的艺术文化气息真的很浓厚,再拿城市中的老建筑来说,一些主要街道如Collins Street, Swanston Street, Elizabeth Street,两边的建筑物有的都是有百年历史了,从19世纪保留至今,而且上面都有一块铁牌,写有建造年份,因何人建造等关于此建筑的历史信息,就像人的ID一样。街道的样子也是大致如从前,Swanston Street上就有曾经的老照片,街道保留了19世纪的规划,建筑物也得以保全,所以后人才有幸目睹如今的墨尔本老城区。墨尔本最引以为傲的应该是有轨电车,全城的公共交通方式如今都仍然以电车为主,电车轨道将城市角角落落串联起来,而且有些电车色彩鲜艳是墨尔本一道独特的风景。尽管电车占据了城市中心的有限空间,车道因此变得狭窄影响车流量,但是维多利亚州政府还是明智地选择将有轨电车这一古老的交通方式保留下来,如今世界上仍以电车为主的公共交通的城市已经屈指可数了,墨尔本便是其一。建筑、街道、电车,乃至细微到小屋、雕像、植物,这些都是历史的馈赠,理应好好珍惜,如何取得现代化城市建设与历史文物保护的平衡,墨尔本真的做到极致。

 

让人比较头疼的是,澳大利亚商店关门时间都比较早,一般到了晚上6点,商铺便都准时关掉了,此时就轮到酒吧、餐厅、night club热闹起来,大小酒吧都是年轻人聚会的好场所,墨尔本的年轻人就喜欢端坐在酒吧里,捧着一杯啤酒,一群人可以聊天嗨到半夜都不停歇,以亚洲人的生活方式真是无法理解这些欧美人,尽管墨尔本聚集了全世界各地各色人种:欧美白人、亚洲黄种人、印度人、美洲人、非洲黑人,不同的地域文化在此交汇,也是形成了墨尔本非常多元的文化色彩。因此在墨尔本居民区,就会自发形成一个国家或是种族聚居的地区,如墨尔本大学所处的卡尔顿,便是意大利社区;我所住的东面是越南人聚居的地方。在市中心街头,常会看到街头艺人,有的是抱着吉他唱歌,有的是表演杂技,而有的甚至是敲锅砸铁弄出美妙的音乐,这些在墨尔本再平常不过的情景正是墨尔本日常生活的真实写照,为匆匆赶路的行人增添了一些快乐,而这些街头艺人也是乐在其中,驻足观赏亦别有一番乐趣。

 

 

Livin’ in the land down under --- 人在澳洲

在澳洲墨尔本大学交换的一学期

 

学习在墨尔本:

 

语言问题

 

想当初申请墨尔本大学交换还是颇费了些周折,机会可真是来之不易呀。其实,在去澳大利亚之前,最最担心的还是语言问题。虽然在国内已经学了将近10年的英语,可一来中国没有良好的英语环境,听说读写都没有经过足够的训练;二来在国内所学的英语也都偏应试方面,还几乎从未接触过纯正的英语。因此,在澳洲生活的日常交流和在大学课堂内的听课就是我首先必须面对的两道难关。

 

但事实上,语言问题并没有我想象的那么困难。语言的确是需要环境的,在中国开口说英语的机会寥寥无几甚至根本没有,但到了墨尔本情况便大不相同。日常生活中处处都得说英文读英文听英文:去超市、便利店买东西,逛商场和收银员打交道,最初由于对墨尔本交通路况不熟悉时不时需要问路、乃至还会被其他游客问路,去邮局寄明信片……总之随时随地都得说英文,也就愈来愈觉得并没有那么困难,和吃饭睡觉一样平常,只不过是把想表达的意思用英文说出来罢了。这座城市居住着来自世界各地的人们,他们都有着不同的母语,但能够把他们联系沟通起来的就是英语,正是因为有了这世界通用的语言,人们才可以无障碍地沟通交流。

 

墨大课程

 

在墨大的学习当然也都是全英文式授课,但是我也还是比较快速地适应了语言环境。墨尔本大学的教学方式、教学系统与南大还是有比较大的区别的。南大的课清一色的都是大班教学(lecture),一门课程的教授通常是一名或两到三名,由教授全权负责。墨尔本大学的课程通常都分为大班教学(lecture)和小班教学(tutorial),大的班级通常可以达到数百人,由一名教授负责授课;但是小班就只有二十人左右,由选择该门课程的所有学生随机编排而成,担任授课任务的通常都是研究生或者博士生,比如我学的Linear Algebra的小班就是由一名数学系的博士生来带。大班教学由于人数众多,所以依然是以老师传授知识为主的教学方式,偶尔会有一些师生之间的互动;但是小班教学就不太一样了,老师也都是仍在学习阶段的研究生或者博士生,气氛相对来说更加轻松一些,第一周的时候都会做些破冰游戏来帮助大家相互了解。Tutorial通常是三五个人坐在一起作为一个小组,然后大家一起解决课上布置的问题,完成一个课程论文(如Academic English,学期期中提出小组的研究问题,然后确定主题,设计调查问卷,撰写论文,最后做PPT报告)。因此在tutorial更加注重的是团队作业,以小组形式解决问题,这样能够充分调动每一个学生的积极性,为了防止搭便车现象还会有组员相互评价。南大虽然在大课的形式中也会部分采取小组合作的形式,但是我觉得实际效果并没有墨尔本大学专门开设tutorial或是workshop来得好,因为学生大多会把小组作业当作任务来完成,而不会积极地参与到小组合作中去。如果南大能够有足够的物质资源和人力资源来开设小班教学的话,我觉得不妨一试。

 

我所选的四门课程中,一门是线性代数,数学对于语言要求不是很高,毕竟是全世界都通用的数学符号和公式,而且答题做题百分之九十以上都用数学符号算式,所以主要的中心并不在语言而在于数学问题。线性代数每周都会布置一次作业,和tutorial的出勤率一起算如平时分,期末考试分量最重,占到总成绩的80%。因此期末考试的难度和题量也可想而知,墨尔本大学的考试体系也和南大很不相同,南大教务处并没有针对每一门课程设置硬性要求比如通过率与优秀率,而是按照授课老师最后上报教务处的成绩为准录入成绩,不会强行修改成绩。但墨尔本是有严格的通过率的,每门开设的课程都会设置通过率,最后总评成绩出来墨大教务处会根据强行设定的通过率来适当修改成绩来达到这个指标,因此有时即便是及格的成绩也不会百分之百通过。这就与南大的体系相去甚远,可以说是更为严格、不讲人情得多,但也督促了学生学习。另外与之相似的便是澳大利亚的牙科专业,淘汰率相当的高,学生压力很大,所以毕业以后从事的牙医才会是暴利行业,真所谓是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第二门是学术英语,是语言学院开设的课程,主要教授学术英语写作,从这门课程我还是了解了许多英语学术写作中的基本知识和要点,也学到了许多地道的表达方式和思维方式。计入总成绩的两次summary 便很好地锻炼了我阅读冗长复杂英语论文的能力,不仅要深入了解论文的内容,更要深入剖析文章的行文思路和结构,如此才能写出高质量的阅读摘要(既简明扼要,又涵盖全面)。英文写作的侧重点和中文有很大差别,这都归结于英式思维和中式思维的差别,集中体现在论据和论点的有机结合上。在英语学术写作中,没有充分论据和材料支撑的论点是几乎不可想象的,毫无说服力。如果你要提出一个观点,必须强调所引用材料的真实性并写出出处(作者、年份)。没有规范引用材料格式的文章都不能算是好文章,这是一个最基本的错误,即使你对别人的思想稍加修改转而成为自己的东西,这都视为抄袭,我们所着重研究的几篇论文便是不同学者对于学生抄袭的研究。但汉语写作便没有那么严格的要求了,引经据典可以说是信手拈来,只要你有足够的知识储备,并没有标明出处这样的规范约束。而且汉语更加欣赏的是天马行空,虽然也并非没有逻辑性,但是针对内在关联,因果关系方面并没有英文写作要求那么高。由此说来,我在这门课程一开始还是遇到了比较大的挑战,先是阅读,其次是写作。由中式思维向英式思维转变,其中的痛苦和努力在写作之中得到了最大程度的体现。然而事在人为,不论是小组作业,还是个人作业最后都顺利完成,而且也取得了不错的分数。现在回想起来,对着电脑屏幕和摊开的书本抓耳挠腮毫无思绪的情景还历历在目。最后的课程论文,是和其他三位伙伴一起完成,我们选择了国际学生对英语作为世界语言的态度作为研究课题,从一开始的设计调查问卷,到分发问卷,统计数据,分析数据,撰写论文,最后当众做口头报告,可以说是费尽周折。但是苦尽甘来,看着最后凝结我们每一个人心血的报告完成之时,内心还是无比欣慰,也非常享受和同伴共事的这段经历。

 

关于其他两门专业课程,一门会计报告分析,一门统计学,可以说也是充分领略了国内教学思维方式和国外的不同。墨大更加注重的是概念和思维,我所上的会计分析报告,三位主讲讲授,都是将概念辨析和学习目标放在首位,比如资产、负债、收入、费用,这些最基本的会计名词,你是否都已经完全掌握了它们的含义。应用性的内容当然也会涉及,但是还是和国内会计课程有较大区别。在南大一开始学会计的时候,我们就会学怎样记账,怎样弄清借贷,怎样计算利润,计算费用,编制会计报表,似乎一上来就开始学习应用性的东西了。虽然要讲究实用性,但是我以为概念依旧是基础,只有打好了基础,才能更好地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际企业活动中去。另外一个收获便是期中作业,同样是小组作业,是根据A、B公司不同的基本情况和提供的各自财务报表来选择最佳投资方案(A还是B),最后写一篇企业报告。这对于我来说还真是头一次,困难来自两个方面:一是英文写作,二是最佳选择。要在规定字数2000字内简明扼要地陈述选择该公司的理由,还得根据规定的格式来写作,挑战着实不小。尽管最后我们只是拿到了一个平均分,但是其中的过程已经让我受益匪浅。英语写作还是练习得太少,俗话说熟能生巧,要想达到能够写出一手地道的英文的水平,恐怕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最后考试也简直是灾难,整整36页A4纸的考卷,除了10道选择题外其他都是案例分析题,先要浏览案例,然后弄清题目问的究竟是什么问题,该回答什么,这对于应试技巧,知识掌握程度还有心理承受能力来说都是巨大的挑战。也算是见识到了国外大学的期末考试究竟是什么样的难度,不虚此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