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主要学术骨干
主要学术骨干

陆桑璐,女,1970年生,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先后于1992年,1995年,1997年在南京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获学士学位,硕士学位,博士学位。2000年5月至10月于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作为Visiting Research Fellow参加合作研究;2004年4月至6月、2012年7月至8月、2015年8月分别于香港理工大学、美国威廉玛丽学院、德国哥廷根大学作为Visiting Professor参加合作研究。主要研究方向是分布计算、普适计算、无线网络等。主持承担的项目包括国家863计划目标导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项目、江苏省科技支撑计划项目、欧盟第七框架合作交流项目等。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15项。近五年来,出版1部学术著作,发表论文60余篇,包括国际期刊《IEEE Transactions on Mobile Computing》(TMC)、《IEEE Transactions on Parallel and Distributed Systems》(TPDS)、《IEEE Transactions on Computers》(TC)、《IEEE Communications Surveys and Tutorials》等,国际会议MobiCom、INFOCOM、UbiComp、MobiHoc、ICDCS等。获得领域前沿会议MobiQuitous'13最佳论文奖、MASS'12最佳论文亚军奖,被TPDS选为Spotlight Paper(2013)。2004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2010年入选南京大学优秀中青年学科带头人,2016年获江苏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排名第二)。  

孙正兴,男,1964年生,教授、博士生生导师,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现任《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编委。主要研究方向为:多媒体计算、计算机视觉与智能人机交互。近年来的研究重点是面向普适计算的草绘交互技术、面向三维内容创作的创意建模与面向文化遗产保护的艺术化绘制技术,主持承担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科技发展(863)计划、江苏省科技支撑(工业)计划在内的多项国家和省级科研项目,在国际期刊、国际会议和国内一级学报上发表学术论文120余篇,发明专利40余项,编译著学术出版物6部;先后获得1989年机械电子工业部科技进步三等奖,1991年江苏省科技进步三等奖,1995年江苏省科技进步三等奖,2013年教育部科技步二等奖;2004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


 


 

瞿裕忠,男,1964年生,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1985年7月毕业于复旦大学数学系,1988年7月获复旦大学数学专业硕士学位,1995年4月获南京大学计算机软件专业博士学位。现任中国计算机学会系统软件专业委员会委员和软件工程专业委员会委员。主要研究方向包括语义网(Semantic Web)、万维网软件新技术和智能软件技术。长期担任国际语义网会议(ISWC)、欧洲语义网会议 (ESWC)以及亚洲语义网会议(ASWC)等会议的程序委员,担任过中国语义网研讨会(CSWS2009)主席和国际联合语义技术会议(JIST2012)程序委员会共同主席。先后承担包括国家973计划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863课题在内的科研项目十余项,发表学术论文80余篇,在WWW、ISWC、IJCAI和AAAI等国际会议上发表论文20余篇。曾获多种奖励,2004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2008年入选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计划和获2007年度江苏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赵建华,男,1971年生,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1998年于南京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获博士学位,现为南京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软件工程、代码验证与分析、模型检验,近年来研究工作重点包括实时和混成系统模型检验、程序逻辑和代码分析/验证技术。曾在联合国大学澳门国际软件技术研究所、加拿大Calgary大学访问和合作研究。主持过包括863计划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在内的多项国家和省级科研项目,在《Formal Aspects of Computing》、《Journal of Logic and Algebraic Programming》、《The Computer Journal》、《Information Processing Letters》、《Journal of Comput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Lecture Notes in Computer Science》、ICSE、ISSTA等国际期刊、国际会议和国内一级学报上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1998年获得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2003年获得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2005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人才培养计划、和江苏省青蓝工程学术骨干培养计划。
 


 
 

窦万春,男,1971年生,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现为中国计算机学会协同计算专委会委员、中国电子学会“云计算”专委会委员、江苏省“云计算专家论坛”副主任委员,曾先后两次在香港科技大学计算机系从事访问研究。近5年来,围绕“云计算环境下大规模服务组合的工作流原理及关键技术”,在主持和参加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江苏省重点研发计划、江苏省科技支撑计划、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计划(A类)”等项目的基础上,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在领域内知名国际期刊,如《IEEE Transactions on Computers》、《IEEE Transactions on Parallel and Distributed Systems》、《IEEE Transactions on Information Forensics and Security》、《IEEE Transactions on Industrial Electronics》、《IEEE Transactions on Cloud Computing》、《IEEE Transactions on Emerging Topics in Computing》、《Journal of Computer and System Sciences》、《Future Generation Computer Systems》、《Decision Support Systems》、《Concurrency and Computation: Practice and Experience》、《The Journal of Supercomputing》、《Journal of Systems and Software》、《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Web Services Research》、《IEEE Systems Journal》以及领域内知名国际会议(如ICWS10、ICWS11、ICWS13、ICWS14等)上,发表和录用了60余篇高质量的学术论文。经Google Scholar检索,过去5年,论文被引用600余次,其中SCI引用160余次。2006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
 

马晓星,男,1975年生,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中创软件人才奖获得者。主要研究研究兴趣包括软件体系结构、软件中间件、软件在线演化技术等。曾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课题、国家973、863计划课题等重要科研项目。在CACM、IEEE TSE、TC、TPDS、《中国科学》等国内外刊物和ICSE、FSE、ASE等国际会议上合作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2007年度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曾获2004年度教育部提名国家科学技术奖自然科学奖一等奖(第三完成人)、2006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第二完成人)、2009年度中创软件人才奖、2010年度教育部技术发明一等奖(第二完成人)以及2011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第四完成人)。2013年入选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第二层次)。2015年获首届“东软-NASAC”青年软件创新奖。
 


 
 


周毓明,男, 1974年生,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江苏省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主要研究方向为实证软件工程,承担或者作为主要人员参与 973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重点项目、 863高技术计划项目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多项,先后担任多个国际会议的程序委员。与合作者一起在《 ACM Transactions on Software Engineering and Methodology》、《 IEEE Transactions on Software Engineering》等期刊和 ICSE、 FSE、 ASE和 IJCAI等会议上发表 /录用论文多篇,研究工作被 60多个国家的学者他引 1000多次。获 2007年江苏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第二完成人)、 2012年江苏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第七完成人)。 2008年获得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支持, 2010年获得“ CCF青年科学家”奖, 2013年获得江苏省杰出青年基金支持。


 


吴建鑫男,1978年生,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入选青年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 )。现任《自动化学报》编委,《Pattern Recognition》期刊编委(Associate Editor),曾任重要国际会议ICCV、CVPR、AAAI、IJCAI等在内的国际会议领域主席(Area Chair)或高级程序委员(Senior Program Committee member)。
主要从事计算机视觉与机器学习领域的研究工作。在重要国际期刊如《IEEE Trans. Pattern Analysis and Machine Intelligence》、《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mputer Vision》、《Artificial Intelligence》等以及重要国际会议如ICCV、CVPR、ICML、NIPS、IJCAI、AAAI等发表论文90余篇;据Google Scholar统计,发表的论文被4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学者他引5500余次,H-index为29。2012年入选 ,2014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资助。

 
  

姜远,女,1976年生,博士,教授,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 2004年于南京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获博士学位,并于同年留校任教。主要从事机器学习、数据挖掘、信息检索等方面的研究工作。攻读学位期间获微软学者奖学金、 IBM中国优秀学生奖学金、惠普奖学金等。博士论文于 2006年被评为江苏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曾在微软亚洲研究院、日本 JAIST、意大利 University of Cagliari等机构进行短期访问研究。在《 IEEE Trans. Neural Networks》、《 Software: Practice and Experiences》、《计算机学报》、 IJCAI、 AAAI、 ICDM等国内外期刊和会议发表论文四十余篇,获国家发明专利 3项。先后主持了 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和 1项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创新人才项目,此外还参加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群体项目、重点项目、 973课题、 863项目等的研究工作。曾获 2005年度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排名第二),入选华英文化教育基金青年学者计划、南京大学青年骨干教师培养计划等, 2009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 2010年以来指导的研究生中有 3人次获江苏省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奖,多名指导的研究生在各类国内外的学术会议上获得优秀论文奖。  


 尹一通,男,1981年生,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中创软件人才奖获得者。 2003年本科毕业于南京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 2009年获得耶鲁大学计算机科学专业博士学位,同年回到母校南京大学任教。   开设课程:随机算法、组合数学、高级算法。主要研究方向是理论计算机科学,在理论计算机科学中的数据结构复杂性、随机算法等领域做出一系列工作,科研成果连续并集中地发表在理论计算机科学的国际一流会议与期刊。其中,在理论计算机科学的一流国际会议 FOCS、 SODA、 ICALP、 PODC、 SPAA、 RANDOM发表论文二十余篇,获得并行算法领域顶级会议 SPAA 2016 Best Paper Finalist奖,是该著名会议创立  28年来,来自中国大陆的论文首次获奖。尹一通的论文获得来自 UC Berkeley、 Stanford、 Princeton、 Columbia、 Oxford、 EPFL等国际著名单位包括数位哥德尔奖得主、富尔克森奖得主、狄克斯特拉奖得主、欧洲科学院院士、 ACM会士在内的国际权威学者的引用。多次受邀在庞加莱数学所( Institut Henri Poincaré)、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佐治亚理工算法随机性中心等国际著名单位做一小时报告。并于 2016年受邀作为计数算法领域全球 50位权威学者之一参加 UC Berkeley举办的 “计数复杂性与相变 ”国际项目。2009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 2011年入选微软 “铸星计划 ”学者; 2011年被评为南京大学优秀中青年学科带头人; 2013年入选第一批南京大学 “登峰计划 ”B类; 2014年获中创软件人才奖。 
 
  

 高阳,男,1972年生,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现任南京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副主任、人工智能教研室(和实验室)副主任,中国人工智能学会理事 /机器学习专业委员会副主任 /粗糙集与软计算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计算机学会大数据专家委委员 /人工智能与模式识别专业委员会常委 /多智能体与智能系统学组副组长 /南京分部副主席;江苏省计算机学会常务理事 /组织工委主任 /人工智能专业委员会副主任等。主要研究方向是大数据、人工智能、机器学习、多  Agent系统、图像和视频分析等。作为第一负责人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一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三项,青年项目一项。主持科技部国际合作专项一项,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江苏省 973项目)一项。基于所研究成果,在国际杂志《 IEEE Transactions on Neural Networks and Learning Systems》、《 IEEE Transactions on Cybernetics》、《 IEEE Transactions on Computational Intelligence and AI in Games》等、国际会议( CVPR、 AAAI等)和国内一级刊物上(计算机学报、软件学报等)发表学术论文数 100余篇。获授权专利 10项,国际 PCT专利 1项, 2项专利获得转让。 2008年入选江苏省青蓝工程青年骨干教师培养计划, 2009年入选江苏省“ 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第二批中青年科学技术带头人, 2009年获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计划” B类项目资助, 2010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
 
  

许畅,男,1977年生,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 2000年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得学士学位, 2003年在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获得硕士学位, 2008年在香港科技大学获得博士学位。 2008至 2010年期间在香港科技大学计算机科学及工程学系担任研究助理教授,自 2010年 9月加入南京大学计算机软件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担任副教授, 2016年晋升为教授。主要研究兴趣包括大数据软件工程、软件测试与分析、以及自适应与嵌入式系统。先后主持和参与了多项国家和省部级的科研项目,包括国家  973、 863、自然基金(创新群体、重大集成、重大、中美软件合作、面上和青年)、以及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等项目。在《 ACM Transactions on Software Engineering and Methodology》、《 IEEE Transactions on Software Engineering》、 ESEC/FSE、 ICSE和 ASE等重要国发表论文百余篇,被引近千次;获得 ICSE 2014 ACM SIGSOFT杰出论文奖、 APSEC 2014最佳论文奖和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2005和 2006年获得 IBM PhD Fellowship两次; 2010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 2012年获得中创软件人才奖, 2013年入选南京大学登峰人才支持计划, 2015年获得中国计算机学会 CCF青年科学家奖。
 

杨育彬,男,1977年生,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目前担任中国计算机学会人工智能与模式识别专委会委员、中国人工智能学会机器学习专委会委员、中国人工智能学会知识工程与分布智能专委会委员、中国人工智能学会粗糙集与软计算专委会委员、江苏省计算机学会人工智能专委会委员。担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项目、重点项目通信评审专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信息科学部和地球科学部面上项目通信评审专家、科技部国际科技合作计划项目通信评审专家、 SCI国际期刊《 Frontiers of Computer Science》青年编委。长期专注于面向数字媒体理解的机器学习、数据挖掘的研究。主持及承担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重大基础研究计划 973项目在内的多项国家和省部级科研项目,在 NIPS、《 IEEE Transactions on Multimedia》、《 ACM Multimedia》、《 Pattern Recognition》、 ICME、 ICMR、《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Neural Systems》、《 Applied Intelligence》、《软件学报》等国际期刊、国际会议和国内一级学报上发表学术论文 100余篇,研究工作被美国、英国、德国、法国、意大利、希腊、巴西、韩国等国的学者在包括《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mputer Vision》、《 IEEE Transactions on Image Processing》、《 IEEE Transactions on Knowledge and Data Engineering》、 ICCV、 AAAI、 CVPR、 ACM Multimedia、 Remote Sensing of Environment、《 IEEE Transactions on SMC》等国际期刊和国际会议上 SCI他引 100余篇次。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 14项、软件著作权证书 6项。 2011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还先后入选江苏省“ 333高层次人才” (中青年科学技术带头人 )、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第十批高层次人才、南京大学 优秀中青年学科带头人 、南京市“高层次留学归国人员”、 IBM Innovation Award 获得者。
 
  

路通,男,1976年生,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江苏省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主要研究自然场景感知与理解问题,先后主持江苏省杰出青年基金项目、教育部新世纪人才支持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国家海关总署风险模型研发项目、美国 Intel实验室智能艺术计算战略前瞻项目等二十余项,并作为主要成员参加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项目、国家 973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群体项目(三期滚动)等多项。在重要国际期刊《 IEEE Transactions on Pattern Analysis and Machine Intelligence 》、《 IEEE Transactions on Image Processing》、《 IEEE Transactions on Multimedia》、《 Pattern Recognition》、《 Computer Vision and Image Understanding》、《 Graphical Models》、《 Computer-Aided Design》、《 Computer-Aided Geometric Design》、《 Multimedia Systems》、《 Multimedia Tools and Applications》、《 IET Computer Vision》、《 Neurocomputing》、《 Expert Systems with Applications》,以及重要国际会议 CVPR、 IJCAI、 ACM Multimedia、 ECCV、 ICME等发表论文百余篇。撰写国际学术专著 1部,获中国发明专利授权 21项、计算机软件著作权 3项。先后入选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和江苏省青蓝工程等人才计划, 2011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 2016年获江苏省杰出青年基金资助。
 
 

 黎铭,男,1980年生,博士,副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教育部新世纪人才。现任 ACM数据挖掘中国分会执委、中国人工智能学会机器学习专委会常务委员、中国计算机学会人工智能与模式识别专委会委员、中国计算机学会青年工委预备委员、中国江苏省计算机学会理事、江苏省人工智能学会青年工委主任、中国江苏省计算机学会人工智能专委会秘书长等。担任 SCI期刊《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Data Warehousing and Mining》( IGI)编委、《 Frontiers of Computer Science》 (Springer) 青年 Associate Editor、《自动化学报》编委;发起并连续担任国际软件挖掘系列研讨会 SoftwareMining主席、担任 PAKDD首届博士研讨会 DSDM'11主席,担任 IJCAI、 AAAI、 PAKDD重要的高级程序委员以及 KDD、 NIPS等多种一流国际会议程序委员;主要从事软件挖掘、机器学习方面的研究工作。已在《 IEEE Trans KDE》等国内外重要学术刊物和 IJCAI、 ICML 等重要国际会议发表论文二十余篇,被国际同行他引逾 1500余次。作为主要完成人之一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  1项与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 1项。曾获得江苏省计算机学会青年科技奖、中国计算机学会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微软学者奖等奖励与荣誉。 2013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 2014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资助。 
 

  许封元男,1983年生,教授、博士生导师。曾在美国NEC普林斯顿研究院担任Researcher和微软亚研院做Visiting Researcher。主要从事安全和系统方面的研究,现包括深度学习安全、智能移动系统、边缘计算框架、大数据驱动安全分析、系统安全和隐私保护等。其工作主要发表在CCS、USENIX ATC、NSDI、MobiSys、Infocom 、TMC、TPDS等国际一流会议期刊上。现担任Infocom、ICCCN、SecureComm、BigData等国际会议Track Chair或TPC,以及MobiSys、ICDCS、TOSN、TMC、TIFS等国际会议期刊的审稿人,多省市科技和人才计划评审。博士毕业于美国威廉玛丽学院,是该年份唯一的校理工类最佳博士论文获得者。2017年入选江苏省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引进计划(个人)、微软亚洲研究院铸星计划学者、以及微软亚洲研究院Collaborative Research Grant Award;2018年入选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高层次人才选拔培养(B类)、以及江苏省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引进计划(团队,核心成员)。

版权所有 (C) 南京大学计算机软件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电话] 025-89683467 [邮箱] keysoftlab@nju.edu.cn [地址]江苏省南京市栖霞区仙林大道163号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