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南京长三角大气过程与环境变化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SORPES)为南京大学与赫尔辛基大学合作,由中国科学院院土符淙斌和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赫尔辛基大学马库·库马拉共同发起,基于南京大学地球科学多学科高度交叉而建设的地球系统多过程集成观测试验平台。站点于2011年初步建成,经过不断发展,于2019年获批成为教育部野外观测台站,2021年正式成为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至今已累计超过10年的高质量连续观测数据,发表了一批高水平研究成果,有力推动了南京大学大气与地球系统科学的发展。
南京大学中尺度灾害性天气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是我国最早专门从事中尺度灾害性天气研究的机构之一。实验室前身为中尺度灾害性天气国家专业实验室,于1991年由教育部(原国家教育委员会)利用世界银行贷款投资45万美元,南京大学配套投资81万元人民币建成。1996年6月通过教育部(委托南京大学)验收,2000年被遴选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实验室总体定位是:针对我国主要中尺度灾害性天气,研究其发生发展演变规律,建设监测和观测平台,发展监测和预报预测理论与技术,为提高我国气象防灾减灾能力提供有力支撑。
南京大学-赫尔辛基大学大气与地球系统科学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是由南京大学与北欧著名学府赫尔辛基大学基于两校大气与地球科学领域传统优势,为满足国际科学前沿和国家发展需求,由中国科学院院士、南京大学气候与全球变化研究院院长符淙斌教授与芬兰科学院院士、赫尔辛基大学大气与地球系统科学研究院库马拉教授共同发起的开展双边合作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的重要平台。
中国气象局气候预测研究重点开放实验室由我院与国家气候中心联合组建,以气候动力学、气候变化和气候预测为主要研究领域,研制的智慧(SMART)气候客观定量化预测系统,实现了在国家、全国8个区域和31个省市自治区气候中心的业务化应用,获得中国气象局“十三五”以来气象科技成果评价“优秀”等级。
中国气象局雷达气象重点开放实验室由我院与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中国气象局气象探测中心共同组建,在雷达探测理论和新技术、强对流致灾机理、雷达短临预报关键技术等领域开展科学研究与协同技术创新,充分发挥气象雷达在防灾减灾中的“大国重器”作用。
中国气象局城市气象重点开放实验室由我院与北京城市气象研究院共同组建,围绕城市气象精细预报与城市气候关键科技等问题开展研究,服务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大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并对全国城市气象领域科技发展提供支持。
气候变化协同创新中心于2012年在南京大学培育、2013年获得江苏省政府认证,是我国第一个获得政府支持的专门从事气候变化研究的科学前沿型协同创新中心,汇聚了国内5所大学和3个国家级科研院所的优秀骨千人才,致力于解决季风气候系统变化的规律、机理、预测、影响和人类适应等重大科学问题,为未来10-30年国家和地方防灾减灾和应对气候变化的重大决策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支撑。
南京大学气候与全球变化研究院成立于2009年,是一个集大气科学、地球科学、地理科学、环境科学、生态科学、经济和社会科学等多学科交叉的研究机构,是开展气候与全球变化重大问题集成研究和交叉性高层次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
“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111)计划”基地:季风气候变化与气象灾害研究学科创新引智基地
南京大学“季风气候变化与气象灾害研究学科创新引智基地”2017年获得立项,“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 (即“111计划”)由教育部和国家外专局联合组织实施,以建设学科创新引智基地为手段,加大引进海外人才力度,促进海外人才与国内优秀科研骨干融合,开展高水平的合作研究和学术交流,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和综合竞争力。
南京大学仙林校区大气科学楼江苏省南京市栖霞区仙林大道163号210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