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时候开始准备考研?
我是从大三上开始准备的,一开始准备的是学硕,后来因为没有学过高数,如果从现在起步学高数想考个好成绩比较困难。所以我在大三下学期转向专硕,专硕的数学相对高数来说比较简单,多考逻辑思维能力和反应能力。我是从6、7月份开始正式复习,大约有半年多的准备时间,而且对英语系学生来说可以减少准备英语的时间,因为英语二对于我们来说还算比较简单。
为什么选择跨专业考研?
主要是源于个人对会计的兴趣。如果几年学下来对自己英语实力不自信,可以换个角度,在考研时选择一个自己感兴趣的专业也未尝不可。在跨专业考研方面,大家的起点都是一样的,专硕涉及的专业知识也比较简单。但这也面临着一个问题,就是竞争很激烈,几乎没有调剂的机会。所以做什么决定的时候都要认真考虑。
考研大致流程是什么样的?
大概四五月份各学校会出今年的招生简章,在考前你需要先确定专业、学校,报录比、最低录取分数线,提前从网络等各种渠道了解目标院校的复试情况,并且从多方面比较学校的学制、学费。想清楚自己是以考上研为目的还是以考上好学校为目的。这个阶段的工作很重要,因为择校可能会很大程度上影响你后期的备考情况。然后九月份会有一个预报名,十月份正式报名。十二月考试,来年的二三月份会公布你的初试成绩,初试成绩过线的话就可以准备三四月份参与学校复试,顺利的话六月中旬就可以收到学校的通知书了。
准备考研最重要的是什么?
我觉得最重要的是坚持吧。相对来说,英语系大一到大三的学业任务比较轻松,但考研与之前普通学习的环境、氛围都不同,在准备考研的过程中,压力还是有的,如果一直保持之前轻松的学习状态的话,就没有办法保证自己的学习效率。
其实我认为占座不是必要的,并且我当时是自己买书自学。我觉得只要够专心,在大教室学习也能有很好的效果。不过,有时候运气其实也很重要,因为疫情的原因,我们这一届有很多人放弃了考研,这都是后话。
学习计划?
我自己是制定每周计划,两周可以作为一个周期,如果这周的任务没有完成,可以和下周的任务合并。和制作月计划相比,以周划分更为细致,节奏更加紧凑,这样安排可以把时间单位变小,感觉时间会更加充足。其实不管怎么制定学习计划,最重要的是要坚持下去。就像在紧张备考的过程中,也可以适当放松,要把自己的心态调整好,很多人可能会在准备过程中崩溃,因为和高考比,考研更像是一个人的战斗,并且准备的科目也很不一样,所以能不能坚持到最后也是很重要的。
如果在备考过程中遇到问题,怎么解决?
首先我觉得这个问题可以分为内在和外在两种。如果是内在心理上的问题的话,应该是自己在备考的时候压力有点大,所以最重要的还是要及时放松,保证自己有一个良好的心态去面对困难。如果是外在的问题,比如说关于学习方面的话,就可以去请教学长学姐或者老师,从我的亲身体验来看,他们都很乐意帮忙,并且会分享很多自己的经验给你。不要把老师想得太有距离感,可以多和他们沟通交流。
有什么经验可以分享?
首先就是要早做准备,在大二的时候就应该要有一个对未来的大致规划,考虑好自己毕业后是找工作还是继续深造,然后在大三的时候慢慢确定下来自己的目标,并且为之努力。
其次就是要多考一些有用的证书,专四专八不用说了,还有比如四六级,CATTI,教资,计算机二级等等。如果有跨专业考研想法的话,还可以多关注其他一些专业证书,比如初级会计等等。如果家庭条件允许出国留学的话,还要抽出时间准备雅思托福的考试。
除此之外,我认为每个人的思维要放开阔一点,在学习之余可以自己尝试找一些大厂的实习机会,多给自己找一些学习实践的机会,不要陷于一隅。多走出去看看,不要拒绝焦虑,有压力才有动力,要提前为自己之后做打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