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目前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中心

外语与国际传播第四期:后疫情时代中国故事的国际传播研究



基于英语系“外语与国际传播”系列学术沙龙交流成果,本期将聚焦后疫情时代的国际传播,以及如何在当前形势下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



一、引

当前,中国处于近代以来最好的发展时期,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两者同步交织、相互激荡。“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这一重大论断,深刻揭示了世界新的时代特征。

新冠肺炎疫情仍在全球范围内持续蔓延的大背景下,世界不确定不稳定因素显著增多。国际力量对比、国际格局演变、全球治理变革、全球化进程等方面都将因此次疫情而发生深层次变化,中国与世界的关系正进入新的阶段国际主要行为体力量对比更加趋于均衡同时全球化进程将经历更深层次的螺旋式调整而不再是稳步上升。新冠肺炎疫情作为全球性的“黑天鹅”事件,引发了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加速演变。其间,我国要应对的不仅是一场疫情战,也是一场外交战、信息战、舆论战。随着国内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战略性成果,以及我国积极开展对外合作与援助,中国国际话语权的提升将是不争的事实。不过,在讲述中国的防疫故事时,以美国为首的西方世界不断炒作、翻新“中国威胁论”的新话语新版本,“中国责任论”“中国赔偿论”“经济去中国化”的噪音也有所加大。这将深刻影响后疫情时代中国与世界的关系,国际涉华舆论环境将更加严峻复杂多元。



二、措

在这样的背景现状之下中国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措施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讲中国故事是时代命题,讲好中国故事是时代使命。在国际传播中,中国媒体和“走出去”的中国企业正是肩负这一时代使命的主力军。媒体在各国交流中的角色和使命是搭建沿线各国沟通交流的桥梁,向世界传递中国声音。因此,我国媒体要提升国际传播能力,增强国际话语权,突破文化壁垒,在国际热点问题和重大问题中要把握先机,积极主动为中国发展营造良好的国际环境

首先加强对象国受众研究,提升中国故事的国际表达能力

其次善于运用新媒体,提高国际传播竞争力

与此同时驻外中国企业应该增强公关意识,提升企业国际传播能力,积极履行企业社会责任,致力共同发展。

要消除他国的误解与疑虑,国际传播仍然任重而道远。加深沿线各国对建设“一带一路”的理解,提升国际传播能力,讲好中国故事,才能向世界展示真实的中国。



疫情之下,如何增强国际传播的亲和力和有效性

国际传播可形成更加广泛的阵线联盟赢得世界人民的认同和关注,让世界更全面更客观地,了解中国的发展,凝聚有识之士。

  1. 遵循5·31讲话的科学指引理解习近平主席在讲话中所描述的在国际传播中推动守正创新,理顺内宣外宣体制,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媒体集群。

  2. 着力提高国际传播的影响力即中华文化感召力、中国形象亲和力、中国话语说服力及国际舆论引导力。努力塑造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针对疫情之下中美两国对待疫情不同的做法和不同的影响效果,国际传播一定要把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烙在心上

  3. 增强国际传播的亲和力和有效性。在把握规律基础上,国际传播中要增强时效性,抓住有利时机扩大中国声音的传播力,要站在全人类利益高度去传播。中国声音要运用道德感化力量增强传播的亲和力,要高举共同价值旗帜,提高中国的话语权要坚定维护基本准则,打破中国威胁怪论,要在国际传播中坚持守正创新,积极培养我国国际传播的“国际部队”。


如何面对国际负面舆论

近些年来西方媒体妄图通过强大的议程设置能力,把莫须有的问题和罪责都归咎于中国,尤其是新冠疫情发生以来,西方媒体和政客先后炮制出各种污蔑中国的论调。

面对国际上不正当、抹黑、污蔑中国的言论,我们应该要有效把握国际舆论传播的规律,切实提高应对突发事件舆情的应急意识,不断提升讲好中国故事的能力。

通过汶川地震、西藏事件和三鹿奶粉事件典型突发公共事件的应对可知负面新闻的对外传播策略传播技巧时效性行为议程表述技巧传播制度层面进行思考。西方文化更加注重追求人的价值和个人的价值,更加强调人文主义大胆激励人的奋斗精神,崇尚个人主义,维护个人利益。而中国自古以来更加讲求一个大的文化环境,个人的奋斗精神应该融入集体利益当中,要求人的行为和个人的利益,服从或服务于社会或整体是中国文化的内涵。



三、总 结

由此可见,身处后疫情时代之中,通过有效的国际传播讲好中国故事树立好中国文化自信,对于中国的影响力来说,是十分重要且必要的。但在过程中要注意方法,正确发挥主流媒体的作用,注意传播手段和传播方式,找准应对负面新闻的击破方式,才能真正提升中国故事的国际传播效能。


参考文献

[1]周瑞金.推动信息公开媒体责任重大[EB/OL]财经‚2003‚(12).http://academic.mediachina.net/article.php?id=1362.

[2]陈亚菲.信息透明化对塑造我国国际形象的作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8‚(35):111.

[3]严文斌倪四义.第一时间发出中国的声音——新华社对外报道探索与实践[J].对外传播‚2008‚(11):13-15.

[4]韩松‚全晓书‚杜震.新华社:四川地震对外报道“达到了国际水准”[J].对外传播‚2008‚(6):46-48.

[5]鹏飞.新华社汶川地震对外报道缘何赢得西方媒体普遍赞誉[J].对外传播‚2008‚(7):48-50.

[6]陈力丹‚王冠.汶川地震报道的特点及对传媒未来的影响[J].当代传播‚2008‚(4):41-43.

[7]贺文发.突发事件与对外报道[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8.235.


撰稿:英语系本科生卓越人才团队成员(张俪琎、邓卓、余音、张瑞钰、蒋靖宇

审核:高霄 储艳

   

相关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