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目前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中心

外语与国际传播第三期:国际传播视域下的非遗文化外宣



基于英语系“外语与国际传播”系列学术沙龙交流成果本期推送将以河北梆子的国际传播为切入点聚焦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对外宣传


引入

就目前而言已有众多学科加入非遗传承保护的研究中,国际传播学正是其中之一但通过分析相关文献资料发现,有不少论者从传播学的角度论述非遗的保护与传承问题仅仅运用了传播学效果研究的相关理缺少与实践的结合

非物质文化遗产无论从其概念、传承特点还是遗产保护工作而言,都和信息的传递有极其重要的关系保护和传承实现的机制从本质上而言就是一种传播机制的确立和合理运行。然而非遗文化多数扎根于独特的区域性乡土文化,其文化内涵往往容易在跨文化语境的传播中遭到丢失和破坏。

以河北梆子为例其面临的传承现状和问题主要如下

  1. 观众和演员区域老龄化,出现了后继无人的困境;

  2. 传承受到经济因素的制约,资金短缺;

  3. 剧目欠缺创新,吸引力逐渐降低;

  4. 剧团建设不够完善。

参考文献:

[1]周凯,张慧娟.传播学视野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J].湖南社会科学,2012(04):17-20.

[2]陈思琦.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特点及策略研究[J].新闻研究导刊,2015,6(13):212.



二、综述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外宣翻译为世界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开启了一扇重要窗口,已然在文化走出去战略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就目前国内相关研究而言主要集中于四大研究方向三大研究重点和六大译介类别如下图所示



而就非物质文化遗产外宣的理论研究而言国内学者多从传播学理论翻译理论和美学理论入手

  1. 和传播学理论结合

国内翻译研究学者吕俊于1997年就提出了翻译是传播学的一个特殊分支,传播学一般研究对象是以同一文化、同一语言中进行的传播现象为主,而翻译则是跨文化语言中进行的传播活动。它们的共性都是传播,是信息的处理与交流。究其根本,中国非遗的跨文化传播模式实质上还是传播学奠基人拉斯韦尔所提出的5W传播模式,即传播主体(Who)、传播内容(What)、传播渠道(In which channel)、传播对象(To whom)和传播效果(What effect)。5W模式所展现的是一个经典的动态的信息传播过程,和非遗文化外宣不可分割的联系。

  1. 和翻译理论结合

纽马克认为在翻译过程中完全的等效是不切实际的。不同译者的翻译水平和文化基础等不确定因素,都会导致译文质量和效果出现差异。基于此纽马克提出了自己的一套理论,即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前者是指在译入语语言结构和语义允许的范围内,尽可能准确地再现原文所要表述的语境意义。后者则要求译文对译文读者所产生的效果与原文对原文读者所产生的效果一样。

  1. 和翻译美学结合

翻译和美学的紧密关系由来已久。古罗马的著名哲人西塞罗在将希腊哲学翻译成拉丁文的过程中,提出需要重视“辞章之美”。近代,我国涌现了众多翻译名家流派:严复提出了翻译的标准 “信达雅”、朱光潜提出了“艺术论”,许渊冲提出了 “三美论”等,这些思想无不与美学颇有渊源。理论中蕴含着深厚的美学思想。

参考文献

[1] 康亚坤,周忠新. 基于纽马克翻译理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从传承到传播》英译研究[J].英语广场,2021(11): 24-28.

[2] 张崎静. 翻译美学视角下非遗文本文化信息的英译策略[J]. 大众文艺.2021(1):116-117.

[3] 谷旭光, 李 辉, 崔 丽. 非物质文化遗产外宣翻译研究综述[J].河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9):99-105.



三、举措

基于对研究现状及其以河北梆子为代表的非遗文化所面临的困境分析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的保护和外宣问题,提出以下几点举措:

  1. 运用情景语境的方式手段,使目标语读者阅读后,充分吸引、激发起海外受众的好奇心。

针对翻译活动,译者需要熟知目标语读者的阅读风格、审美情趣、思维方式,把握好语场、语旨和语式特点。

  1. 媒体应善于发掘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爽目性。充分发掘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美和形式美,利用美的图像吸引大众的兴趣。

爽目,意思是使人看着舒服,悦目。现阶段,媒体对这方面的发掘并没有给以足够的重视,即兴拍摄的现场图片和视频经常出现在报道中。在今天的信息社会中,要想获得大众的接受和喜爱,就要充分重视图像的爽目性。

  1. “大数据”和“云基地”时代已经来临,通过分析大量的 数据 信息建立统一的 、高质量的数据库。

从中总结出某种规律和流动性偏好,而不仅仅是信息的存储。高质量的数据库体现在不仅要有每一个 遗产项 目,还要有每一个项目的原生态表现,包括文字、图片、视频和专家的解读等 ,这是进行大众传播的基础。

  1. 充分尊重译者的主体性。需要将译者的主体性摆在首位,在多元观念的碰撞中实现动态的平衡。

从对外传播的文化效果上看,在具体的翻译过程中,译者的行为会自觉或者不自觉受到制约,译者既不能忽视河北“非遗”中专有名词以及其中的文化因素,也不能脱离自身的文化涵养。因此,需要将译者的主体性摆在首位,在多元观念的碰撞中实现动态的平衡。

总而言之在树立保护和传承非遗文化的理念基础上,通过与世界各国的理念交流推广具有中国特色的外宣措施走出去一方面是对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贡献,另一方面也是国家形象和文化软实力提升的重要体。其次,利用好大数据,全面认识译者的主体性地位,丰富翻译理论,把握好海外受众的核心需求,实现传播效果的高效性。以上便是我们小组总结出的认为可行的举措,更多的方法正在探寻之中

参考文献:

[1]周凯.传播学视野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J].湖南社会科学,2012,(4):17-20.

[2]陈思琦.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特点及策略研究想[J].文产研究,2015,212.

[3]刑那.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学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2014,35(4):113-114.



创新

开展本研究的创新意义可分为三个领域的交叉影响:翻译学、非遗文化和国际传播学。翻译学上若想传递出非遗项目所承载的具有东方神韵和审美的中华文化以及本土哲学观念,中国译者用本国的语境去构建本土翻译理论与体系。因此团队提出建设河北省民俗类汉英平行语料库,借以提升河北民俗翻译的质量,推动河北民俗文化的对外宣传与推广,从而助力中国文化“走出去”。(以江西省民俗类汉英平行语料库建设途径为参考)

以河北梆子为例,国际传播学视角我们认为可以非遗文化保护为切入点来增进其他国家或地区对我国优秀文化的理解、尊重及认同,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合理保护、有效传承,维护世界文化多样性,真正地让非物质文化遗产“走出去”,促进中国国家形象的构建。三者交叉影响,为英语和翻译专业学生在帮助提升我们国家的国际话语权以及文化的影响力上有深刻的启发。



五、总结

综上可得,国际传播学、非遗文化和翻译相结合的过程不仅可以被视作国际传播学基本模式基于特殊文化语境而不断具体化的过程,同时,还体现了各学科之间深度的交叉融合。面对传播受制于区域性乡土文化、发展受限于后继无人、人才流失和资金短缺等诸多问题的河北梆子,精准有效的国际传播学应用无疑为其传承和发展提供了源头活水,是释放非遗文化活力与能量的绝佳路径。

此外,国际传播视域下的非遗文化传播囊括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面,中观层面的政策扶持和微观层面的技艺传承是宏观层面文化理念国际传播的基础,而国际视域下的宏观传播必将为国内非遗传承注入新的活力。这样的一种跨学科交叉融合事实上体现了国际传播学的关键着力点和发力点,即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增强文化软实力。

撰稿:英语系本科生卓越人才团队成员(章钰佳、李佳艺、郭越、潘秋雪、潘钰菡

审核:高霄 储艳

相关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