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激发英语系师生的科研热情,改善公众号“能源语言服务研究中心”的撰文及运营,进一步彰显“华电外语人”的特色,英语系依托华北电力大学“一带一路”能源语言服务研究中心平台于9月6日通过腾讯会议开展了以“能源语言服务公众号文稿撰写与指导”为主题的学术沙龙活动(总第45期)。2020级本科生卓越团队负责人陈鸿硕同学及核心成员代表杨小然同学在活动中进行了主旨分享。活动由英语系副主任储艳主持,英语系行政负责人、指导教师团队、硕士生及全体本科生卓越团队成员参加了活动。
陈鸿硕结合自己在团队两年来的成长经历,分享了其在推文引言和结语撰写方面的经验做法。他强调引言要起到引入主题、点明主题和吸引读者的作用,结语要做到总结全文、升华主题,同时做到首尾呼应,增强文章的完整度。在谈及公众号的推文制作时,他提出要在规范图文信息引用的前提下美化排版风格,增强推送的可读性。在文章选题、文献检索和文献引用方面,他建议将选题方向坚定地聚焦于能源领域,以体现公众号创办的初衷和主题特色,更好地服务和响应国家‘双碳’战略,同时选题还要兼顾创新性和时效性。高质量的文章需要长期的磨练和实践,作为团队的负责人,他表示将以高标准严要求对待每一篇稿件的初审,做好与指导老师和团队成员的沟通纽带,合理安排工作进度,充分发挥公众号的引导与宣传作用。
杨小然分享了自己在文档修改与完善方面的经验和感受。她认为,中期文档修改可分为三个阶段:组内互改、统一语体色彩和重点标粗,以及内容权衡增删。她提出不能仅把推送当作项目去做,还应重视观察的力量,将经验总结内化。修改过程的首要问题是要定位阅读受众,从读者视角出发,代入其阅读体验,进行字雕句琢的反复阅读,强化传播对象的针对性表达;其次是要扫清阅读障碍,在达到简洁明晰的同时避免口语化及翻译痕迹,尤其要善于利用小短句拆分;第三是要做到细致入微,小到标点符号,大到段落逻辑,同时还需注意语序与逻辑连词的使用,避免行文节奏拖沓和语义重复;第四是要善用图表举实例,充分利用好微信公众号这一传播渠道的数据性与互动性,有效提高能源电力领域的国际传播能力;第五是要从传播内容上更多地关注国际新闻,把视角从国内扩展到世界,尤其要努力培养自己检索前沿外文文献的能力。最后,她表示在当今互联互通的时代,我们需要以更加真诚、包容和开放的心态来理解世界文化的多样性,期待团队在相互学习共同进步的基础上推送出更高质量的文章。
随后,指导教师也结合工作实践分享了各自的经验和体会。贺梵指出,同学们目前对文献的理解度还不够,推文中不能照搬英文术语,要注意英文的适用场合;同时还要注意选题的时效性,尽量以一周为限,以确保选题的新鲜度;另外,文章的流畅度也有待加强,解决该问题的最好办法就是以朗读的方式审阅稿件内容。储艳对此表示认同并提出,同学们只能不断提升自己的双语能力,才能基于获取的英文文献,呈现出高质量的中文稿件,从而更好地投身于语言服务工作。郭喆在肯定同学们工作成绩的同时,鼓励同学们发挥贯通中外的优势,不断提高讲好中国能源电力故事的能力。最后,高霄对同学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他希望同学们努力提升思辨素养、个人能力、团队能力、思维能力、研究能力和沟通能力,逐步实现由“Study”向“Research”的转变,真正让语言服务自己的人生。
此次沙龙活动为英语系践行立德树人使命、培养高质量复合型外语人才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达到了预期效果。
初审:储艳
审核:高霄 武彦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