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赓续红色血脉,不忘初心,传承和发扬新时代国际主义精神,12月12日下午,环境科学与工程系在教九报告厅举办第二十二期“大咖课堂”主题讲座。特邀原保定市文物旅游局副局长马保茹以“有朋自远方来——纪念战斗在保定这片热土上的国际友人”为主题,讲述发生在河北保定红色之旅上的动人故事。报告会由环工系应化教研室党支部书记李艳坤老师主持,环工系党委书记谢红等100余名师生党员到场聆听。
讲座中,马老师以她三十多年深入挖掘研究白求恩、柯棣华、凯瑟琳•霍尔等国际友人的一手资料及其亲身见闻,生动讲述了6位国际友人援助晋察冀八路军抗日、执着宣传红色中国的故事。如今,在保定唐县城北有一座纪念馆,便是专门为纪念白求恩和柯棣华所建。白求恩大夫来华的大部分时间是在晋察冀边区工作,他用精湛的医术为中国的抗日军民服务,并为八路军培养了大批医务人员。白求恩不幸牺牲后,印度医生柯棣华接续了他的工作,并创建了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继续战斗在救死扶伤的一线,被边区军民们誉为“第二个白求恩”。白求恩和柯棣华在中国战火纷扰之际,冒着个人生命危险赴异国他乡救死扶伤,其高尚的国际主义精神和人道主义精神被中国人民一直铭记在心。
马老师后续讲述了凯瑟琳•霍尔(何明清)、路易•艾黎、乔治•何克和汤姆•纽纳姆这四位国际友人的故事。路易·艾黎和乔治·何克在中国人民最危难时相识并一起为中国人民工作;凯瑟琳·霍尔和白求恩在中国晋察冀边区相识并冒死给白求恩医疗队输送药品;乔治·何克、白求恩为了中国的抗日事业献出了生命;凯瑟琳·霍尔临终嘱托去世后将骨灰撒在她在中国这个第二故乡工作过的地方,并于1993年“魂归太行”。他们虽经历不同,但都有一个共同点:他们一辈子都爱中国。
在河北保定这片红色的士地,留下了太多可歌可泣的故事,由于时代的变迁失去了很多,但留给我们的精神财富会越来越显示价值。我们保定人还创建了保定的红色之旅路线,来回顾和挖掘上述这段历史。
本期“大咖课堂”主题报告凝练了马保茹老师多年的研究成果及实践资料,分享了很多她本人的亲身经历。现场师生通过这段历史,了解了许多中国共产党人与国际友人的百年交往故事。国际友人与中国共产党人并肩作战为中国革命和建设作出的宝贵贡献和对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的真挚友谊,激励我们传承和发扬新时代国际主义精神,为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友谊与合作,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自己的贡献。
主讲人介绍:马保茹,曾任保定市文物旅游局副局长,多年从事外事接待工作。为新西兰中国友好协会终身荣誉会员,中国工合国际委员会委员。多次应邀到外省市开展专题讲座和参加研讨会议,出版纪实长篇《跨越赤道的桥》—献给用生命铸造中新友谊的人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