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环境科学与工程系副教授李檬在重金属去除及其资源化利用方向发表了一系列研究论文(Environ. Sci. Technol., 2022,56, 11718-11728; Adv. Funct. Mater., 2023, 33, 2209987; Small, 2022, 18, 2201949; Environ. Sci. Nano, 2022, 9, 2559-2571.等)以下选取研究团队两篇最新的代表作报道。
随着“碳达峰”与“碳中和”这一伟大战略(以下简称“双碳”战略)的制定与实施,能源的高效利用与开发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减污降碳是环境污染治理的目标。吸附法由于其能耗低、运行简单和去除效率高等优势,被广泛应用于污染物处理过程,但该技术也存在着二次污染高,填埋过程复杂等缺陷。课题组创新性地提出一种“变废为宝”的策略,将废弃的吸附剂通过太阳能升级转化为一种水蒸发器件(图1),为危险废物的再利用提出了先导概念。研究成果发表于环境类旗舰期刊Environ. Sci. Technol.(IF="11.357)。
图1 “变废为宝”策略流程图
然而,在研究过程中发现利用太阳能升级转化的过程中存在转化效率低,热量损失大等缺陷,限制了研究的进一步应用。团队提出了一种“开源节流”的热管理策略(图2),减少了转化过程中的能量损失,整体提高了转化效率,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材料类旗舰期刊Adv. Funct. Mater. (IF="19.924)。
图2 “开源节流”热管理策略流程示意图
环境科学与工程系李檬副教授长期致力于污染物检测、控制及其资源化转化的研究工作,构建了吸附和检测一体化技术,解决了大气、污水处理中的突出问题。近期重点工作为结构/功能纤维及其复合材料对污染物的检测与去除一体化,以及低碳资源化转化在大气、水污染控制和能源领域的研究,研究工作得到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汪黎东教授指导。先后负责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1项,参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2项、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项、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项等。出版英文专著1部,发表SCI论文40余篇,获得河北省自然科学一等奖1项(第五完成人)。同时指导多项本科生创新创业项目,团队研究生在其指导下多次获评“志愿服务先进个人”,“创新创业先进个人”,“优秀研究生”,“优秀团员”等荣誉称号,已连续两年指导研究生获评国家奖学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