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校友之家 - 校友动态

校友动态

原宗辉:过清晰而有态度的人生

原宗辉:过清晰而有态度的人生

校友简介

原宗辉,我校电力工程专业2006届校友,在校曾担任校学生会主席、电力系第一学生党支部书记。

参加工作以来,出版著作6部,参与编写制定国家能源局和国网公司管理制度3项,企业标准2项,科研成果获国网公司和北京电力公司奖励10余项。先后被评为“首都能源运行保障先进个人”“国网公司优秀共产党员”“国网公司冬奥会、冬残奥会供电保障突出贡献个人”等10余项表彰奖励。

学贵有志,不止课内

提起大学经历,原宗辉首先提起的便是那难忘的集体生活,大学是他的第一次住校体验那些集体生活中的记忆片段即使是过了近二十年,仍然历历在目宿舍每晚都是到点熄灯,只有水房不熄灯,宿管阿姨会把门锁了,那个什么时候晚上如果要干点啥,就得去水房。”原宗辉笑着回忆到。

区别于高中“两点一线”的生活节奏,在大学,原宗辉了解到了各种社团活动,结识了来自五湖四海的同学们。当时,原宗辉所在的班里除了没有西藏的同学以外,基本涵盖了其他所有的省份这让他体会到了不同地方人们思维方式和独具特色的风土人情。

在校期间,原宗辉曾担任校学生会主席。虽然当时课业比较繁重,丰富的社团活动并没有给原宗辉的课程学习带来冲突。他认为参加社团活动,是对学习的一个补充要根据自己的情况,合理分配学习和社团的时间。认真享受自己的每一个选择,只要用心去做每一件事,都是有收获的。此外,一个人在大学养成的学习习惯是可以受益终生的不论在校还是毕业,了解的知识既要涉猎广博,又应有专业深度,始终都要有阅读的习惯,才能不断完善自身。

关于上大学要学什么知识的问题,原宗辉根据他多年的工作经历同我们分享了他的体会。在他看来,一方面要学专业知识,另一方面要学习基础知识。无论将来是否从事专业相关的工作,基础知识都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人的思维和学习习惯。有些人能够扬长避短,在技术上有所拓展、有所深入,与他的思维方式以及他对所学知识的理解程度有密切关系。尽管现在已经对于一些基础公式比较陌生,但是学习的过程和体悟却历历在目,这是丰富人知识的一个途径。而这种推陈出新的思维方式无论在毕业以后和未来工作中,都能发挥不小的作用,受益于这个习惯,原宗辉在工作中先后发表了多篇创新科技论文

其中,《北京电网政治供电“零闪动”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电缆及管道网精益化管理系统的开发应用》获北京电力公司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重大政治活动供电保障管理创新及实施成效》获北京电力公司管理创新成果一等奖、《基于卓越运营的APEC供电保障模式实践》荣获第五届全国电力行业设备管理创新成果奖特等奖、《首都核心区政治供电保障服务模式创新实践》获国网公司管理创新推广成果三等奖、《飞轮储能UPS电源车及其在北京电网重大活动供电保障中的应用》获北京电力公司优秀科技论文一等奖。

对于专业知识,原宗辉说,大部分学生大学毕业后,除非继续从事本专业或行业研究,对学习的大部分内容是不会直接用到的。老师讲授知识,考验的是我们快速学习的能力和实践应用能力,这就是学习的本领。在大学中,检验自身能力的方式有很多,虽然在毕业以后这些知识并不会直接用到,但在学习中的学习方式或者是其他收获对个人的成长也是很有用的。

谈到课外,在他看来,阅读是极其重要。对于书籍的选择时,原宗辉表示,“如果一本书的价值观是对的,符合大部分人的取向,那么它对于一个人是有正向激励作用的;但如果这本书的价值观是错位的,就会对人产生错误的引导。此外,书籍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并不是在阅读完之后,立刻就对自己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如今,原宗辉在忙碌的工作之余,也会利用碎片化时间去阅读,通过抖音、今日头条、微信公众号上的一些科普视频或小文章,了解人文地理、专业相关的科研成果等。他由衷地感慨,“大学是我们敞开读大部头书籍的最佳时间”,建议在校学子能抓住在校阅读的宝贵时光。与此同时,原宗辉认为,电子阅读作为一种新型有效的阅读方式,信息量大,筛选性很强,能满足人们精准定向的知识需求,不失为一种拓展自身知识面的好方法。而除了阅读,在校学子应该尝试更多去了解国内外其他事物,关心政治、经济、环境等时事热点,去发现去探索。

敬业精神,激励青年

当被问到如何评价自己时,原宗辉思索片刻说,提到了两个词。

第一个关键词是“敬业”,即在学校的时候认真地做学生的事情,在工作以后认真完成好本职工作。即使要加班,即使要付出,即使要失败,即使要牺牲和家人团聚的时间,都要干一行爱一行,踏踏实实地把自己的本职工作做好。而敬业精神始终伴随着他的工作之路。

在电力设备管理部工作的原宗辉,从事的主要就是组织做好电力设备的运维方式和检修工作,制定运维检修策略,开展新技术应用,实施电网设备技改大修项目,确保设备更加健康稳定地运行等,当然也包括故障的分析处理,有什么问题,有什么故障,按照什么检修策略,按照什么方式去尽快恢复和处理,都是他的工作范畴。尤其在一些重大项目或重要活动时期,原宗辉和他的团队务必保障电网设备的安全稳定运行,全天候无休待命已是常态

说起这个,研究生时参加的一次测试工作,给原宗辉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是他第一次走出校园,跃跃欲试。他已经准备好要将所学理论应用到实践,在实践中创造价值。“之前在学校时候主要是读书知道这个事情的原理理论计算的过程公式的推导,但是现场的设备真正是个什么样?’‘现场的测试数据和我的实验结果是不是相匹配?’等等这些问题自己当时并没有一起清晰的概念。当时现场参加了一次500千伏刀闸拉合空载母线的试验,现场参与试验相关工作,是一个初步的理论和实践的结合,是一个理论计算指导实践、实践验证理论计算的过程。”

而这次工作初体验原宗辉带来了强烈的震撼他开始真正像一个电力工人一样,到现场去感受设备的魅力,创造工作的价值。他特别感谢当时导师的信任,能给予机会让他们独立去完成这些试验,去接触电力系统中的这些实际的工作,对未来的工作起到了很大的帮助。

第二个关键词是“努力”。尽管已经毕业了十余年,但对于一些新生事物,对于过去一些没有了解到的事情或者一些自己没有接触过的东西,原宗辉都有着极大的热忱,想去多了解多学习,让人生的经历更丰富多彩一些。他会给自己设定一个目标,无论短期或长期,只要有了目标,就去努力去奋斗。“其实一个事情只要想好了,就要它当成任何一场非常重要的活动一样,必须全力以赴。虽然并每一项工作都能做到尽善尽美,但是“努力”是对自我的要求,更是对自我的鞭策。”

对于现在大学里热议的内卷问题,原宗辉认为这是正常的。在十八九岁的年纪,精力旺盛。大部分学生从小学到高中一直在以升学为目的,很难一到大学就有了努力的方向,与此同时人的一些想法有时是随着经历和成长而改变的现在大多数同学认为的无方向的努力,可能是自身的焦虑,也可能是为以后的选择做铺垫,不必太早着急追究其中的投入产出比。自身发展的道路和很多东西有关系,比如社会环境老师同学家庭每天接受的信息,以及自己主观意识或想法等。现在首先做好自己分内职责,只有养成了良好习惯,即使在往后的工作中也能尽心尽力。

字皆警句,砥砺前行

依依学子心,恋恋母校情,在华电求学的经历早已成为了原宗辉记忆中柔软的那部分。在采访的最后,他由衷希望母校在未来发展中培养更多优秀人才,希望同学们能够在大学四年的生活中都有更多的收获,能够在更多领域贡献华电力量

同时原宗辉结合自己的工作经历在校学子们提出了一些建议意见要提高对环境的适应能力。“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一样,在不断变化的社会环境中,我们只有不断适应,才能生存下来。唯有跳出舒适区,不断提高自身的竞争力,通过增强确定性才能不断提高自己对人生的掌控力。

与以往的访谈截然不同的是,原宗辉略过了自己工作期间的一步步发展阶段,笑语“本来就是一名普通的电力职工,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就好”。尽管没法溯源勾勒不同阶段的得失,但从他所提供丰富的内容里,我们已经能够充分感受到他那份只争朝夕的活力与激情,验证了他清晰而有态度的人生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