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工程系作为华北电力大学1958年建校即成立的骨干系,现拥有电气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和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电磁场与微波技术和农业电气化与自动化硕士学位授予权。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为国家级重点学科,电工理论与新技术、高电压与绝缘技术、电机与电器、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为省级重点学科,电气工程学科进入国家“双一流”建设行列,第四轮、第五轮学科评估均位列A档。
电力工程系下设8个教研室,拥有一支学术水平高、创新能力强的师资队伍,现有教师157人,专任教师116人,博士生导师23人,教授27人,特聘副教授3人。国家级高层次人才1名,省部级人才8人次。全国模范教师1名,全国优秀教师1名,教育部课程思政教学名师1名,河北省师德标兵、教书育人楷模、教学名师等7名。
电力工程系始终重视教师队伍建设和教师教学能力培养,持续进行教学改革。近五年,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河北省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目前拥有教学团队12个,其中,河北省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1个,河北省优秀教学团队3个;教师获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一等奖1项,省级教学竞赛特等奖2项、一等奖1项、三等奖2项;申报获批35项国家级/省级教改项目。重视课堂教学,不断打造一流课程,拥有国家级一流课程4门,国家级/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5门,省级一流/精品在线开放课程6门;出版教材15部,其中国家级规划教材5部。积极建设实践教学平台,提升学生双创能力,拥有电气工程专业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电气工程基础河北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83所“发输配用”全过程产教融合基地。
近五年,电力系科研经费总额为5.35亿元,承担国家级重点/重大科技项目4项,国家级项目与课题56项,获省部级科技奖励50余项,其中一等奖15项,二等奖23项,连续7年以第一完成人获河北省科学技术一等奖。
电力工程系广泛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积极选派教师出国留学和邀请国外知名专家学者来校进行学术交流,已与欧美等20多个国家的高校及研究机构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并积极承担国家援外培训任务,共为来自70个国家的近500人开展了19期培训。
电力工程系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实施“两畅通、三要求、四模范” 及“海豚计划”等一系列特色鲜明的实践教育, 促进学生全方位成长成才。近五年学生获国家级竞赛奖励1686人次,其中获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原互联网+)全国金奖4项,获第十八届“挑战杯”竞赛获国家级二三等奖各1项,助力学校首次捧得“优胜杯”。学生平均就业率99.15%,60年来共为国家培养三万余名优秀人才,为国家能源电力事业作出了突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