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主页 | 旧版新闻网
首页 -> 理论探索 -> 正文

地方高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定位与课程体系研究

作者:廖胜刚  来源:   时间:2007-07-01  点击:

 

    专业是人才培养的平台和载体。为了培养新世纪高素质管理人才,教育部1998年整合原来的教育管理、体育管理、文化艺术事业管理、卫生事业管理、环境经济与管理五个传统专业设置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至今,全国共有几百所高校举办了该专业,其中绝大多数属地方高校。几年来,各高校对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建设和人才培养模式作了许多有益的探索,积累了办学经验,但作为一个新建专业尚不成熟。本文从专业定位、人才培养模式及课程体系谈谈地方高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建设问题,以求教于大家。

    一、地方高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定位存在的问题及其化解

    专业定位是指办学单位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自身资源条件和发展潜力确定的一定时期内的专业培养目标、专业人才的层次和质量、专业人才的类型、专业人才的服务领域、专业发展的口径和空间、专业办学特色等。
    教育部在1998年本科专业目录中设立了公共事业管理本科专业,规定该专业“培养具备现代理论、技术与方法等方面的知识以及应用这些知识的能力,能在文教、体育、卫生、环保、社会保险等公共事业单位、行政管理部门从事管理工作的高校专门人才”。教育部的这一规定体现了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定位的一般要求,为地方高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建设和发展指明了方向。然而,近几年的实践表明,许多高校特别是地方高校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定位尚存在一些不足,严重地制约了本专业的建设与发展。
    1、在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方面,各地方高校定位粗糙模糊,不具体;对于该专业所培养的人才应该具备的相关学科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以及应当具有的职业技能和作为高级专业人才的必须具有的行为能力没有明确界定。
    2、在专业口径和空间拓展方面,许多高校未能突出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综合性特征,依然按照传统专业目标开设文教、卫生、体育、环保及社会保障五个专业方向,名义上是专业方向,事实上是传统专业的翻版。还有的高校开设房地产公共事业管理、人力资源事业管理;有的开设公共行政、公共财政等方向。这些探索主要考虑了高校的办学条件,但却忽视了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综合性、宽口径培养的时代要求。
    3、专业办学层次确定为本科,但是人才的属性和服务领域定位千篇一律,没有从实际出发,基本上照搬照抄教育部本科专业目录的规定。
    4、由于该专业开办时间短,至今也才一、二届本科毕业生,专业建设特色尚未形成,而且在本专业建设和发展中存在较强的路径依赖,专业办学水平、人才培养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高校办学自主权的扩大,高校竞争将越来越激烈。地方高校要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进行科学的专业定位。地方高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定位必须遵循下列原则:(1)遵循党的教育方针原则。(2)社会需求和就业市场本位原则。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定位必须考虑社会、政治、经济、科技与文化的长远发展,其人才培养必须满足现代化发展的需要。(3)地方性和整体优化原则。各高校办学条件千差万别,地方高校明显不能与重点大学竞争,如果将专业定位在同一水平上,照搬别人的经验,必然会影响自身的发展和生存。地方高校必须从自身办学条件和所处的经济建设、社会发展、科技文化发展的具体情况考虑专业定位。(4)可行性原则。地方高校的专业办学定位应从客观环境和自身的条件出发,不能盲目的地追求“高、大、全”。(5)强化办学特色原则。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作为一个新专业,各高校特别是地方高校要认真研究其特色定位,要有新的办学理念、新的教育模式、新的课程体系、科学先进的教学管理,从而办出本专业的特色和水平。
    根据上述专业定位原则,地方高校必须对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准确定位,以贡献求生存,以特色求发展。地方高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特色化发展要确立“服务面向地方”、“专业强化特色”、“人才培养实用”、“培养目标多元”的办学理念。
    1、在服务面向上,要打地方品牌。地方高校的生命力就在服务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随着改革开放、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以及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化,地方高校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地方高校要充分发挥自身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不可替代的作用,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人才支持和科技服务,力争在同类同层次上办出高水平,拓展自己的发展空间。
    2、专业强化特色,寻找与重点大学同类专业的互补性。地方高校要加强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设置方向的研究和预测,根据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积极发展新的学科专业方向,实施错位经营,寻找部属高校、重点大学的不可替代性。重点大学、研究型大学同类专业更加注重培养研究型人才,地方高校必须在培养学生具有广阔的知识面和多种技能上下功夫,增强学生就业适应性。
    3、人才培养适用,打造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应用人才。如前所说,地方高校专业人才必须面向地方,因此,不能盲目攀高。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大学本科生面临激烈的就业竞争,地方高校必须结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按照宽口径、厚基础、强能力、优个性的要求,培养满足社会需要的人才。
    4、培养目标多元,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地方高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不应千篇一律,应根据学生自身的特点和潜力,培养研究型人才、研究应用型人才、应用型人才,彰显学生个性。
    综上所述,地方高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定位可以概括为: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人文精神和科学素养统一、具备较强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能在地方公共事业部门、党政机关、企业从事实际工作和管理工作的高级应用人才。通过学习和训练,毕业生能掌握管理科学、政治科学、经济科学、社会科学等现代科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具有高尚的思想道德品质和崇高的精神境界;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语言表达和写作能力、协调组织能力和创新能力;具有应用管理信息系统、定量分析、质量管理、数据搜集和处理以及社会调查和统计分析的能力;熟悉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以及相关方针政策、制度。
   

    二、地方高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课程结构与体系构建
   

    经济全球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带来的社会的深刻变革以及科技的迅猛发展,对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的知识、能力和素质定位提出了新要求。
    首先,公共管理的发展趋势决定了公共事业管理人才必须具备厚基础、宽口径的复合型知识结构。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呈现既高度分化,又高度综合的趋势,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渗透越来越多,导致许多新兴学科、综合学科、横向学科的诞生,公共管理学科就是这种学科交流分化与综合的产物,它所涉及的知识和理论领域极为广泛。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自身的知识复合性及其发展趋势决定了所培养的人才必须具有复合型知识结构,必须懂得管理科学、经济科学、社会科学、政治科学等现代科学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否则,难以适应公共事业管理实践的要求。
    其次,公共事业管理的兴起及人员专业化决定了公共事业管理人才必须具备较强的综合能力和综合素质。我们知道,科学意义上的公共事业管理起源于二十世纪早期的美国的公共管理,其理论基础来源于泰勒的科学管理和马克斯•韦伯的“官僚制”。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世界范围内掀起了集中体现政府退却、公共服务市场化的“新公共管理运动”。西方国家的公共管理教育成为培养公务员、领导人和政治精英的摇篮。中国政府现正致力于重塑国家与社会、政府与市场模式,要求提高现有政府官员素质,建立专业公务员队伍。同时,随着政府职能的转变,许多过去由政府包揽的公共事务将回归社会,许多政府“官僚”机关将更多地转变为公共服务企业和公共事业管理部门。在我国,政府部门、公共部门和其它公共管理组织有专业化的趋势,从而对管理人员的专业技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将形成明确的专业行为标准和行为准则。
    公共事业管理行业特性要求公共管理人才的适应性和能力素质结构包括三个组成部分:一是大学生的一般能力。包括口头表达能力,写作能力,思维能力,学习能力,交流与沟通能力,掌握一门外语和计算机操作能力等等。二是专业技术能力。指从事公共事业管理工作所需要的各种技能和业务实践能力,主要包括适应办公自动化和管理信息系统所必须的定量分析能力,质量管理以及数据的收集处理和进行统计分析的能力,规划、协调、组织、管理和决策能力。三是创新能力,指不断获取知识和运用知识创新的能力。
    专业定位的调整必须落实到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上。这是专业建设的核心。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作为一个新兴专业,至今没有一个基本公认的专业规范和课程体系。根据地方高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定位、公共事业管理兴起对人才素质能力的要求以及该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原则,我们认为构建地方高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应重点解决下列问题:
    (1)依据培养目标,确定课程体系结构。第一,政治素质课群。主要为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和政治素质的课程,它由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思想道德与法律、中国近现代史、形势与政策等课程构成。这部分课时约占专业总课时10%。第二,学科核心(通识)课群。这部分课群由该专业所涵盖学科的基础课构成,包括管理学类、经济学类、政治学类、法学类、社会学类课程等。这部分课时约占专业总课时25%。第三,工具、技能和应用课群。主要为培养学生能力开设的课程,包括语言、文字类课(中文、外语)、会计学和统计学、数学与计算机应用、社会调查、办公自动化、管理信息系统等。这部分课时占专业总课时25%。第四,专业主干课群。主要指反映公共事业管理本身的特点和要求的课程,具体包括公共管理学、管理定量分析、公共政策及分析、人力资源管理、公共管理案例、公共预算管理等。这部分课程占专业总课时15%。第五,专业实践教学课群。主要包括课程见习、专业实习、社会调查、科学研究、毕业实习、毕业论文等环节,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这部分课程应占到专业总学时的15%。第六,专业方向及特色课群。可以说,前面五大课群属于通识教育。在此基础上,还应围绕公共事业管理所涉及教育与科技管理、文化管理、社区与城市管理、社会保障与保险管理、资源与环境管理、城乡事务管理等领域安排若干组专业方向及特色课群,每组5-7门课程。这类课程约占专业总学时10%。
    (2)充实薄弱环节,加强重点建设,优化课程体系。目前,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的薄弱环节主要包括公共管理学科、专业核心课程、文理渗透、综合能力培养、实践教学环节等方面。这些方面直接影响该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和专业办学特色,必须充实和加强。
    首先,加强公共管理学科建设。学科是专业的依托,更是课程体系的基础。以公共管理学科为基础的课程所形成的专业课程平台才能体现和保证所办的是公共事业管理而不是其它管理专业。由于公共管理学科是在1997年调整后建立的新学科,对其研究刚刚开始,其子学科——公共事业管理——的学术研究非常薄弱。要遵循学科—专业—课程体系的逻辑思路加强该专业的学科建设,在此基础上,开发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
    其次,立足专业自身特色,加强专业核心课程建设。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核心课程由公共管理学科决定,又体现了该学科的基本知识与技能的系统化和学科的成熟程度。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核心课程建设又能促进公共管理学科的发展。核心课程不同于专业必修课和主干课,但又与之相辅相成。核心课程是指反映公共事业管理学科体系的最基本原理、宽泛地包含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内核、充分体现面向现代化的风貌的课程。依据该专业的学科基础,可以确定下列课程为核心课:公共事业管理学、公共管理案例、公共组织概论、公共预算管理、公共政策与分析、公共管理定量分析等。
    再次,打通专业壁垒,加强文理渗透。文理渗透是国外大学人才培养的成功经验。美国许多大学规定,文科学生必须修相应数学学分或其他自然科学课程,理工科的学生必须学习人文、艺术和社会科学等方面课程。日本许多大学出现了文理工三方面结合的跨学科教学和跨学科研究。文理渗透对于管理专业学生而言,主要是了解和掌握有关理工科基础学科和应用学科的基本知识,掌握自然科学的思维方法以及定量分析方法。
    第四,努力探索开发综合性课程。20世纪90年代后,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社会进步对人才培养有了更高要求,高校课程综合化已成为世界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一个重要内容。课程综合化有通识教育、跨学科研究和学科重组三种模式。应主要以前两种形式为主,探索将两种性质不同的学科知识整合重组的形式,在实施文理渗透设置课程的同时应推出一批或一组跨文理工综合性课程,为该专业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将注入新的生命力。
    第五,注重实践教学,强化综合能力培养。理论教学同实践教学相脱节,实践教学流于形式,学生缺乏必要的实践训练,综合能力低,是目前专业办学存在的普遍问题。地方高校要培养高级应用型本科人才,实践教学是专业培养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构建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课程体系,重点是保证实践教学环节贯穿整个培养过程,可以采取学生导师制、社会调查与分析训练、学生科研科技创新活动、专业实习以及学年论文、毕业论文等途径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为毕业后从事公共事业管理研究和实际工作奠定坚实基础。


 

视频吉大更多>>
热点推荐

版权所有:吉首大学党委宣传部                            

新闻热线:0743-8677808   E-mail:jsunews@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