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大事记   |  收藏本站
高级检索  全文检索  
当前位置:   本站首页   >   吉大新闻   >   焦点新闻   >   正文

第40个教师节:吉林大学2个集体、6位教师受到表彰

发布日期:2024-09-09      编校: 文武     审核: 张倩     点击:

【文字/霍睿 张宏伟 图片/本人提供】9月8日,庆祝第40个教师节暨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表彰活动在北京举行。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怀进鹏出席活动并讲话,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党组成员、副部长吴秀章宣读表彰决定。吉林大学2个集体和6位教师受表彰,孙正聿教授与魏晓辉教授作为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代表受邀赴京参加表彰活动,并受到怀进鹏等领导亲切会见。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和第40个教师节到来之际,为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营造全社会尊师重教浓厚氛围,激励全国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积极投身教育强国建设,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教育部联合发文表彰了一批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其中,吉林大学哲学基础理论研究中心获得“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称号。《三范式、四融合:化学类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与实践》获得2022年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部学部长、中国工程院院士林君,长春吉大附中实验学校高中英语教师刘艳丽(女)获得“全国模范教师”称号。吉林大学行政学院暨社会公正与政府治理研究中心教授周光辉获得“全国优秀教师”称号。吉林大学大数据和网络管理中心主任魏晓辉,吉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邵彦敏,吉林大学口腔医学研究所所长孙宏晨获评“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教学名师项目入选者。

近年来,吉林大学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立足教育教学岗位,潜心耕耘、默默奉献,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在教书育人、科研创新中都取得了丰硕成果,受到了各级组织的表彰和奖励,充分展现了吉林大学教师爱党爱国、自信自强的精神风貌和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责任担当,起到了标杆和示范作用,为我校争得了多项荣誉。

据悉,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表彰活动每五年评选一次。此次表彰是对吉林大学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的充分肯定,也是对全校师生的激励和鞭策。全校广大教职员工要学习优秀教师的事迹与精神,坚定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理想信念,陶冶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的道德情操,涵养启智润心、因材施教的育人智慧,秉持勤学笃行、求是创新的躬耕态度,勤修乐教爱生、甘于奉献的仁爱之心,树立胸怀天下、以文化人的弘道追求,践行教师群体共同价值追求,为加快建设教育强国贡献智慧和力量。

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吉林大学哲学基础理论研究中心

吉林大学哲学基础理论研究中心为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其教师团队为首批国家级教学团队,并于2022年入选“全国黄大年式教师团队”。中心主任孙正聿曾获“全国先进工作者”“国家级教学名师”“全国教材建设先进个人”和“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副主任孙利天获国家级教学名师奖和国家级领军人才,副主任贺来获评教育部重大人才计划特聘教授和国家级领军人才,骨干教师王庆丰、曲红梅、白刚、田冠浩、袁立国也分获评国家级成果奖或国家级人才称号。中心以“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黄大年精神建设其团队,坚持“以科研支撑教学、用理论铸魂育人”,在“三全育人”、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方面作出重大贡献。

2022年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

三范式、四融合:化学类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与实践

于吉红院士为负责人的吉林大学化学教师团队,为国家级教学团队,于2018年入选首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团队秉承吉林大学化学学科的优良教学传统,守正创新,率先创建以教师知识传授与学生运用能力上升过程“螺旋式”、学生综合与创新能力提升“阶梯式”、学生科学与人文素养培养“熏陶式”的 “三范式”为特征的基础学科创新人才培养育人模式;打造了以育才与育人、理论与实践、教学与科研、课内与课外的“四融合”的育人路径;构筑高水平教学团队建设与教师可持续发展的保障机制,解决了制约基础学科创新人才培养的多个关键问题。骨干教师徐家宁、邹晓新、宋大千,刘堃、郭玉鹏等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全国教材建设奖或国家级人才称号。团队成员坚持基础学科创新人才自主培养体系建设,不断提升原始创新能力,勇于向新的难题发起挑战,为科技强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做出更大贡献。

全国模范教师:林君

林君,男,汉族,1954年7月生,吉林大学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级优秀教学团队和国家级精品课程负责人,曾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和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3项,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全国优秀教师”荣誉称号。长期从事地球物理探测方法、仪器装备自主研发及其工程化应用,攻克了矿产资源探测的攻深、探盲、提高效率等关键技术。研究成果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2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和省部级科技进步奖12项,授权国家发明专利58件,发表学术论文430余篇,怀揣着科技报国的理想信念,带领团队攻坚克难,填补了我国相关科技领域的多项空白。

全国模范教师:刘艳丽

刘艳丽,女,汉族,1970年6月生,长春吉大附中实验学校高中英语教师。吉林省新时代名师工作室主持人、高中英语教学专委会理事,人教社教材培训专家,获教育部重点课题成果二等奖、省教学技能竞赛一等奖、长春市优秀班主任等荣誉。从教32年来,坚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认真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站在教学改革最前沿,深入开展理论研究和实践创新,主持或参与国家级和省市级课题11项。坚持提高教育教学水平,为高校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坚持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常年参与省内外教育帮扶、教材培训活动,主持省名师工作室工作,在帮助年轻教师专业成长上取得显著成效,展现了新时代“四有”好老师形象。

全国优秀教师:周光辉

周光辉,男,汉族,1955年8月生,吉林大学教授,政治学理论和当代中国政府与政治领域专家,长期从事政治学理论和中国政府与政治的研究工作,成果优异。在科研成果方面,主持承担了一批高层次科研项目;在学术研究成果的发表上,共发表学术论文90余篇;在科研奖励方面,曾获教育部全国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8项,获吉林省政府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9项,其中一等奖8项,二等奖1项。其在团队建设方面能够带领研究团队勇攀高峰,开展组织化科研,集中科研力量直面中国式现代化发展中的重要问题;在教学方面能够坚守教学一线,不断培养优秀人才,并能够将科研与教学有机结合,形成了被广泛认可的教材成果和课程体系。

第五批“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教学名师项目入选者:魏晓辉

魏晓辉,男,汉族,1972年5月生,吉林大学计算机学院教授、教育部重大人才工程特聘教授。国家一流课程负责人,国家级计算机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主任,积极参与和推动我国计算机专业国际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工作,曾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3项,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主要从事分布式系统、高性能计算以及容错计算等领域的研究,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面上、国家重点研发等项目,在国际权威期刊和会议发表论文10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23件,获省部级科技一等奖3项。中国计算机学会常务理事,吉林省计算机学会理事长,英国工程技术学会会士。

第五批“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教学名师项目入选者:邵彦敏

邵彦敏,女,汉族,1967年8月生,吉林大学教授,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获得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宝钢教育基金优秀教师、吉林省“长白山学者”特聘教授等荣誉称号。长期从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基础理论和实践研究,尤其在共享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等领域影响重大。作为首席专家承担《共享发展理念与中国实践》《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中坚持人民至上经验研究》二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投标项目;出版《共享发展理念》等专著7部;在《马克思主义研究》等权威期刊和报纸媒体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教学改革成果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一项。长期秉持对理想和信念的执着,致力于铸魂育人、追求卓越,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研究贡献了智慧与力量。

第六批“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教学名师项目入选者:孙宏晨

孙宏晨,男,汉族,1963年12月生,吉林大学教授,主任医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六届和第七届口腔医学学科评议组成员,国家重点研发专项首席科学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卫生部优秀青年科技人才、教育部骨干教师、宝钢优秀教师奖获得者。作为负责人主持国家重点研发专项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0项(包括1项重点项目、2项重大国际合作项目)。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主编全国统编教材1部,副主编2部,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他培养毕业了91位研究生,有2位毕业研究生获得国家级“四青”人才,有2位毕业研究生获得中国科协青年托举人才。

我要评论:
 匿名发布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张图片
0条评论    共1页   当前第1

推荐文章

地址:吉林省长春市前进大街2699号
E-mail:jluxinmeiti@163.com
Copyright©2021 All rights reserved.
吉林大学党委宣传部 版权所有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