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兴晟

个人信息Personal Information

教授   博士生导师   硕士生导师  

性别:男

在职信息:在职

所在单位:集成电路学院

学历:研究生(博士)毕业

学位:哲学博士学位

毕业院校:格拉斯哥大学

学科: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

研究领域

当前位置: Chinese homepage >> 科学研究 >> 研究领域

基于忆阻器的存算一体芯片(Memristor-based Compute-in-Memory Chips 

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对于高性能存储和计算的需求日益突出,但现在的计算架构存在存算分离导致的存储墙、功耗墙等关键问题,忆阻器(Memristor)作为一款新型非易失存储器,具有器件单元小、读写速度快、功耗低且与传统CMOS工艺兼容的特点,被认为是下一代非易失存储器的有力候选者;同时,忆阻器阵列可以一步实现向量-矩阵乘累加运算,可以实现模拟神经形态计算,也可用作存内逻辑计算,具备高算力和低功耗等存算一体化(compute-in-memory, CIM)功能特征,在很多方面表现出颠覆性优势。

研究小组持续致力于研制CMOS工艺兼容的高性能忆阻器,突破大规模忆阻阵列CMOS混合集成工艺方法,开展器件电路协同优化设计,完成新型存储与存算一体化计算等新架构的设计和相关芯片流片。经过多年多批次全晶圆芯片设计研制流片验证的艰苦探索,我们在器件、阵列电路、计算方法、芯片架构等几方面取得阶段性突出成果。

同时基于芯片设计研制的探索实践,形成了忆阻器存算一体芯片的基本设计方法及对应EDA工具原型,截至目前,研发了用于仿真忆阻器物理动态的三维多物理TCAD新工具,电阻网络模型求解方法,阵列级端到端的仿真工具FAST,阵列核仿真工具,配合ISARA架构部署的架构仿真工具ISARAsim等多个协同设计方法和工具。

IMG_20200604_092013cutsmallv2.jpg advs202270131_Frontispiece-small-CUT.png IMG_20220902_164700_edit_48931343919041.jpg 

新型铪基铁电器件及芯片(HfO2-based Ferroelectric Devices and IC chips

基于掺杂HfO2等新型铁电材料的铁电存储器结构(1T1C FeRAM1T FeFETFTJ)具有速度快、面积较小、低功耗等优点,在新型非易失存储、神经形态计算等领域获得广泛关注,具有较大的应用潜力。同时,基于铁电负电容效应的负电容场效应晶体管(NCFET),通过内部栅压放大,突破亚阈值摆幅玻尔兹曼极限,提振晶体管驱动性能。研究小组自2018年开始,对铪基铁电材料、器件制备、性能机理与应用等方面开展了持续深入的研究,我们在铪基材料的铁电形成理论、铁电调控机制和方法、超高性能铁电薄膜及器件制备上取得了部分重要成果

新器件建模与DTCO Emerging Device Modelling and DTCO

自2006年,我们对设计工艺协同优化(Degsin-Technology Co-Optimization, DTCO)的相关理论方法框架与EDA工具链开展了长期深入的探索研究,DTCO对于先进工艺路线以及新型芯片设计方法探索至关重要。我们早期针对随机涨落问题提出了相应DTCO方法,前期成果已经完整转化成新思科技(Synopsys)DTCO工具链TCAD-SPICE,包括物理建模仿真、紧凑建模、随机涨落建模和统计设计仿真,2019年获得新思科技笔价值3000万的软件捐赠(Link)。新型微纳电子器件及芯片设计研究首先需要深入的器件机理分析、建模和模型运用,TCAD不仅可以分析器件物理,也可以检验新器件设计;新器件紧凑建模,能够帮助建立和完善工艺库,从而辅助电路设计。近年来针对7纳米以下FinFETGAAFETNCFET等后摩尔逻辑器件,以及Memristor、Ferroelectric、PCM等新型存储器件,在器件机理、随机涨落的物理建模仿真与紧凑建模方面开展了研究,开展智能算法、EDA新方法和新工具研究,探索单元库级DTCO方法。同时,结合新型芯片设计研制,探索器件到芯片的各层次建模方法、设计工艺跨层次协同优化方法,全面支撑新型非易失存储器和存算一体化芯片设计研制创新工作。

研究小组致力于在建模仿真、DTCO领域做出贡献。截至目前,研发了二维量子仿真器,指导研发了用于晶圆制造的三维纳米尺度商业工具eTCAD;研发了基于PINN思想迭代逼近PDE、无网格无需经验数据的新型机器学习TCAD;研发了紧凑模型的自动化提参工具,面向工艺的全局紧凑模型智能提取技术,一键式单元库级DTCO前仿流程。

TED covers.png


完整论文成果:

ORCID: 0000-0001-8335-2033

‪Xingsheng Wang‬ - ‪Google Schol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