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以学科建设为引领,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
2024年,学科建设办公室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围绕学校中心任务和工作重点,学科建设取得新突破。
(一)圆梦申博,学校办学迈上新台阶
新增博士学位授予单位和授权点建设是学校2024年重点工作之一。学校领导高度重视做好顶层设计,组织成立以学校党委书记和校长为组长的申报工作专班,明确职责,邀请校内外专家指导,不断凝练学科特色优势,不断打磨提升申报材料质量,汇聚多方力量完善答辩资料,最终圆满完成申报阶段的全部工作。
10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关于下达2023年度审核增列的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及其学位授权点名单的通知(学位〔2024〕19号),我校成功获批博士学位授予单位,大气科学学科获批为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实现了学科建设工作的历史性突破,至此学校形成了从学士、硕士到博士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和学位授予体系,办学层次迈上新台阶。此外,我校本次还同时新增气象、翻译和工商管理3个硕士专业学位点,学校所有二级学院均实现了研究生层次的人才培养,学科专业一体化建设开启了新篇章。
学校获批博士学位授予单位和授权点
(二)凝聚共识,召开首届学科建设大讨论
2024年学校喜获博士学位授权单位批复,站在学校历史发展的新潮头,学科建设办公室组织举办了首届全校范围的学科建设大讨论。旨在总结近年来学科建设工作成效,分析新阶段学科发展面临的新挑战和新问题,科学合理规划学科建设,邀请校内外专家共同探讨研究未来学校学科建设的新目标和新方向,谋划学校新时期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径。
首届学科建设大讨论将用半年时间分三个阶段逐步深入开展。各职能部门、学院和学科组以本次大讨论为契机,凝心聚力,共同开创学科建设工作新局面,推进学校内涵式发展,助推学校更快更好地建设开放的特色鲜明的高水平成都信息工程大学。
学科建设大讨论会议现场
学科建设大讨论专家报告
学科建设大讨论校领导讲话
学科建设大讨论学科组分会场现场
(三)多部门联动,“双一流”建设绩效考核成绩显著
学科建设办公室协同校内职能部门和参与学院,按照《四川省高校省级“双一流”建设补助资金激励(绩效)考核(考评)办法》要求,从人才培养、师资队伍建设、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等方面,全面推进学校内涵式发展。通过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快师资提质培优,加强科技创新发展、推进产教深度融合、开创国际交流合作新局面等举措,学科建设取得了新突破。经过四川省教育厅和财政厅审核,我校2023年“双一流”建设绩效总分排省属高校前列。
学校“双一流”建设激励(绩效)考核协同工作现场
(四)以评促建,扎实做好学位授权点评估工作
专项核验8个参评学位点全部通过。2023年10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 教育部正式启动2023年学位授权点专项核验工作。学校在此前筹备工作的基础上,成立了学校专项核验领导小组,召开了核验专题工作会议进行工作部署。组织各相关职能部门及学位点所在二级学院全力以赴开展核验工作,列出任务清单和完成时间点,确保责任落实到人,确保所有材料精准、规范。2024年9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 教育部关于下达 2023 年学位授权点专项合格评估处理意见的通知》,学校参评学位点全部通过。
周期性合格评估工作稳步推进。今年是本轮周期性合格评估的最后一年,学科建设办公室继续组织参评的8个一级学科和2个专业学位类别围绕“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提质”的评估目标,积极开展自我评估工作。各学科自评估评审会上,与会专家通过听取汇报、审阅评估材料、座谈交流、实地考察实验室与教学过程等环节,按照国家对学位授权点周期性合格评估的相关要求和评估标准,对参评学位授权点的建设质量进行了深入的检査,并建议了多方位的改进措施。大气学科学科邀请王会军院士等来自大气科学学科评议组和全国多家单位的专家参加了该学科的自评估工作,专家组围绕大气科学学科的评估指标体系,指出了当前大气科学学科建设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同时为我校大气科学学科的发展路径、博士研究生培养体系等工作提出了宝贵的建议。
部分学科专业周期性合格评估工作专家评审现场
(五)稳中有进,入选ESI全球前1%学科新进步
已入选3个学科继续进步。截至2024年11月,学校已入选的ESI全球排名前1%榜单中,地球科学较去年同期进步了79名,工程学较去年同期进步了155名,环境/生态学较去年同期进步了82名。
材料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化学接近度进一步提高。材料学较去年同期进步了23个百分点,达到96.79%、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较去年同期进步了23个百分点,达到88.09%,化学较去年同期进步了16个百分点,达到80.75%,其中材料科学有望2025年3月左右进入。
有望入选ESI全球前1%的3个学科接近度
二、锐意进取追求卓越,奋进研究生教育新征程
2024年,研究生院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导师队伍建设成效显著,招生工作平稳有序,学位培养体系更健全,对外交流合作水平提升,奖助育人作用显著,实践育人不断拓展,研究生教育工作取得历史性创新。
(一)加强思想引领,提高党支部干事创新能力
1.积极开展党支部学习,深刻领悟贯彻最新思想精神
研究生院党支部深入贯彻落实上级组织统一部署,按时完成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等思想政治理论学习。一年来,研究生院全体领导干部的思想政治水平、干事创新能力获得了进一步的提高。
2.定期召开“三会一课”,集体学习和个人自学相结合
研究生院党支部坚持做好“三会一课”“三重一大”党支部工作要求。全年组织党支部集体学习10余次,1位同志被四川省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评选为“2024年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工作中表现突出的先进个人”。
研究院党支部赴天府家风馆开展主题党日活动
党支部集体学习
学习习近平同志《论教育》
(二)研招改革有实效,生源质量双提升
1.聚焦服务考生,多维度立体宣传全面铺开
(1)线下宣传创新动作。2024年,研究生院首次与中国教育在线联合举办了“2025年全国研究生招生现场咨询会-成都场”。全国近50所高校走进成信大,我校10多个研究生招生学院在现场咨询布展,为同学们进行面对面招生政策讲解,一对一答疑解惑。
2025年全国研究生招生现场咨询会(成都场)
对本校学生关心的考研问题,研究生院带头在两个校区对本校考研学生进行宣讲先后举办了两场“硕士研究生招生政策解读及报考形势分析”考研宣讲会。同时,通过专题会议安排部署校内各研究生招生单位加强研究生招生宣传。
“硕士研究生招生政策解读及报考形势分析”考研宣讲会
(2)线上宣传精准多样。研究生院今年首次举办的“研究生招生直播咨询会”吸引了454,990次B站浏览、244,000微博热度和1,448条弹幕评论,覆盖超2万考生。引入了机器人智能问答系统,提供24小时在线咨询,累计处理220条留言,访问量达30,286次,问题咨询24,269次,服务用户11,921人。首次使用智能电话服务接收1,260通来电,总通话时长37小时55分1秒,覆盖31省份,问题库累计94条,短信发送量250条,有效响应考生咨询。
掌上考研系统在线系统
2.对标要求,研招工作顺利实现“平安研考”
(1)网上评卷零失误。研究生院严格执行2024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评卷工作会议精神,首次实施网上评卷,覆盖29个科目,共评阅4197份试卷。初试成绩公布后,收到141份查分申请,涉及21个科目。经评卷小组、研究生院和学校纪委联合复核,确认所有申请查分的试卷均无错误,达成了“研招初试评卷零失误”的目标
(2)复试工作零失误。研究生院高效筹备复试,严格培训并监督关键环节,共组织16个学院完成104套复试命题,进行了35次复试批次,累计考核1777名一志愿及调剂考生。复试过程中,顺利开展了4批次试卷查分工作,确保了2024年招生录取工作的零失误。招生规模实现稳步增长,2024年计划招生1311人,较2023年增加81人,增幅达6.6%。其中,全日制学术学位硕士354人,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709人,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248人。
(三)分类培养炼内功,优质资源强支撑
1.紧跟要求,全面落实研究生分类培养
为满足新时代研究生教育需求,完成了488门课程大纲的制定,涵盖学位课、非学位课和公共素养课。全面修订37个硕士培养方案,包括16个学术型和21个专业学位方案,细化分类培养。重点提升创新能力,五育并举,优化课程结构,并强化实践教学,以培养社会所需人才。顺应国际化趋势,推广双语教学,努力营造开放、高效的研究生教育环境。
2.深化改革,不断夯实研究生优质课程资源建设
根据《成都信息工程大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制定指导意见(2024版)》的有关要求,启动2024年“项目式/前沿研究生课程”建设工作。以培养具有知识创新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的高层次人才为目标,评选出《龙卷风探测雷达研制及业务化应用研究》、《新型功率半导体器件与集成》、《平流层对流层相互作用》3个建设项目,进一步完善科教融合、产教融合育人机制。
项目式/前沿研究生课程教学
研究生院启动首期成都信息工程大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在线示范课程建设,包括《计算电磁学》(双语)、《软件安全》、《高等大气物理学》三门,依托在线平台进行混合式教学/翻转课堂教学实践,丰富研究生教育资源,深化研究生课堂教学改革。
《高等大气物理学》在线示范课程拍摄现场
通过个人申请、学院推荐、专家评审等环节,评选出2024年专业学位研究生教学案例建设项目12个,其中综合课程案例4个,单一课程案例8个,涵盖专业学位类别(领域)6个,案例教学的专业课程19门。
3.稳固拓新,持续推进2024年研究生学科竞赛工作
研究生院通过“学校组织、单位承办”模式管理竞赛,认定并公布了60项研究生学科竞赛项目,A类13项、B类30项、C类17项。年度竞赛经费总额30万元,覆盖14个研究生培养学院。截至12月,获得国家级奖项39项、省级奖项119项,较2023年的16项国家级和27项省级奖项有显著提升,整体竞赛成绩大幅提高。
学校获竞赛“优秀组织单位”荣誉
研究生在数学建模竞赛喜获佳绩
2018年-2024年研究生学科竞赛获奖数
(四)关键环节强管控,学位管理重质量
1.充分调研论证,修订研究生指导教师岗位管理办法
学校新增博士授权点后,研究生院对《研究生指导教师岗位管理办法》进行了全面修订。修订过程中,深入研究了国内外三十多部相关管理办法,吸取先进经验,并结合学校实际,区分了博导层次和硕导职责。此次修订不仅满足了博士导师选拔与管理的迫切需求,也针对硕士导师选拔与管理
进行了细致优化,使管理办法更适应学校发展。
2.创新研究生学术论坛举办模式,提升学术影响力
研究生院负责筹备,制定计划,成功举办第七届研究生学术论坛,采用主论坛与分论坛结合的形式,创新实施分组运行模式。各学院积极响应,共提交81份口头汇报(含7份外校研究生)、315份墙报作品和416篇论文。经过专家审核,选出315个优秀作品展示,作品数量同比增长26.5%,论文集增加167篇,增幅达67.06%。本届论坛首次邀请外校研究生参与,扩大了论坛影响力,丰富了学术交流,提升了研究生教育质量,并为教育持续发展注入新动力。
第七届研究生学术论坛会场现场
3.顶层谋划,教研教改取得重大突破
省级研究生教研教改申报传来喜报。首次组织申报省级研究生教研教改项目,校内共收到申报书35项,经校内外专家审议、推荐公示等环节层层把关,共向四川省教育厅推荐10项。经四川省教育厅发文确定,我校推荐10项项目全部获得立项,获得重大项目立项新突破。
校级研究生教育教学成果申报量创新高。2024年校内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项目申报,经教师提交、学院评审推荐申报书85项(重大项目32项,重点项目53项),研究生院组织专家网上评阅、现场会评,最终立项33项(其中重大21项,重点22项),校级教育教改申报人数及配套支持经费创新高。
4.做好学位论文抽检,省级论文抽检近三年全部通过
严格落实校内学位论文抽检原则,加强抽检结果运用,督促抽检论文根据专家意见进行完善修改。对于“有问题的学位论文”,进行全面排查问题根源,落实各环节主体责任,确保省上论文抽检近三年全部通过。
(五)产教融合促卓越,对外交流取真经
1.改革创新,提升卓越工程师培养能力
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培养大批卓越工程师”的重要指示精神,主动对接国家重大战略和地方经济建设需求,推进卓越工程师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研究生院与网络空间安全学院共同协助四川省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组织完成2024年四川省研究生教育教学研讨会、2024年成渝卓越工程师创新研究院建设(成都)暨硕博士校企联合培养试点工作方案实施推进会等会议,积极服务成渝双城建设,进一步推动研究生卓越工程师教育的高质量发展。积极参与四川省工程硕博士校企联合培养项目申报工作,参与获批首批四川省工程硕博士校企联合培养试点项目2项。2024年成渝双城经济圈学位与研究生教育高校“双一流”建设和卓越工程师培养经验分享会享会并作报告,分析卓越工程师建设成果。
四川省研究生教育教学研讨会
(与网络空间安全学院协助四川省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完成)
成渝卓越工程师创新研究院建设(成都)暨硕博士校企联合培养试点工作方案实施推进会
(与网络空间安全学院协助四川省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完成)
参加“双一流”建设和卓越工程师培养经验分享会并作报告
2.以会增智,积极开展对外交流学习先进经验
研究生院积极参加四川省高校学科专业建设调研会、四川省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年会和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评估委员会年会等研究生教育盛会,学习专家分享的优势资源与经验,与省内和国内高校参会同行就研究生工作、学科建设工作深入交流。
参加四川省高校学科专业建设调研会并作分享报告
参加四川省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年会
参加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评估委员会年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