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洁文化
 

知政失者在草野

发布日期:2008-05-15

知政失者在草野

“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这是汉代政论家王充《论衡》中的一句话。意思是说,是否漏雨,在屋宇下的人最清楚;政策得失,老百姓的评说最重要。温总理曾多次引用这句古话告诫各级干部,意味深长,发人深思。

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一切依靠群众,一切为了群众,是我党的“三大法宝”之一。从战争年代到改革开放的今天,走群众路线一直是我们战胜困难、取得胜利的重要法宝。但是,也有一些干部,整日忙于文山会海,陷于事务应酬,下基层到田间地头、车间班组的少了,访问民间疾苦的少了,听取群众呼声的少了。偶尔下去,也是“蜻蜓点水鱼打花,吃顿午饭溜回家。”久居庙堂之上,能不远离民间疾苦?如何能听到百姓对“政失”的弹议?这是让人忧虑的一种倾向,因为它不但会使决策失准、民主失据,还容易造成上下离心、干群离德,就更谈不上倾听百姓舆论政声,洞悉政府施政得失,了解社情民意,掌握民心向背了。法国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军事统帅拿破仑在总结滑铁卢战役惨败的原因时说:“我好久没有和我的士兵们在一起喝汤了。”这句话,确实意味深长。“喝汤”只是一种形式,其背后是深入基层,密切与士兵的感情。如果没有深厚的感情基础,没有基层官兵的支持,再高明的统帅也将一事无成。

身入“草野”,就是要多讲群众观点,多交布衣朋友,多听基层意见,多解百姓之忧。党员干部只有多同群众在一起,才能了解到更多真实的信息,倾听到更多的真实声音,汲取到民间更多的智慧与营养,使党的执政之基更为牢固,治国之策更加得民心、顺民意。有报道说,江苏省委书记李源潮某次深入基层,觉得颇有成效,不料事后偶然得知,和他聊得颇欢、赞扬当地某些做法的老百姓,竟是事先被“安排”的。他很惊讶:“我是随意下车,随意找人聊天的,居然也能事先安排?”为此,李书记“一夜未睡好觉,感到担忧,甚至是害怕!”这种忧虑,体现的不仅仅是一种亲民感情,务实作风,也不仅仅让人感动,更让人深思。因为,一个有作为的政治家应当懂得,从百姓那里可以听到真实的舆情,听到为政的得失,听到不打折扣的批评。因为在这里没有阿谀奉承,没有精心安排,没有刻意导演。得悉了真实可靠的社情民意,领导干部便能作出正确的判断,知晓哪些政策是符合大多数人的利益的,哪些政策是不受老百姓欢迎的。这是领导者制定政策、完善工作的重要依据。有一位革命老人曾语重心长地告诫人们:“要‘不耻下问’,要善于倾听下面的意见,先做学生,然后再做先生;先向下面请教,然后再下命令。”这是充满辩证法的,也是被实践证明管用的领导方法。

群众中蕴藏着无穷的智慧,多身入“草野”不仅可以丰富自己的政治智慧,找到解决诸多难题的办法,而且能够密切同人民群众的感情,谨防自己脱离群众。“日远日疏,日亲日近。”对基层群众走得近,走得勤,才会交真友、换真心、听真话。一位县委书记曾经饱含深情地说:“每次下乡到了农家,我都有一种回家的感觉。我喜欢到环境恶劣、条件艰苦的地方去,那里的老百姓至今还住在低矮、潮湿茅草棚里,极个别的甚至衣不蔽体,食不果腹。当你置身其中,看到这些依然还生活在如此艰难条件下的贫苦百姓,作为一名党的干部,你有什么理由能不为他们做点实实在在的事情,帮助他们摆脱贫困呢?”机关很多同志可能都有这样的体会,每到基层蹲一次点,挂一次职,办一件事,都能经受一次心灵的净化洗礼;每次组织群众完成一项急难险重任务,都能从群众任劳任怨、拼搏奉献的精神中受到感染。的确,只有走近基层,深入群众,才能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才能听到群众发自内心的真实声音。

当年打“三大战役”时,民间曾流传一首歌谣:“最后一碗米用来做军粮,最后一尺布用来缝军装,最后的老棉被盖在担架上,最后的亲骨肉送上了战场!”这一声声的义无反顾、催人泪下的“最后”,唱出了怎样鱼水情深的党群关系、干群感情啊!当前,改革开放已经进入了攻坚时期,改革过程中会不可避免地调整到人们的利益关系,各种新矛盾、新问题、新情况都将可能出现,我们每名党员干部都应不忘“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的古训,凡事想着群众,心里装着群众,广纳民意,集中民智,常修为政之德,常怀律己之心,常除非分之想,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切实把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做到上下一心,心和气顺,才能永远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为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创造更加和谐的社会环境。

——摘自《浪淘沙》

上一条: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意义重大 下一条:要警惕“优雅式腐败”

版权所有:长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2011)互联网信息中心网站备案许可证编号:吉ICP备090026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