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编者按:师资队伍建设一直是我校工作的重中之重。为提升我校适应教育国际化的发展需求,培养具有国际视野、能够承担国际化人才培养任务、参与国际合作研究与国际竞争的优秀教师,我校持续推进教职工国(境)外进修计划,组织中青年教师到世界知名大学访学深造。为推介先进的教育理念与教育经验,提升我校在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中的影响力和竞争力,学校新开辟“浙外人游学”专栏,陆续介绍公派研修归来的在校教师,展示各位老师的留学感悟、治学精神、教学探索和学术成果。
宋树理,男,经旅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的比较。 2017.8-2018.8在美国加州州立大学奇科分校访学。
宋老师访学期间,主修国际政治经济学专业。谈到在外访学的历程,宋老师首先提到了科研工作。他说作为一名科研工作者,到了国外尤其是科研发达的国家,最主要的就是学习彼之所长,提升自己的科研能力和研究视野。为此,他尽可能全面地了解与自己专业相关的前沿动态,尽可能深入地搜集资料,并争取参加校内外学术会议的机会。他在两个学期一共选修了5门课程,分别是《农业生产经济分析》《宏观分析原理》《中级宏观》《execl统计软件应用分析》和《农业经济概论》。
在交谈中得知,宋老师对访学是有备而来。他说一定要带着问题去访学,这样才能有的放矢。由于目标明确,宋老师的访学之旅特别充实,始终围绕感兴趣的研究课题搜集文献并进行学术交流。他回忆起曾经的时光说道:“除了在教室上课,我一般就是泡在图书馆里。一方面为了更好地利用图书资源,同时也在观察国外老师和学生是如何利用图书馆的,看看他们的科研习惯是怎么样的,希望能够取长补短。”通过刻苦钻研、不断推进自己的研究工作,宋老师收获了丰厚的学术成果:完成并发表《古巴生态循环农业对杭州的启示》和《当代国际价值量变化的新形态》等专业论文两篇,完成教育部国际司《古巴贸易政策》课题一项。
宋老师喜欢观察,也喜欢思考。他说,在美国的这一年接触到了很不一样的教育理念,很多理念值得应用在我们的教学中。他就此列举了几个例子,比如国外低年级的课堂主要是启发式教学,老师会准备很多的具体案例和数据为素材,引导学生学习一些专业术语和概念。而高年级的课堂不同于自由灵活的氛围,主要是抽象的填鸭教学,同时要完成高强度的习题练习,并影响到期末成绩。其中,在低年级课堂上,老师经常安排分组讨论,学生以小组形式提交一份报告。宋老师对此赞不绝口:“课堂上,每个学生都会积极表达观点、表达自我,几乎没有浑水摸鱼的。”宋老师告诉记者,我们的学生可以学习这种团队协作和积极表达的精神,利用课堂或课下,两个人或几个人以问题为导向、以怀疑为原则进行讨论,几年下来批判思维一定会有较大提升。
当记者问及访学遇到的困难时,宋老师笑谈:“困难肯定是有的,到了国外,因为朋友少、熟人少、老师少,生活上、学习上的好多事情都得靠自己解决。人的潜力可以通过环境不断挖掘的。这种吃苦精神同样可以帮助解决教学或者科研上的困难。”在异域他乡,宋老师通过参加学校活动和文化交流项目来了解他们的文化基因、行为特点和交际特色等。同时提高了英文的听、说、读、写能力,对于进一步深入研究英文文献、英文写作和英文教学都产生了积极影响。
谈到这次访学,宋老师表示:“机会是给有准备的人的。如果想要抓住这样的机会就得多做准备,在教学上有一定的经验,科研有一定的突破,这样出国才会有针对性,会提高效率。”
回到学校之后,宋老师立即积极投身到教育科研工作中去。他潜心研究并出了一本专著,成功申报了一项省部级课题,还发表了三篇专业论文,其中两篇被人大报刊复印资料转载。在教学方面,宋老师每学期承担两门专业基础课,年均500课时,并积极申报教改课题,发表教改论文。学习永无止步,无论处在何时何地,宋老师都不忘初心,牢记做好一名教学科研工作者教书育人的职业使命。
学生记者:辛鹤洋
责任编辑:薛海丹
采访时间:2020.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