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师资队伍建设一直是我校工作的重中之重。为提升我校适应教育国际化的发展需求,培养具有国际视野、能够承担国际化人才培养任务、参与国际合作研究与国际竞争的优秀教师,我校持续推进教职工国(境)外进修计划,组织中青年教师到世界知名大学访学深造。为推介先进的教育理念与教育经验,提升我校在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中的影响力和竞争力,学校新开辟“浙外人游学”专栏,陆续介绍公派研修归来的在校教师,展示各位老师的留学感悟、治学精神、教学探索和学术成果。
陈果,女,应外学院老师,主要研究英语教育; 2015.08-2016.08在美国埃文斯维尔大学从事中文助教。
陈果老师告诉记者,她是通过“Fulbright”项目申请来到美国埃文斯维尔大学,在那里度过了一段“兼职”中文助教的生活。美国于1946年提出富布赖特法案,确立了推动美国与外国的学者、学生到对方国家交流进修的“Fulbright”方案,旨在通过教育和文化交流来促进国家间的相互了解。
在埃文斯维尔大学,陈果老师主要教授外国学生学中文。她告诉记者,在这里中文是一门小语种,所以选修中文语言课、文化课的学生分别有3人和7人。“别看学生人数少,其实课程教学任务并不轻松,”陈老师告诉记者,“英语的发音与拼写是一套完整的体系,像我们看到英文单词,基本上能够通过发音规则直接拼读出来。而我们中文的发音系统和拼写系统各行其是,大家在学拼音的时候还能够跟得上教学进度,而一旦开始学习汉字书写,对学生来说就变得很不轻松。”为了让学生更加熟练地掌握汉字书写规则和偏旁部首结构的比例,陈老师教学生利用田字格练习汉字书写。同时,陈老师向记者介绍,作为助教,她的主要任务是协助教授上课,包括准备好交给她负责的中华美食和中医等话题材料。在这个过程中,陈老师发现自己对中华文化了解不足,比如对一些中文词语释意把握不准。因此,她在做中国文化课程的课时准备时,通过网络搜索资料,阅读相关书籍,深入地了解中华传统文化,领略到中华文化的魅力。陈老师笑言:“假如没有这次机会,我可能不会深入地去研究我们本民族的文化,我很幸运能拥有这样的机会。”
作为专业课教师,陈老师十分留意美国高校课堂的教学模式。她告诉记者,出国后她发现国内外的课堂差异并没有原先想象中的那么大。“在我们印象中,国外课堂的最大特点是气氛活跃。”陈老师发现国外的专业课堂氛围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课程性质和教师上课技巧,这一点和国内其实差不多。陈老师在埃文斯维尔大学选修了大脑哲学和美国教育史两门课程。大脑哲学是一门以讲座形式进行授课的课程,加上教授讲课幽默风趣,学生经常在课上交流个人想法,所以这门课气氛活跃。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美国教育史的任课老师倾向于照本宣科,加上教材涉及的客观历史没有太多可供讨论争辩的部分,因此这门课就显得有些枯燥无趣,气氛沉闷。这些观察带给陈老师很多启发,她表示回国之后就特别注意课程的授课技巧,花了很多精力来丰富内容的趣味性,活跃课堂氛围。
与此同时,陈老师发现美国学生对慈善志愿活动有极大的热情,她说这值得我们去学习。国内的校园合作组织往往由学校牵头和社会机构共同开展,而在美国往往是由学生通过网络等途径看到某些地区或人群需要帮助,他们就会自发地联系需要帮助的人,发起募捐等慈善活动。
假期里,陈老师去了纽约、华盛顿等地旅游,“看起来和国内的大城市没有太大差别。”她告诉记者,假如忽略周围来往的人群和此起彼伏的英语,她感觉就身处国内某大城市的街头。而通过和当地居民的沟通,陈老师了解到一些未出过国门的美国人至今还认为中国到处都是烂泥地和瓦片房。“我们总是提倡走出去,其实美国很多人也需要走出去,”陈老师不无感慨地说道,“有些美国人的思想甚至非常保守。”
陈老师向记者坦言,这段助教经历虽然没有让她在学术科研上取得很大的进步,但是在与人沟通和深入了解美国等方面获得了很多宝贵的经验。“在一个陌生的环境中,人的排斥情绪和各种弱点就会暴露出来,而这段经历却让我更全面地去发现自己是一个怎样的人,这无疑对我的人生有着不可忽视的意义。”
记者:中文学院学生 朱敏思
责任编辑:薛海丹
采访时间:2017年3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