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名师是大学的重要标志,他们教书育人,更以其治学态度、精神品格丰富充实大学文化。
为更好地营造育人环境和校园文化,我们在校园媒体中开辟专栏,陆续介绍“浙外学人”,宣传展示他们的风采,介绍他们学问人生的多彩经历和至深感悟,弘扬他们的高尚精神,以激励全校师生为加快建设外语特色鲜明、教育品质一流的多科性普通本科高校而奋发努力。
高亚兵,教授,女,1966年4月出生,浙江杭州人。1988年7月开始在浙江教育学院任教至今。现任浙江外国语学院教育科学学院院长。2005年入选浙江省“新世纪151人才工程”第三层面,2007年入选浙江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并于同年入选学校高层次人才梯队培养人选第一梯队。担任“浙江省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专业指导委员会”专家委员,浙江省家庭教育学会理事。浙江省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浙江省高校心理咨询研究会理事、浙江省家庭教育学会理事、浙江省教育学学会小学教育分会理事、浙江省中小学名师名校长工作站心理健康教育学科工作室首席导师和主持导师。
长期从事青少年儿童心理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研究,取得丰硕成果。近年来主持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课题、浙江省教育科学重点规划课题、浙江省师范教育课题、浙江省妇联招标课题、浙江省新世纪教改项目等近十项,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浙江省哲学社会规划课题1项。出版专著《学校心理辅导》,主编浙江省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教材《心理健康教育辅导手册》,在国内核心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50多篇。多项科研成果获奖,如《论青少年儿童性教育的误区》一文在《教育研究》(2002.1)发表后,被《新华文摘》(2002.5)全文转摘,这一成果获2003年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科研成果三等奖和2003年浙江省高校优秀科研成果二等奖;《从师源性心理障碍看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一文在《教育研究》(2003.2)发表,这一成果获2004年浙江省高校优秀科研成果二等奖。
为大学本科生开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儿童发展心理学》《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等课程,主持的《心理学》课程为学校精品课程。曾获得学校高明澄奖教金一等奖。在国家级小学数学骨干教师培训班、省“领雁工程”、省“5522”名师名校长培养工程、省农村中小学教师素质提升工程的各类学科教师和校长培训班、浙江省中小学心理教师B证培训班担任主讲教师。多次参加新疆送培、青川支教和浙江省“百人千场”送教下乡等活动。
我于1988年7月从华东师范大学心理学专业毕业,怀揣着儿时的梦想来到浙江教育学院如愿以偿地当上了一名教师,一晃已经有25个年头了。
作为高校教师,首先要站稳讲台。我记得第一次为普通生上课,一字一句写下的讲稿,自以为备了45分钟的课却被我用20分钟就讲完。当时系里实行导师制,即为每一位年轻教师配备一名导师,我的导师是武珍教授,武老师上《心理学》和《儿童发展心理学》两门课,我全程听她的课,并在她的指导下备课,武老师严谨的治学态度、条理清晰而精彩的授课风格以及对我一丝不苟的严格要求,让我受益匪浅,使我这个教学新手,迅速地站稳了普通生的讲台,并一步步走上了成人教育的讲台,到从容不迫地走向省内外中小学骨干教师培训的讲台。
多年来的教学工作,我有三点体会:一是高校教师不应只是教书匠。高校教师并非只是将教材内容深入浅出、清晰明白地讲授给学生,让他们听懂掌握就够了,高校教师应带着研究的眼光去备课,在传授间接经验,重复别人的观点,传授别人的思想的时候,我们还要能告诉学生自己的思想观点又是什么。这样的授课方式也会使学生明白,要带着批判的、研究的眼光去接受新知。如2003年全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省级实验区通识培训时,我被要求准备“成功智力理论及其在课改中的应用”这一专题,成功智力理论是美国心理学家斯腾伯格在1996年才提出来的一个新理论,被要求在一个半月的时间内备好课,面对这样难度较大的“命题作文”,我的办法是带着研究的眼光去备课,首先,仔细阅读原著和与课程改革有关的书藉,吃透理论,理解精髓,并寻找理论与课改的结合点;其次,查阅和收集国内外文献资料,包括理论研究的资料和实践研究的成果,在实践研究方面,利用自己与中小学熟悉之便,了解国内是否有学校在开展成功智力教学的实验;最后,形成自己的看法。我的专题讲座在全省课改培训班上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同时我撰写的论文“成功智力理论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中国教育学刊》(2004年第2期)发表,且被许多网站和杂志全文转载。二是要改变传统的灌输式的课堂授课形式,变学生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如我给大一学生讲授《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这门课,我认为这门课是一门帮助大学生更好地认识自我、接纳自我、调节自我、规划自我,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成长的课程。于是我将团体心理辅导形式引入课程教学,由于学生人数较多,我将全班学生分成固定的四人小组,每次课中穿插四人小组活动,通过活动使大学生体验、反思、交流,从他助、互助达到自助,不仅课堂气氛活跃,而且切实提高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三是我认为课堂如战场,救场如救火,站在讲台上,是多么的神圣,容不得半点马虎。2008年7月赴新疆送培,由于气候不适应,我生病了,发烧、咳嗽、嗓子哑了,挂着盐水,但面对1000多名听课教师,我深知不能缺席,坚持上完了课,但回到杭州时支气管炎已发展为严重的肺炎,失音1个多月。
对于高校教师来说,我始终认为科研是立身之本。我当时所在的教管分院,科研气氛一直都很浓厚,科研能力较强、科研成果多的教师很多,可谓人才济济。分院设立了分院的课题立项制,要求教师每年必须申报一个分院的立项课题,分院领导在教师会议上经常就科研提出要求,并带头进行课题研究,还组织集体课题,以老带新,实行优势叠加,形成学术团队。这些都营造了很好的推动科研工作的机制和氛围。
我的专业是心理学,研究方向是儿童发展心理学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学属于基础性学科。在北大、华东师大、浙大,儿童发展心理学的教师主要做一些基础性的研究,即采用实验法、测试法等,对青少年儿童的某方面心理特点进行研究,并探索其规律。这样,可以获得大的研究成果,其研究报告和论文可以在比较高的学术刊物上发表。我在1991年至1994年在杭大心理系读研究生时,就是跟着导师做了一些这种研究。研究生毕业之后,在科研方面我曾经经历了一段迷茫的过程。因为我发现我们当时所处的环境与综合性大学有很大的区别,他们的老师在许多方面的优势是非常明显的,比如他们与国外的联系密切,能掌握本专业最新的研究动态和大量的资料,有着良好的实验条件和较高水平的研究手段,而他们可用于科研的时间也大大地多于我们。我经常在苦苦地思索,作为一所成人高校的心理学教师能不能取得大的科研成果?怎么取得大的成果?怎样用高质量的研究成果向权威的学术期刊发起冲击?
对此,我有三点体会。第一,辨证地看待学校的优势和劣势,扬长避短,找准方向。我在心理学基础研究方面固然没有什么优势,但我的优势在于,对中小学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实际有相当的熟悉和了解。实际上,研究心理特点和规律最终还是为了应用到教育实践当中去。而我们也迫切地需要用新的研究成果充实到教学中去。因此我把自己的研究方向定位在:心理学和教育的结合,走基础性应用研究之路。第二,长期坚持这个方向不动摇。要出成果,不仅要依托深厚的理论基础,还需要长期的研究积累。在做研究的过程中,会不断地发掘出新的课题,由此及彼,层层推进。如在完成“教师素质研究”时我就发现:教师不当的教育行为对学生心理造成伤害这一问题;在完成“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现状研究”时,发现这一问题还比较普遍,而且也是导致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实施效果不佳的原因之一。于是就开展了“师源性心理障碍与心理健康教育关系”的研究,这个研究使我在国内率先提出了“师源性心理障碍”的概念,也获得了全国教育规划课题立项,我撰写的“从师源性心理障碍看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论文在《教育研究》上刊出。第三,敏锐地抓住这个研究方向中的前沿的、热点的、难点的问题,创新研究思路。如我在做“青少年儿童性教育”的研究时,在大量调查研究基础上,对其进行深入剖析,将心理学的定量研究与教育学的质性分析有机结合,撰写了“论青少年儿童性教育的误区”论文不仅在《教育研究》上刊出,而且被《新华文摘》全文转载。基础性应用研究如果在理论上有创新点的话,同样也可以获得比较大的成果。
工作感言: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勿需半句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