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名师是大学的重要标志,他们教书育人,更以其治学态度、精神品格丰富充实大学文化。
为更好地营造育人环境和校园文化,我们在校园媒体中开辟专栏,陆续介绍“浙外学人”,宣传展示他们的风采,介绍他们学问人生的多彩经历和至深感悟,弘扬他们的高尚精神,以激励全校师生为加快建设外语特色鲜明、教育品质一流的多科性普通本科高校而奋发努力。
何伟强,男,1980年1月出生,浙江天台人,教育学博士,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比较教育、教育管理哲学等。主持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课题1项,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课题1项,厅级课题4项;在《比较教育研究》、《全球教育展望》、《外国中小学教育》等国内外公开刊物上发表论文20余篇;曾获我校“三育人”先进工作者,校青年教师技能大赛第一名,浙江省青年教师技能比赛优秀奖,浙江省高校科研成果二等奖等。
回首在本校七年之余的教师职业生涯,我的个人专业成长大致经历了“教然后知困”(2005-2008年)、“知困然后求学”(2008年至今)两个阶段的心路历程。
2005年,我从浙江师范大学获得管理学硕士学位之后,如愿应聘进了我校教育管理学院担任教师一职。作为一名教学新手,我知道我的首要任务是要尽快胜任这份工作,于是我精心备好每一堂课,激情上好每一堂课。在全日制学生教学中,我注重知识体系的前沿性、系统性和结构性,强调问题导向式的教学方法,将自己的科研成果与教学实际加以巧妙嫁接,深入浅出,力求使学生在对课程产生浓厚兴趣的基础上拓展学术视野、加强思维深度。在函授班与师训、干训班的教学中,我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强调案例讨论式的教学方法,通过大量的教学实例使学员更为便捷的领会理论知识的要点和精髓。我的用心付出,换回了学生们对我的积极认可,这种认可同时又带给我极大的职业价值感。当然,在获取职业价值感之余,我渐渐感到越教越心虚,特别是到第二、第三个工作年头时,我突然意识到自己的工作缺乏一些创造性与挑战性,我发觉自己似乎在简单重复、原地踏步。让我更为焦虑的是,我感到自己的教学研究工作处于一个“上不着天,下不着地”的尴尬境地。
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2008年我开始了“知困然后求学”阶段的努力。一方面,我在职考取了浙江大学比较教育学专业博士研究生。之所以选择比较教育学专业,我主要是想通过利用学习与研究外国教育的机会,拓展一下自己的国际学术视野,进而让自己的专业理论素养更上一个台阶。另一方面,我决心要深入中小学教育管理实践。2008年我有幸受聘为我们学校的附属学校——杭州市清泰实验学校的挂职副校长,并由此开始了我“下要着地”的实践努力。经过三年的认真求学,我按期取得了浙江大学的教育学博士学位,博士论文《新工党执政时期英国教育战略研究》凝结了我三年关于英国教育学习与研究的心血,它让我对比较教育研究有了较为系统深入的理论积淀。同时,通过在清泰实验学校的几年挂职锻炼,我积累了不少自己窝在书房里根本学习不到的生活实践经验,同时我也结识了不少充满各式各样智慧的师生朋友。这些学习经历的积累,必将在我接下来的教学工作过程中发挥作用。
眼下,从“教然后知困”到“知困然后求学”的又一个教学轮回已然开启。
从教寄语: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