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优秀教师是学校发展的主体力量,是学校的脊梁。他们有理想信念、道德情操、扎实学识、仁爱之心。他们坚持立德树人、潜心教书育人,在三尺讲台上,不辞辛苦,育三千桃李。
为更好地展示我校教师风采,学校在“浙外学人”的基础上,新开辟“博士名片”专栏,陆续介绍我校博士,分享他们的教学科研心得,弘扬他们的高尚师德,以更好地凝聚全校师生的力量,为把我校早日全面建成外语特色鲜明、教育品质一流的知名本科高校而奋斗。
樊维娜,女,西澳大学博士,我校英文学院教师,主要研究英语诗歌、西方文学等。
在很多学生眼里,英文学院的樊维娜博士是当之无愧的“才女”。
2008年,樊老师从北航毕业的来到浙大读博,随后又去澳大利亚的西澳大学攻读博士学位。留学期间,她便整理出版了自己的诗集《诗意的野性》和《背对太阳》。谈及诗歌创作的渊源时,樊老师回忆道:“我的父亲对我影响很大。上中学时,他常会给我讲解外国文学作品,说到兴头上,还会背上几首拜伦的诗或俄语小说片段。父亲告诉我要善思考,勤动笔,哪怕有一两句心得也要及时记下来,这使我养成了写作的习惯。我在中学期间便开始大量练习写作散文,大学期间则集中诗歌方面的练笔,不过大学毕业几年之后,有了一定的生活积淀,才逐渐形成了自己的诗风。”在文学课堂上,樊老师会跟学生们一起探讨人生。比如在讨论英国玄学派诗歌时,她非常赞同玄学派诗人活在当下(Carpe Diem)的生命观。在讨论美国二十世纪女诗人米蕾的“两头燃烧的蜡烛”意象时,她就跟大家分享女诗人诗作所传达的时代气韵。“生命不在于数量,而在于质量;生命不在于长度,而在于厚度,所以每天都要认真去过,这样就需要有敢于探索和冒险的精神,有敢于应对困难和挑战的勇气,但尤为重要的,是要有一颗善于创造的大脑。生命于每个人都是短暂的,而生命中的每一天都是全新的,都充满了无限的可能,就像福柯所言,我们应该把自己的生命打造成一件艺术品,让生命迸射出千倍的璀璨。”她微笑着说。
“情”是每个诗人都拥有的特质,一首诗的精髓也往往蕴含在一个“情”字之中,而饱含情感的创作更易于使人产生共鸣,而樊维娜老师绝对是一个“挚情”的诗人。她说:“大家通常认为,生活是艺术的模板,而在更深的层面上,艺术则是生活的模板。你在阅读艺术作品的同时,也会反观自己的人生,也在提升认知的境界,也在为自己的人生开创无限的空间。所以,我希望我的学生热爱艺术,通过大量阅读文学作品,逐渐培养自己的人文素养,使我们最终能够以深沉的眷恋,饱含爱的目光,善待这个美丽的世界。”有诗人情怀的樊老师是一个完美主义者,每上完一次课,她都会对课件进行修改完善。她认为既然决定要做一件事,就要尽可能把事情做好。
樊老师时常鼓励学生在文学课上大胆表达自己对文学作品的见解,她觉得作为大学生,应该具有批判性思维,这是最基本的素养。她鼓励学生听从自己内心的声音,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不要盲从随大流,不要害怕失败,要迎难而上, “The difficult thing and the right thing are often the same thing. Easy things don’t have much value.” 诚然,充满奋斗的人生才更有价值。
作者:中文学院学生刘清扬 责任编辑:樊朝刚
采访时间:2017年3月20日
点击页面右下角等图标,可以把文章分享至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朋友圈等。请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学校官方微信公众号,查看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