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优秀教师是学校发展的主体力量,是学校的脊梁。他们有理想信念、道德情操、扎实学识、仁爱之心。他们坚持立德树人、潜心教书育人,在三尺讲台上,不辞辛苦,育三千桃李。
为更好地展示我校教师风采,学校在“浙外学人”的基础上,新开辟“博士名片”专栏,陆续介绍我校博士,分享他们的教学科研心得,弘扬他们的高尚师德,以更好地凝聚全校师生的力量,为把我校早日全面建成外语特色鲜明、教育品质一流的知名本科高校而奋斗。
陈珧,女,浙江大学博士,我校商学院教师,主要研究金融经济理论等。
读博可以算是人生一次特别的经历,也是一种历练与沉淀。”对于读博的经历,商学院陈珧博士如是说。当被问及为何选择读博时,陈老师谈到了自己的父母。她的父母都是高校老师,浓厚的学术氛围使她自小耳濡目染,对教师这个职业心生向往。她有了明确的职业目标,成长途中的每一次决定都指引着她走向讲台。
一支粉笔,三尺讲台,四季耕耘。“站在讲台,门一关,你就必须对台下的每一个学生负责”。陈老师笑着对记者说道。在成为一名教师的路上,她一步一个脚印,每一步都走得坚定有力。她对这份职业由衷的热爱源于教师这个职业本身带来的意义与价值。俗话说“授人予鱼,不如授人予渔。”这份神圣的使命感使陈老师每一天上课都充满了活力与激情,传道授业解惑就是为人师者最大的开心与满足。
陈老师虽然工作不到一年,却已经收获了一大群“迷妹”和“迷弟”。采访期间,记者看到她的书桌上放着一盒小礼物。她开心地解释到,那是之前教过的学生送来的。课余时间,有不少学生会找她一起吃饭聊天,共同分享学习生活中的趣事和问题。对于学生来说,陈老师不仅是一位专业素养强、知识储备丰厚的老师,还是一位值得信赖的朋友。对于那些迷茫、彷徨的“小朋友”,这位“大朋友”也会以“过来人”的身份提供一些建议,告诉他们,只要不忘初心,懂得自己真正所要就够了。
直爽,亲切,容易相处,这是学生对陈老师的评价。学生们会为了能够在课上更好地和她交流,而在课间早早地去教室占座,就连隔壁班的学生,也会慕名前来旁听她的课程。每逢节日,他们也会在QQ群里给她送去祝福,毫不掩饰地表达对她的喜爱。
谈及教学与科研时,陈老师认为教学、教研不应脱离课堂,从学生的角度出发,了解他们的需求,带给他们积极的影响。而科研对于一个大学老师而言是相当重要的一部分,尤其是作为青年教师,更应该两手抓,要做一个优秀的教师,也要做一个出色的科研人。现在的她还处在从学生到老师的角色转换的适应阶段,很多方面都需要向优秀的教师学习。学习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她相信自己能够在浙外的工作生活中慢慢成长。
作者:西语学院学生赖昭莹 责任编辑:樊朝刚
采访时间:2017年3月7日
点击页面右下角等图标,可以把文章分享至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朋友圈等。请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学校官方微信公众号,查看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