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校园


科技学院周金玲博士



来源:宣传部 作者:田诗妤编辑:樊朝刚时间:2017-03-24

  编者按: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优秀教师是学校发展的主体力量,是学校的脊梁。他们有理想信念、道德情操、扎实学识、仁爱之心。他们坚持立德树人、潜心教书育人,在三尺讲台上,不辞辛苦,育三千桃李。
  为更好地展示我校教师风采,学校在“浙外学人”的基础上,新开辟“博士名片”专栏,陆续介绍我校博士,分享他们的教学科研心得,弘扬他们的高尚师德,以更好地凝聚全校师生的力量,为把我校早日全面建成外语特色鲜明、教育品质一流的知名本科高校而奋斗。


  周金玲,女,中国科学院博士,我校科技学院教师,主要研究基础数学等。

  “最难忘的事……我觉得应该是考研那段经历吧。”当记者问及求学经历时,周金玲博士说道。“我们那时的大学生活和现在不太一样,每天除了学习也没太多的娱乐。网络也不怎么发达,一个宿舍只有一台电脑,所以大家每天的心思就是把当天课上学的知识及时复习理解,直到完全掌握。”
  如此简单纯粹的学习环境,使本就喜爱钻研的周老师愈发专注,勤于学业。谈及数学专业时,她的话匣子似乎瞬间打开了。周老师直言,她学数学时,经过刻苦钻研,大多困难都能迎刃而解,即使偶有难题,同学之间也会共同探讨攻破。一直以来,许多学生对数学存有畏难情绪,归根到底是因为没有理清思路。学好数学,最需要的并不是过人的智力,而是需要抛开浮躁之心,平和冷静。“我们和天才的区别也许在于解开难题的速度和方法,但只要我们反复钻研,最终也能有实效的,不是吗?”周老师笑着说。
  三年深造,不算漫长,要度过却也绝不容易。自年初到年末,周老师频繁赶去图书馆查询各类资料,每日重复习题考点,枯燥单调。只身一人坐在偌大的教室里上自习。最为孤独的时候,她便往家里打电话,听着电话那头母亲熟悉的乡音,温暖的鼓励,便释怀不少。母亲的慰藉使她疲惫无助的软肋,羽化成了一副坚硬的铠甲。“迷茫到不知所措的时候,唯一能做的,就是完成眼前的工作。我想,无论做什么事情都需要坚持和耐心吧。”
  研习数学多年,周老师对于科研有一些心得。“我觉得科研就是一个顺藤摸瓜,循序渐进的过程。对待难题,不需要和它死磕,而是寻找与之相关的线索‘旁敲侧击’,熟知各种类型,自然就水到渠成。”
  周老师感触最深的还是数学的既定性。“数学直接简明,没有那么多弯弯绕绕,一是一,二是二,实事求是。”这也是她从教以来秉持的教学理念。“数学中体现的道理,其实也折射着一种人生态度。我想,既为人师表,那么无论是学术问题,还是教学问题,实事求是是最基本的原则。”
  周老师还围绕学校办学理念谈了自己的看法。她说,在江浙一带,经济的发达及教学质量的提升决定了对应用型专业人才的大量需求,而学校正定位于培养国际化应用人才,与国际接轨,与社会需求接轨,这样的办学理念是精准而长远的,我们应为之坚持不懈。



作者:英文学院学生田诗妤 责任编辑:樊朝刚
采访时间:2017年3月7日
 

  点击页面右下角等图标,可以把文章分享至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朋友圈等。请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学校官方微信公众号,查看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