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优秀教师是学校发展的主体力量,是学校的脊梁。他们有理想信念、道德情操、扎实学识、仁爱之心。他们坚持立德树人、潜心教书育人,在三尺讲台上,不辞辛苦,育三千桃李。
为更好地展示我校教师风采,学校在“浙外学人”的基础上,新开辟“博士名片”专栏,陆续介绍我校博士,分享他们的教学科研心得,弘扬他们的高尚师德,以更好地凝聚全校师生的力量,为把我校早日全面建成外语特色鲜明、教育品质一流的知名本科高校而奋斗。
劳灵珊,女,北京外国语大学博士,我校西语学院教师,主要研究东正教文化和中俄文化交流、俄罗斯社会与文化等。
“我不仅想把自己掌握的知识教给学生,更希望成为学生生活中的朋友,对他们的成长有所帮助。”最初认为自己内向,成不了教师的她,如今已经成了学生们口中“温柔的老师”。她一直在寻找自己的一方天地,寻寻觅觅之后才发现,原来一寸粉笔、三尺讲台才是自己的价值归属。她就是西语学院的劳灵珊博士,听我来讲讲她的故事吧。
她从江南走来,温婉明媚,有着银铃般的嗓音。高中成绩优异的她获得了北京外国语大学提前招生的资格。在新学年,她满怀欣喜踏上了北上之路。谁能料想,她这一待,竟是十年之久。
追忆当年,对于几乎从未出过浙江省的她而言,到北京的第一个月简直就是煎熬。在学校,她结识到了来自全国各地的学霸和精英,一直都是尖子生的她在这些佼佼者面前,心中不免有了些许落差。再加上所修专业是零基础的俄语,每天都有大量的作业,学习既枯燥又疲惫。种种的不如意向她袭来,让她猝不及防,难以招架。求学之路并没有她想象中的那样平坦与顺畅。幸运的是,她遇到了善解人意的导师。她难以忘记在与导师面对面谈心后的第二天惊喜地收到导师鼓励邮件,那便像是孤独与无助的境地下的一股暖流,一缕阳光。导师的细小之举也在她的心中播下了一颗种子。她暗暗许下誓言,自己也要像导师一样,将温暖传递给学生。
慢慢地适应了北京的生活之后,一切都步入了正轨。大学本科四年转瞬即逝,她发现这四年学到的都是俄语方面的基础知识。对于俄罗斯这片神奇的国土,她还有太多东西想要探索。“我不停步,我的前面永远是路。”她不想止步于俄语的入门知识,思虑一番,便选择了继续在北外攻读研究生。
旦夕悲欢待往事,寒窗苦读伴沧浪。在她读博士二年级的那年夏天,上天赠予了她一份生命中最宝贵的礼物。已经成家的她迎来了一个新生命。得知消息后,她反辗转侧,夜不能寐。“读博士阶段可以组建家庭,但是要以学业为重。”导师的铮铮规劝犹在耳边,“小生命还是姗姗而至。“我要做一位热爱学习、热爱生活、热爱生命的人,犹豫过后,我决定和我的小宝宝一起面对我繁重的学业和无法预测的未来。”虽然顶着家庭和学业的双重压力,她还是快速地调整了心态,抓紧时间投入开题的答辩准备。那段日子,她既是母亲又是学者,在两个角色之间高频率地切换,很累,很苦,但却值得。
现在的她,来到了浙外,为我校新兴发展的俄语专业默默地作出一份自己的贡献。“我不求我能够改变他们什么,只希望多少带给他们一些影响。”她真的做到了把为人师表的温暖传递下去,就像她的导师曾经对她做的那样。
作者:英文学院学生邓美琦;中文学院学生叶雅雯 责任编辑:樊朝刚
采访时间:2016年 4月19日
点击页面右下角等图标,可以把文章分享至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朋友圈等。请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学校官方微信公众号,查看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