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校园


体育部张泽博士



来源:宣传部 作者:陈栩迦编辑:樊朝刚时间:2016-04-01

  编者按: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优秀教师是学校发展的主体力量,是学校的脊梁。他们有理想信念、道德情操、扎实学识、仁爱之心。他们坚持立德树人、潜心教书育人,在三尺讲台上,不辞辛苦,育三千桃李。
  为更好地展示我校教师风采,学校在“浙外学人”的基础上,新开辟“博士名片”专栏,陆续介绍我校博士,分享他们的教学科研心得,弘扬他们的高尚师德,以更好地凝聚全校师生的力量,为把我校早日全面建成外语特色鲜明、教育品质一流的知名本科高校而奋斗。


  张泽,男,浙江大学博士,我校体育部教师,主要研究体育经济学等。
  “我最引以为骄傲的就是拥有年轻的心态。我很多同学都非常羡慕我啊!”张泽博士很放松地坐在记者面前,像孩子一样开心地笑着。透过镜片,我能看见他眼睛里“折射”出满满的幸福。
  “改变”和“交流”是张老师求学、工作的关键词。硕士研究生毕业后,他求职于海南省一所高校体育系,主要教授体育理论课程。但他并不满足这样的生活,几经思量,便迈出了继续深造的一步。考博期间,他勇于挑战自我,报考了自己倾慕依旧的浙江大学。这位坚韧的山西学子便与杭州有了不解之缘。张老师喜欢戏谑地称自己为“笨鸟”,备考博士阶段,他付出了常人数倍的努力。本职工作就花费他大半精力,现在还要兼顾攻读博士。一开始他也吃不消,但压力越大,动力也就越大,无论面临多少困难,他都一直咬牙坚持。“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张老师时常用这句诗歌鼓励自己。不屈的信念和坚持,让他克服重重困难,最终如愿获得浙江大学博士学位。
  目前,张老师在学校主要讲授公共体育课,这与他熟悉的体育理论课大不相同,意味着他面临着授课环境、上课方式、授课对象的改变,甚至是声音和语调也要发生转变。为了适应这个全新的教学环境,经验不足的他经常主动出击,一方面他请教经验丰富的同事和有相关授课经验的同学。从最初的“照葫芦画瓢”,到慢慢吸收消化,直至驾轻就熟;一方面他主动和学生们沟通交流,了解他们心中理想的上课方式,借此克服自己的不足。这样双管齐下,只为最终能上一节自己和学生都满意的体育课。“认认真真做事,踏踏实实做人。”这是张老师的博士生导师经常告诉他的一句话,他把这句话当作人生信条,并严格约束自己。
  时下,“全民健身”正如火如荼地开展,这个项目与张老师的专业息息相关。他的很多同学都投入到相关产业中去,并且收获颇丰。但张老师认为,教师就要安贫乐道,不要随波逐流。张老师觉得自己甘于平淡,不适合去经历那些大风大浪。作为一名老师,他整日面对的是二十岁上下的学生。这不仅让他觉得轻松,也使得自己的心态比较年轻。“一遍又一遍地讲授同样的内容,您难道不觉得枯燥吗?”记者疑惑地问道。张老师立即给予否认,尽管教的内容不变,可是他觉得每一批学生都是不一样的,他们有属于自己的时代烙印。他能从学生们的言谈举止的变化了解这个时代,更新自己的思想观念,从而与时代更接轨。这样反而充满乐趣。
  现在,张老师已经完全融入了浙外大环境,他每天都能感受到学校传递的幸福。“作为一名进学校工作不久的教师,我很感激体育部领导和同事对我的关照”。采访期间,张老师一直用手比划着他做每件事的时间,像是为自己的的经历画了一个“时间轴”。他觉得自己的“时间轴”只是一条直线,直线背后隐藏着耐人寻味的故事。在每个人生阶段,为了适应一个新环境,张泽博士不断改变自己,怀揣坚定的信念,大踏步地向目标前进,最终收获了丰收的喜悦。


作者:中文学院学生陈栩迦 责任编辑:樊朝刚

  点击页面右下角等图标,可以把文章分享至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朋友圈等。请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学校官方微信公众号,查看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