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与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签署合作协议
近日,云南大学与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签署《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与云南大学合作协议》。双方将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共同开展合作科研、联合培养人才、建设平台站点、组织学术会议及培训、组织科普教育及成果展示等活动,共建云南大学脊椎动物演化研究院。 中国科...
近日,云南大学与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签署《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与云南大学合作协议》。双方将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共同开展合作科研、联合培养人才、建设平台站点、组织学术会议及培训、组织科普教育及成果展示等活动,共建云南大学脊椎动物演化研究院。 中国科...
2019年9月17日,云南省古生物研究重点实验室受邀参加在云南省博物馆举办的“2019年全国科普日云南省主场活动”,主要展示了实验室近年来的研究进展,方向与成果,以及显微CT在化石方面的应用。 图一 全国科普日云南省博物馆展览会场概况 全国科普日,是为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的颁...
9月3日,Nature出版集团子刊Communications Biology(通讯生物学)在线发表了云南大学云南省古生物研究重点实验室侯先光研究团队与英国莱斯特大学、牛津大学、曼彻斯特大学、中国科学院的同行共同完成的题为“寒武纪早期不同高肌虫附肢结构的差异揭示了干群真节肢动物躯体模式的多样化”(Variation...
2019年8月6日,我实验室侯先光教授团队的节肢动物研究小组在生物医学类期刊BMC Evolutionary Biology上发表了对澄江生物群中的真节肢动物月形中华疑虫的研究成果。论文第一作者博士研究生陈笑寒在共同通讯作者刘煜研究员的指导下,与美国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玉溪师范学院等单位的科研人员合...
2019年7月10日,云南大学云南省古生物研究重点实验室邀请了厦门大学近海海洋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博士后宋希坤博士后做了“中国与两极海域桧叶螅科刺胞动物多样性与进化”的报告。宋希坤博士在做报告宋希坤简介:宋希坤在博士期间师从我国著名海洋生物学家刘瑞玉院士,2017年1月获中国科学院大学、中...
牛津大学自然历史博物馆将于2019年7月12日至2020年2月24日举办一场名为“最早的动物(First Animals)”的展览。此次展览将带领参观者从6亿年前开始,追溯包括人类在内的所有动物在海洋世界中是如何开始发展的。这场壮观的展览也将挑战参观者对“什么是动物”这一问题的认识。此次展出包括了自然史...
2019年5月26日至31日,古生物实验室刘煜研究员、博士后Denis Audo前往香港参加2019年度国际甲壳动物学术研讨会。图 1 2019年度国际甲壳动物学术研讨会在香港举办 会上,刘煜研究员作了名为“Micro-computed tomography reveals three-dimentionally preserved appendages in a Cambrian stem-gro...
2019年5月15日14:30,云南省古生物研究重点实验室为博士研究生杜坤省,硕士研究生成娟丽、杜佳霖、郭庆浩在云南大学东陆校区科学馆第13会议室举行了毕业答辩,参加此次答辩会的有校内外专家及实验室的老师和学生。与会专家、老师和学生在会议室 答辩会上,三位同学以图文并茂的形式,清楚准确地...
我实验室侯先光教授团队的疑难化石研究小组,通过对澄江生物群疑难化石“足杯虫类”的系统研究,确认了这类底栖固着的疑难化石是现生栉水母动物的干群,并据此构建了栉水母动物基本体型的演化路径。这一发现证实了栉水母动物和刺胞动物共同起源于底栖固着祖先的事实,破解了栉水母动物门的起源...
在近期召开的英国国际古生物协会(The Palaeontological Association)第62届学术年会上,云南大学云南省古生物研究重点实验室的马晓娅研究员被授予2018年度的国际青年古生物学家奖“Hodson Award”,以表彰她在古生物学研究领域做出的突出贡献,尤其是她所开创的古生物神经学研究对该领域产生的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