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囊蕨类植物在晚二叠世(乐平世)已表现出丰富的多样性,虽然相关化石记录多为分散保存的蕨叶、羽片或茎干,该类化石对认识蕨类植物的演化历史具有重要意义。
最近,云南大学古生物研究院植物古生态研究团队在云南上二叠统宣威组中发现一薄囊蕨类植物新种,定名为云南天石蕨(新种)Szea yunnanensis Guo, Zhou et Feng sp. nov.。结合光学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和透射电子显微镜等技术手段,对该植物的形态学与解剖学进行了详细研究,揭示了该植物的孢子囊群、孢子囊和原位孢子特征。通过比较里白科Gleicheniaceae植物的鉴定特征,对天石蕨属Szea的科级系统分类学位置进行了讨论,并对晚古生代是否存在真正的里白科植物提出了质疑。
近日,该成果发表于古植物学国际权威期刊《古植物与古孢粉学论评》(Review of Palaeobotany and Palynology),云南大学古生物研究院郭芸副研究员为论文第一作者,冯卓研究员为论文通讯作者。研究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云南省科技厅、中国科学院等项目资助。
论文信息:Guo, Y., Zhou, Y., Pšenička, J., Bek, J., Frojdová, J.V., *Feng, Z., 2024. Szea yunnanensis sp. nov., a new leptosporangiate fern from the Lopingian of Southwest China. Review of Palaeobotany and Palynology, 320, 105022.
论文链接:https://doi.org/10.1016/j.revpalbo.2023.105022
图1. Szea yunnanensis Guo, Zhou et Feng sp. nov.繁殖羽片
图2. Szea yunnanensis Guo, Zhou et Feng sp. nov.孢子囊群与孢子囊
图3. Szea yunnanensis Guo, Zhou et Feng sp. nov.原位孢子及其超微结构
图4. Szea yunnanensis Guo, Zhou et Feng sp. nov.复原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