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逐渐搜集含软体附肢的磷酸盐化石和保存微细构造的磷酸盐化石(包括难于从手标本上得到的幼虫标本),从而掌握更多有关无脊椎动物不同生长阶段个体的实际资料,寻求在其早期演化的某些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主要研究内容包括:
(1)化石形态学。三维保存的磷酸盐化石的精细特征的详尽描述,为属种鉴别树立了切实可靠的标准,有利于全面认识其中某些属种的基本形态特征。个体发育与 变态(metamorphosis):尝试用生长速率、几何形变等定量参数分别去标定寒武纪大爆发时一些后生动物类群生长发育规律和是否存在着变态。
(2)形态度量分析。定量的分析并建立寒武纪三叶虫和高肌虫类群的个体发育、躯体分节模式。通过化石形态度量分析得出的数据,可将这些古代的动物类群的发育程序与现生的对应类群相比较。
(3)基本性状、体制 (body plan) 的识别。属于干群的两侧对称动物必然包括一些离奇而原始的先行者,而现生类群的某些形态特征绝不会出现在其祖先身上。一些个体发育中早期的高肌虫和三叶虫的幼虫标本直接提供了识别这些性状证据。
(4)中国的Orsten型化石。基于业已收集到的这类珍贵化石标本,可望持续进行富于新意的思考、意义深远论证以及更具重要分类学和进化理论含意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