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首页

当前位置: 学院首页 > 学院新闻 > 正文

讲座回顾丨云南生活×本土美学×非遗美学
发布时间:2024-12-19 文章来源:云南大学文学院

2024年12月13日,云南大学文学院在文渊楼417召开了“文典大讲堂”系列讲座,此次讲座邀请到了昆明理工大学巴胜超教授、云南大学向丽教授以及云南民族大学卢俊副教授,他们共同为我们带来了题为“云南生活、本土美学、非遗美学”的讲座分享。

讲座开始前,云南大学文学院副院长舒凌鸿教授作为此次的讲座主持人为讲座做了开场介绍此次共有十余位老师到场,40余名学生参加。

巴胜超

云南省百名非遗传承人记录的“故事会”

讲座伊始,巴胜超老师为大家播放了云南哈尼族同尼尼舞的非遗传承人——陈义兴的非遗传承纪录影片,该纪录片是巴老师团队所做的关于“云南省百名非遗传承人的纪录片”的获奖影片之一。影片结束之后,巴老师详细介绍了他们团队的“云南省百名非遗传承人的纪录片”的拍摄工作,一部非遗传承人的纪录片要经过纪录前的文献综述、田野调查,口述片的拍摄,口述史的制作,技艺传承片制作,综述片制作这一系列工作才能完整地呈现在观众面前,经由他的介绍,我们可以了解到此项工作的艰巨性以及对于非遗保护与传播的非凡意义。为进一步地了解和交流,巴老师又为大家播放了傣族慢轮制陶的非遗传承片,并在影片结束后邀请影片制作人杨舒元、陈靖南、李一林老师分享了他们在影片拍摄过程中的感受和收获,杨老师和陈老师都谈到,正是通过拍摄,他们才得以了解非遗的多元形态,比如他们拍摄的同尼尼舞就是一种极具原生性的舞蹈形态。而李老师则对如何拍摄非遗传承片有独到的体会,他认为拍摄者在拍摄之前要深入到当地的风俗文化之中,保持对传承人的敬畏之心,这样才能呈现有温度的影片。


向丽

本土美学与非遗资源化的美学进路

交流结束后,向丽老师作了简要的总结并引入了她的分享主题——“本土美学与非遗资源化的美学进路”。她主要从审美人类学的角度谈对非遗的理解并结合当下的语境分析了非遗的重要价值及当代进路。首先,她由《本土美学:原住民艺术、媒介与认同》一书生发出了两种观看之道,即原生性的观看之道和反身性的观看之道,这两重维度共同建构出了本土美学在当代的本真镜像与价值,即西方意义上的原住民文化中没有艺术或者只是在微弱的意义上有艺术是对本土的“抹除“和“羞辱”,“本土”是流动的、建构的和文化适应的结果,我们需要重新去“看见”“本土美学”,这既是一个充分展示内部持有者的眼界,从而唤起文化参与感的深层次情感的方式,也是一个重新审视和发掘不同语境中文化的过程。那么这也契合了审美人学学的学科任务,即尊重和探讨来自不同文化语境的群体如何“看”世界,立足于对地方性审美经验和本土美学的考察与研究,探讨审美和艺术复杂性和特殊性的深层社会成因,在“让”小写的复数的“美”的以如此所是显现的基础上,发掘和阐释审美和艺术的能动性以及美的创生机制。正是在此理论生发和建构的基础上,向老师总结道,非遗是一种“贵重”且可“行走”的存在。紧接着,她又从当下审美资本化的语境分析了非遗如何作为一种审美资本,以及作为审美资本的非遗如何与乡愁美学、品味、审美教育以及慢速发展相连接从而发挥其当代价值。最后,向丽老师分享了她所带领的审美人类学团队探索出的非遗美学的当代进路,包括非遗数据化、非遗品牌化、非遗生活化这三个向度,她也期待通过此次讲座继续从这三个向度与巴胜超老师的非遗纪录片拍摄以及卢俊老师的非遗产品设计转化产生更进一步的联动。

卢俊

本土非遗资源的商业设计转化

接下来,卢俊老师以案例的形式做了“本土非遗元素的商业设计转化”的分享,卢老师的团队主要立足于云南本土的非遗,他们将非遗传承保护与商业需要和经济发展相结合,设计了一系列非遗产品也开创了云南本土的非遗品牌。比如他分享了“乡村之眼”与星巴克的联动,不仅展示了如何通过设计让民族文化与现代商业碰撞出火花,还展现了文化创意产品在全球市场中的巨大潜力;又如他们团队所做的石林撒尼刺绣可持续生计项目,既保护了撒尼刺绣这一即将失传的工艺,又在保持传统文化特色的同时,满足现代审美和市场实现了这一技艺的创新,从而提供了一个推动非遗文化可持续发展的成功案例。在案例分享的同时,卢老师还为我们播放了他们的非遗品牌在国际市场的推广广告。正如卢老师所说,在这之前,他从未想过能将非遗推向国际,但正是非遗本身的魅力以及他们的努力和创意才有了成功的可能性,卢老师的这番话深深打动了在场的观众。

最后,向丽老师为讲座做了总结并代表云南大学文学院向参会的老师和同学们表达了由衷的感谢,此次讲座不仅仅展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丰富价值,同时也寄希望于通过多方的共同努力从而让非遗能够焕发新的活力并持续在我们的生活中、在社会的发展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撰写、编辑:曾洋

审核:门意伟

终审:赵永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