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3年秋,在省立东陆大学文理学院中添办数理系。
1934年9月16日,省立东陆大学正式更名为云南省立云南大学。颁布《云南省立云南大学组织大纲》,设立文法、理工、医学等三院。理工学院开设土木工程、采矿冶金、数理三系。
1937年7月20日,云南省政府515次会议,决议:任命熊庆来为省立云南大学校长。
1937年8月,调整院系组织,将理工学院分设为理学院、工学院,理学院原设立的数理系分设为算学系和理化系,增设植物学系(1938年7月更名为生物学系)。当时理化系的教学及科研工作主要偏化学学科。
1944年9月20日,基于理学院的理化系自1937年8月成立以来,课程方面亦理化兼顾,教学颇觉困难,乃于本年呈准教育部改为化学系。
1945年10月8日,经教育部批准,增设物理系。顾建中与杨桂宫、胡维菁三人合力筹办云南大学物理系,聘请中国晶体物理学家钟盛标任系主任。
1954年建成理科三馆,由物理馆、化学馆、生物馆组成,呈“工”字造型布局。
1955年建立光学物理研究队伍,经张永立教授、熊烨教授、王仲永教授、曾昭权教授、林理忠教授等几代人努力,在光谱、激波、激光、等离子体诊断、信息光学、光电应用技术等方面都作出了一些成绩。
1958年物理系设立电子离子专门化,1998年根据教育部新的学科目录更名为“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专业代码080702)。1981年获首批电子离子物理硕士学位授权点,2006年获电路与系统硕士学位授权点,2010年获电子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015年物理电子学硕士专业停止招生,2023年电子科学与技术本科专业停止招生。
1959年,云南大学与中国科学院合作,成立了昆明物理研究所,从事原子核物理研究,后改为红外物理和红外技术研究。1961年,昆明物理研究所从云南大学独立分出去,属中国科学院管辖。
60年代初期,物理系设立了理论物理、原子核物理、电子物理、无线电物理、金属物理、固体物理、半导体物理、光学、电介质物理及电声学等专门化。
1961年开始培养研究生。
1961年陈尔纲教授研制出全国第一台完全属于独立设计的透射式电子显微镜。
1972年物理系建立气象专业,1973年招收一年制天气短训班并在1974年开始陆续招收气象专业。
1978年杨桂宫副校长亲自主持成立云南大学地球物理系。
1981年获首批固体物理、电子离子物理和高能物理硕士学位授权点。
1981年3月18日,将物理系中的无线电电子学专业(1979年开始与物理专业并列招生),从物理系中划出,单独成立无线电电子学系(设无线电电子学专业)。1987年,根据国家教委“普通高等学校理科本科基本专业目录”(1987年11月30日颁布)的相关规定,“无线电电子学系”更名为“信息与电子科学系”,简称“信电系”。
1995年获得国家理科人才培养基地(数理基础科学)建设。
1988年,与香港大学合作,在梁王山顶建立宇宙线观测站。
1998年4月,成立理学院(数学系、物理系、地球科学系)。
1999年6月10日,理学院增设材料科学与工程系。
2000年获得理论物理博士学位授权点。
2002年4月,地球科学系从理学院分出组建资源环境与地球科学学院。同月,成立数理学院,下辖二系一部一所(数学系、物理系、公共数学教研部、宇宙射线研究所)。
2005年12月成立物理科学技术学院(物理系、材料系)。
2006年1月获物理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
2010年物理科学技术学院申请开办光电信息工程工科专业(后更名为: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2011年9月招收首批本科学生。
2011年3月获得物理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
2011年成为云南省优势特色重点学科。
2012年与中科院云南天文台合建“熊庆来天文菁英班”,开始了天文学本科教育。
2013年12月,云南大学天文学系成立,成为中国高校继南京大学、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和厦门大学之后的第6个大学天文学系。
2015年12月材料系分出,正式成立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2015年12月,由物理系、天文学系及云南大学物理实验教学中心(云南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合并组建物理与天文学院。
2017年获批云南省“物理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2018年获天文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
2021年获天文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
2023年11月成功获批天文学博士后流动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