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学院概况 >> 学院简介

学院简介

云南大学农学院历史悠久,始建于1938年8月。学院先后吸引了一批优秀的农科人才,如汤惠荪、张福延、汤佩松、郑万钧、金善宝等著名学者先后到农学院任教。上世纪50年代全国院系调整,云南大学停办农学院。进入新世纪后,遵从学校“巩固文理、完善管理、发展工学、拓展医农”的学科建设思路,和服务云南社会经济发展对农业人才和科技支撑的迫切需要,云南大学于2011年恢复重建农学院。2019年,根据学校对农学院发展定位的调整和关于重组农学学科方向的要求,设立云南大学资源植物研究院。

图1 1938年云南大学农学院大门

图2 云南大学资源植物研究院(农学院)

学院现设有植物科学与技术本科专业,作物学一级硕士点,农业硕士点(农艺与种业领域)和保护生物学博士点。现有在校学生321人,近3年毕业生就业率超过95%。

图3 本科生上遗传学实验课

图4 农学院新生参加军训汇报

图5 农学院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现有教职工35人,其中高级职称19人,正高级职称7人。主干学科方向教学和研究人员占90%以上。具有博士学位29人、占83%;最高学历非单位人数为31人,占91%。教师队伍中,获省级以上各类人才称号14人次(云岭学者1人、农业部岗位科学家1人、国家千人计划青年项目获得者1人、省学术技术带头人5人、省千人计划青年拔尖3人、省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3人)。

图6 学院部分教师

现有试验设备500余台(套)、固定资产3100余万元;建成了国家引才引智云南大学基地(社会生态类)、云南省多年生作物国际联合研究中心、云南省多年生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云南大学多年生稻省创新团队、院士工作站、国家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工业大麻科学家岗位、云南大学农学学科教学科研温室,以及分布在全省16个州市和农业企业的云南大学农学教学科研基地、科技小院、基层专家工作站等17个。

图7 依托农学院建设的教学科研平台

近五年承担了国家和省级科研项目100多项、累计科研经费4000多万元;在Science、Nat Genet、Nat Biotechnol、Nat Commun、PNAS、Mol Plant等综合期刊及农学学科Top期刊发表120多篇科研论文;获省级成果奖3项,获国家授权发明专利7件,通过省级审(认)定新品种9个,其中多年生稻23(PR23)于2018年通过了云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是全球第一个获得审定的多年生稻品种,在国际多年生作物领域具有里程碑意义;多年生稻、工业大麻、花卉品种、咖啡茶叶产品等服务云南社会经济建设,应用面积超过20万亩、新增社会产值10多亿。

围绕云南粮食安全需求及面向南亚东南亚的区位优势,学院在多年生稻创制及应用、工业大麻遗传改良及高效栽培技术、草莓起源进化适应性机制等研究在国内外同行具有特色并处于领先水平。其中胡凤益团队提出利用长雄野生稻(O. longistaminata)地下茎(Rhizome, Rhz)无性繁殖特性培育多年生水稻(Perennial Rice, PR)的设想,经过20年的探索和实践,已经领跑国际同类研究,成功解析了以长雄野生稻地下茎为主的多年生性初步遗传规律,即发现两对显性互补基因(Rhz2Rhz3)控制长雄野生稻地下茎的发生发育。基于该原创性理论,培育出了具有生产应用价值的多年生稻品系(种),实现了水稻种植一次,从第二年(第二季)开始,秧苗从上一季稻桩的地下茎上生长出来,农民不再需要买种子、育秧、犁田耙田、栽秧等生产环节的轻简化多年生稻技术。该技术已经已经在云南10个州市的21个县区、全国南方8个省、以及老挝、缅甸、柬埔寨、乌干达等国家开始试验示范。

图8 多年生稻技术服务云南稻作生产

近年来,学院积极推进科学研究的国际合作,加快学院国际化建设。目前已和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国际水稻研究所(IRRI)、以及美国、新西兰、澳大利亚、法国等国家的知名大学/研究所开展国际合作研究。

图9 多年生作物交流大会

“十四五”建设期间,学院将继续结合云南特色植物资源优势,对接云南高原特色农业产业,重点围绕长雄野生稻地下茎发生的分子遗传机制、陆稻陆生适应性遗传的进化机制、作物杂种优势形成的理论、马铃薯和玉米品质形成机制、工业大麻性别决定的遗传及生理生态机制、复杂地理环境下蔷薇科种质资源的演化机制、球宿根花卉种球形成机制、保护性耕作制度演化形成机制、作物矿质元素转运代谢等方面开展研究,服务云南大学一流大学建设需求、云南农业经济发展需求、国家农业科技需求和面向南亚东南亚区域农业科技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