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交稻在保障粮食安全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目前已发展到第三代。第三代杂交稻的主要技术特征为普通雄性核不育的运用,普通雄性核不育的育性对温、光等环境不敏感,育性恢复不需要专门的恢复基因,有利于高效选育杂交稻新品种。但水稻自身无法繁殖出普通核不育的全不育群体,普通核不育的繁殖是第三代杂交稻必须解决的核心问题。
近日,由云南大学资源植物研究院张毅研究员主持完成的“水稻孢子体隐性雄性核不育系繁殖新技术”,通过了科学技术部认定的第三方科技成果评价机构——中科合创(北京)科技成果评价中心组织的技术鉴定。
图1 评价专家同研发人员合影
本次鉴定的专家委员会由海南大学长江学者叶德教授、重庆市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所长李贤勇研究员、云南农业大学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副院长文建成教授、云南省农业科学院副院长李小林研究员和云南省种子管理站高级农艺师温宪勤等专家组成。出席本次会议的还有云南大学科技处成果转化科赵芳老师、云南大学资源植物研究院/农学院副院长王贤智研究员和云南大学资源植物研究院/农学院黄立钰教授。
图2 主研人员汇报
新技术以提高花粉致死效率,降低成本,增加纯度预警和提升功能,最终获得雄性核不育的全不育群体为目标,对现行技术的核心模块和整体进行了重新设计:用干涉水稻内源花粉发育基因的策略实现花粉彻底致死,高效提升不育系纯度;用大田常用除草剂分选可育株和不育株,提高分选准确性和降低分选成本;用水稻芽鞘紫线对繁殖的不育系进行纯度鉴定和预警,并用除草剂进行纯度提升。经多次重复验证和完善,最终获得了一种新型、高效、低成本、低风险的普通雄性核不育繁殖技术,相关设计获得了7项国家发明专利授权。
图3 授权专利证书
上述新型核不育繁殖技术为第三代杂交稻的核心底盘技术。目前,第三代杂交稻正在兴起,由于其克服了前两代杂交稻的缺点,兼具前两代杂交稻的优点,不受“恢保关系”限制,种子生产安全,有利于充分利用稻种质源,拓宽水稻杂种优势利用的种属和地域范围,高效选育杂交稻新品种,满足环境和消费者对杂交稻新品种的多样化要求,从而突破杂交稻发展的瓶颈,继续为保障粮食安全做出卓越贡献。著名杂交水稻前辈袁隆平院士指出:“第三代杂交稻必将走进历史舞台”。专家组一致认为,该成果思路新颖,创新性强,具有应用潜力,有利于促进杂交稻的升级换代。
该技术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云南大学第四层次人才项目、云南大学双一流项目“成果转化和知识产权提升工程”和“面向经济主战场高质量科技供给”等项目的资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