莎士比亚曾说,全世界是一个舞台,所有的男女都是演员。他们有各自的进口与出口,一个人在一生中扮演许多角色。
——前言
2020年11月1日19:00-21:00,历史与档案学院“汀蘭”读书会在映秋院208会议室举行了第二季第五期读书分享会。本期阅读的著作是美国社会学家欧文·戈夫曼的《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中国民族史专业、档案学专业、图书情报专业的10名研究生、本科生参加了本期读书会。
(领读人常璐同学在分享《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一书)
本期领读人是2019级中国民族史专业的常璐同学,她以《艺术与权力——以<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为例》为题,与同学们分享了《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一书。首先,从作者简介和成书背景两个方面,带同学们了解了美国社会学家欧文·戈夫曼书写作的经历与背景;其次,以书中目录作为陈述的关键词,结合日常生活中的例子,简明扼要地梳理了全书的主要内容,并提出第三章“区域与区域行为”中有关“前台”与“后台”部分的描述较能引发共鸣;然后,就艺术与权力、文化与政治的关系衍生出的换一个角度去思考历史事件的问题,与同学们进行了分享交流;最后,对西方理论的借鉴程度和可用性以及我们所处社会的真实性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并和同学们进行了热烈的讨论。
在听完常璐同学的分享后,其他同学就阅读此书的感受和前面提到的问题,纷纷阐述了自己观点和看法。
2020级中国民族史专业的王璐妍同学,先谈了对生活中表演的认识,认为有时候我们的扮演也是被迫的,我们需要在生活中扮演着各种各样的角色去营造自己的形象,不让自己显得太浮夸或者半吊子,或者做与自己想法不一致的事情。但是,表演的存在也有合理性,有时可以让人与人之间更加和谐,所以也不能完全否定生活中的表演。另外,读这本书使其对“印象管理”和生活中的表演有了一定的认识,比如理想化表演、误传性表演、神秘化表演等,虽然可能表演会使社会看上去变得很假,但是表演同样也需要我们有好的认识与态度,我们不应该让这种表演变成人与人之间的隔阂。
2020级档案学专业的赵芯苇同学认为,虽然这本书看起来比较晦涩,但它所描述的内容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都能得到印证,而且通过这种描述,会更好地将自己的日常行为代入,来剖析自己行为背后的模式和自己这样做的原因。同时,也正是这种抽离自己来审视行为的方式,让我们更能理解他人的行为。现在我们常常所说的“在合适的场合做合适的事”,就是面对不同的观众、不同的场景,我们要做“不同的表演”,这个表演很大一部分不是传递真实的自我,而是这个场景所需要的,我们所说的适合这个场景的角色。这让她想起了“人具有多面性”的问题,认为最真实的自我可能就只是一面,多面是自我在面对不同场景时所做出的合适的表演,这个表演是受外界的控制驱使的,比如社会标准、道德良知等等。这种观点可以和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论的有关理论相契合,他认为人格结构由本我、自我、超我三个部分组成,而我们最真实、最本质的那面就是自我,后来我们了解了自身所处的环境,知道了自己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受到了社会道德以及其他外在规则的约束,开始向自我、超我发展。
(读书会分享现场)
2017级档案学专业本科生黄玲玲同学认为,这本书给她留下印象最深的是“在所有的表演中,表演者都非常关心和试图控制自己留给他人的印象,因为只有给别人留下一个良好的印象,才能更加轻松地与他人进行规范性的互动。”这段话使其联想到《人性的弱点》一书,书中也强调了这个观点,即人都有以印象定好坏的习惯,以为一个人好时,就会爱屋及乌,以为一个人不好时,就会全盘否认。基于此,我们都会在见面时试图给他人留下一个好印象,以便于日后的发展。与此同时,这本书使其对“拟剧论”有了认识,结合生活中的例子来看,也对社会有了一些不同角度的思考。虽然绝大部分的人可能都在演戏,但是,没有良好的内在支撑,再好的戏,也会有露馅的一天,因此一定要做一个内外兼修的人。
2018级中国民族史专业的李俊同学认为,目前在各种领域关于“人”的研究,包括涉及“人”的所有互动关系的研究,好像是要把“人”拆分开、打碎了,来细细琢磨这个“人”究竟是由什么组成的、所呈现的行为带有什么样的目的等等。但是,人很多行为的第一反应或许是发自人类本能,然后才能分开探讨:有的人是顺应本心、无惧无畏,做了就问心无愧;而有的人则会先在脑海中飞速思索多种做法及其后果,再决定在不同的场合应该佩戴哪一副面具。另外,她与同学们分享了“符号互动论”中个人与社会群体关系的相关理论,并认为在研究某个地区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一个群体与其他群体的关系时,或可以结合社会学的“符号互动论”来进行对比、思考。
2020级图书情报专业的向瑞琪同学认为,社会是一个舞台,每个人都是演员。通过阅读这本思辨性很强的书,其对“个性化的自我”和“社会性的自我”有了新的理解。就像戈夫曼所说的,个体间面对面互动的过程是一种信息游戏,这虽然看起来像是一个博弈的过程,但并不等于说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就是互相欺骗。在社会生活中,一个人的社会角色由多种组成,并认为“个性化的自我”和这些社会角色的分裂,主要取决于社会的文明化程度和自我的要求。当我们自身去看待这个问题时,不应该太割裂地面对“自我”和“社会角色”,因为不同的身份一起组成了一个完整的“我”,人与人之间也并不是互相欺骗,而是用“表演”来协调两种自我的矛盾。心理学家荣格认为,人是社会动物,人不戴面具无法在社会立足。身处现代社会,我们每天都应该努力演好自己的社会角色,同时也不要失去自我。
2020级中国民族史专业的向斯瑶同学认为,首先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我们是社会中的存在,扮演不同的社会角色,文中说的“镜中之我”正是这一种自我认识的体现,正是因为有了对照,我们才慢慢地有强烈的自我意识,而这个镜子,实际上就是与他人的互动,这也体现了唯物辩证法里矛盾的对立与统一,正是因为有了对立才有了自己,对于“扮演角色”,社会存在一定的规则和生存方式,既然选择好好过下去,那就按照现有法则好好走下去。我们都说“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灵魂万里挑一”,我们都试图去揭开人们脸上一层又一层厚厚的面具,去看到真实的个体,去探索到它的背景,但实际上,万事万物都需要有一层皮来遮挡脆弱和不完美的深处,表皮并非心脏并不是对表皮的否定,我们所展现的不管是内在还是外在,都是一个人的整体的呈现。
2019级图书情报专业的王宇灵同学认为,50年前人们了解一个人是与其接触,现在网络时代则多借助于电子媒介而非人的表演,通过社交账号也可以操控别人对你的看法,这也是一种营造人设的表演;另外针对书中关于“面具”“角色”“自我”等讨论,为大家推荐了电影《小丑》和知乎上一篇用电影《卧虎藏龙》解释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的文章;最后对于“我们所处的社会是不是真实的”这一问题,她认为是真假掺杂的,有人在“表演”,也一定有人在表现“真我”。
2018级中国民族史专业的杨泽宇同学认为,《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运用社会学的学科逻辑,将戏剧类比的方法,巧妙地融入对人类日常生活的阐释之中,并试图把有机个体与纷繁社会之间的内在联系进行勾连。“人性是多面的,人亦兼负多重身份,在社会舞台上扮演着不同的角色”,自我在社会中的呈现,与社会被自我呈现所笼罩,更是互动情景中个体与社会,或者说“表演者”与“舞台”的联系机制。
2019级中国民族史专业的张体红同学认为,戈夫曼用戏剧理论来呈现日常生活中的自我,考察社会结构的方式,无疑是对政治、文化、技术、结构视角的有益补充;此外,他认为,在社会互动背后存在着一种基本辩证法:即作为表演者,个体要遵循着一切社会道德标准。然而事实上个体所关心的并不是如何真正去实现标准的道德问题,而是如何去制造出令人信服的“正在实现这些标准”的印象这一非道德问题。人们一以贯之的道德模样,完成社会化角色的这种义务,以及由此获得的利益,迫使人们都成了精通各种舞台表演手法的行家。最后,他说到,“虽说‘人生如戏,全靠演技。’但人生路漫漫,何必再伪装。所以,请卸下面具,真实做自己。”
(本期读书会参与成员合影)
本期读书会,通过研读与讨论,使同学们对社会学“符号互动论”中的重要内容,即欧文·戈夫曼在《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中提出的“戏剧论”有了一定的认识,拓展了相关领域的知识。书中所陈述的人们在不同情境下做出不同反应是一种“戏剧”行为的观点,引发了同学们的共鸣。同时,我们也需要辩证看待书中的观点,人们在不同的场合或许会出于各种原因戴上不同的面具,但是,正所谓“君子养心莫善于诚。致诚则无它事矣,唯仁之为守,唯义之为行”,无论是做学问还是与人相处,在心中一直保留一份真挚与热情也是我们需要坚持、不能丢失的本真。
(历史与档案学院“汀蘭”读书会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