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云南大学历史与档案学院 全文检索 收藏本站 |  学校首页 | 

敬畏学术,追求卓越

第六届民族史青年学者研习营学员研讨

发布日期:2024年07月30日 20:19 点击数:

72021日是研习营学员研讨环节,共有30位学员分8个场次报告论文。研讨主题丰富、内容多样,涉及时间跨度大、地域广,并体现出对多语种文献的重视和对跨学科方法之运用。每位学员报告后由一位学员或外聘专家进行点评;每场报告、评议后由专家进行指导。

720日上午第一场学员研讨,由著名蒙元史、内陆亚洲史、中国伊斯兰文化史、海外交通史专家,浙江大学中西书院刘迎胜教授主持、指导,共四位学员报告论文。宁夏大学民族与历史学院谭强报告《唐五代时期党项与周边民族的交往交流交融》,主要探讨了唐五代时期党项与周边民族的交往交流交融已深入到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各个层面,促进了其融入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进程。研习营第五届学员、云南大学李田田评议。西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王爽报告《“重译”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民族语文翻译之维》,文章通过梳理重译的历史作用,指出重译实现了以译促融、以译资治以及以译传承,是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重要表现,是维护统一多民族国家统治的重要手段。渤海大学张贺楠评议。南京大学历史学院元史研究室吴昌连报告《清廷缅语文教习和通事群体考述》,本文通过考述缅甸馆教师的出身、语文能力、在京差务活动等情况,指出他们是清廷处理缅甸事务时重要的行政助手和顾问,在构建清朝多语文政治文化体系、推动清缅关系发展等方面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云南大学陈思宇评议。渤海大学文学院张贺楠报告《中华民族生态共同体视域下高句丽神话传说解析》,文章通过对比分析高句丽、中原民族和西南少数民族的神话传说,说明高句丽卵生神话传说是典型的生态叙事,承载了多民族共享的自然生人观念,提供了蠡测中华民族生态共同体的形成历史及其文化内涵的独特视角。首届学员、东北大学温拓评议。本场专题研讨结束后,刘迎胜教授结合各位汇报人的文章进行综合点评、指导。他教导学员做研究要有问题意识,即认识到仍待深入研究与解决的问题。此外,还需重视史料的运用,尤其是如何处理原始史料和有差异或截然相反的史料。他强调,青年学者应将学术竞争的舞台延伸到国际,开阔眼界,了解国内外研究的最新动态。

刘迎胜老师主持照片

刘迎胜教授主持学员研讨并指导 何薇/供图

上午第二场学员研讨由波斯语专家、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王一丹教授主持、指导,共四位学员报告论文。云南民族大学云南省民族研究所陈念念报告《自北向南:历史文献中“刻木为信”的地域迁转流移及其演变逻辑》,文章认为刻木为信书写的时代特征对应着华夏族群与边缘人群交往交流交融的阶段,这种书写现象取决于华夏族群与北方游牧族群或南方非汉族群交往交流交融的程度及书写者自身对他者社会的认知程度。兰州大学齐瑾评议。云南大学历史与档案学院陈思宇报告《民族志视角下的〈西洋朝贡典录〉研究》,文章借鉴人类学民族学的研究方法挖掘《西洋朝贡典录》的民族志内容及其所呈现的多元、文化多样的海洋世界,指出此书不仅给予郑和下西洋极高的评价,而且充分体现了当时士人对海洋世界的理解与认知。南开大学沈雪晨评议。中央民族大学历史文化学院马海艳报告《黄镇成生平事略考辨》,文章运用元人文集、碑传等资料,对黄镇成的生平记载,尤其是有争议的若干问题进行了考辨,进一步完善了学界对黄镇成履历的正确性认识和整体性把握。第三届营员、云南大学秦光永评议。兰州大学敦煌研究院齐瑾报告《从简帛到文书——文化交融视域下“黔首”探析》,文章梳理了黔首一词在历史演进和多民族文化的影响下生发出的不同意涵,指出“黔首”意涵的丰富是中华文明的繁荣和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一个见证。北京大学张永富评议。本场专题研讨后,王一丹教授结合各位汇报人的文章进行总结点评、指导,强调写作过程中要避免单纯的史料罗列,需通过分析史料文献总结自己的观点,同时还指导营员文章关键词应具备全面性和概括性。

王一丹教授主持学员研讨并指导 何薇/供图

20日下午第三场学员研讨,由著名蒙元史和民族史专家、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所姚大力教授主持、指导,共四位学员报告论文。苏州科技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管理学院姜建国报告《内外蒙古地区在同光西北回变中的交通运输作用探析》,文章论述了同治至光绪初年,西北回变导致陕甘境内及其通往新疆的道路被阻断,内外蒙古成为这一时期内地通往新疆及甘肃前线的主要通道,并初步研究了道路阻断与疏通的具体时间和道路发挥的具体职能等问题。内蒙古自治区社科院王策点评。中央民族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李骁航报告《“番教”稳边:隆庆六年明朝向土默特部遣僧传法新论》,文章讨论了隆庆六年(1572)初明朝派遣番僧使团携带番文佛经出使土默特部的缘起、经过及历史意义,指出明蒙双方的互动形式由先前的军事冲突、政治臣属、经济互市拓展至思想文化交流层面;而藏传佛教作为主要载体,联结起了汉、蒙文化互动的桥梁,是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具象化反映。中央民族大学魏建东评议。清华大学人文学院罗梓叶报告《清廷对土尔扈特王公首领疾病的救治与管理研究》,指出清廷对土尔扈特王公首领疾病的救治与管理体现了对土尔扈特上层的优待和笼络,这对加深双方的了解、维系该部的长期稳定与发展等方面产生了积极影响,展现了王朝国家治理和民族安置政策的另一历史面向。中央民族大学祖浩展评议。内蒙古自治区社科院王策报告《清中期满汉杂处地区基层旗人的“二元双向身份”——以辽东满族民间文献中的“满汉双名”现象为中心》,文章运用了清政府档案与旗人民间文献对清中期之后辽东旗人基层社会开始出现的满汉双名文化现象进行研究,指出辽东旗人基层社会中存在一类同时具有二元双向身份的群体,这为研究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演进过程提供了有价值的历史依据。东北师范大学张佳琪评议。本场专题研讨后,姚大力教授结合各位汇报人的文章进行总结点评、指导,教导营员在研究过程中应防止陈义过高的偏颇。他还强调,学术论文写作需注重主题的提炼,并对论文各部分的撰写给出全面的建议。

姚大力教授主持学员研讨并指导 何薇/供图

第四场学员研讨,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民族研究》编辑部主任、常务副主编贾益编审主持、指导,共三位学员报告论文。拉毛加报告了《宗喀巴与帕竹政权交往关系新探》,文章通过教法史、高僧传等藏文文献相关记载探讨宗喀巴最初以何种角色和身份接触并参与帕竹政权的政教活动,揭示了14-15世纪西藏宗教人士扮演的多重历史角色及卫藏地区以教固政的政教依存关系。绵阳师范学院杨洁评议。陕西师范大学中国西部边疆研究院薛晶报告《〈铁虎清册〉国内外研究回顾与前瞻》,文章指出19662024年间,《铁虎清册》相关研究逐步成形与发展,但初期学界仅围绕西藏地方的土地与税收展开。1989年以来,相关研究领域有所扩展,一部分学者已开始深入解读《铁虎清册》文献本身。第四届营员、云南大学郭雪琪评议。绵阳师范学院杨洁报告《明代藏文历史文献中体现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从历史编纂与社会政治互动关系视角,提炼出明代藏文历史文献引用多民族文献资料、汉藏文献之间的互补互考,以及多民族纪年方式的交替使用的编纂特点,从明代藏文历史编纂视角阐释出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与发展的历史进程。陕西师范大学薛晶评议。本场专题研讨后,贾宜编审结合各位汇报人的文章进行总结点评、指导,强调论文写作过程中应注意紧扣主题、凝练问题,防止偏离。同时,贾宜编审从选题、题目的确立及研究视角等方面给予营员全面的修改建议。

贾益

贾益编审主持学员研讨并指导

721日上午第五场学员研讨,由云南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党委书记李晓斌教授主持、指导,共三位学员报告论文。云南大学历史与档案学院常璐报告《边疆还是夷地:从明代云南的政治叙事看中华民族共同体进程中的历史逻辑》,文章集中论述了明代对云南治策的三种叙事方式,从不同面向勾勒出了明王朝与云南的互动交融过程,多角度地展现了明代中华民族共同体发展的脉络,为当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了历史经验。第二届营员、大理大学罗勇评议。贵州民族大学民族学与历史学学院陈文元报告《卫所“民化”与边区治理:明代鄂西地区社会整合》,文章通过讨论明朝在鄂西地区设置的卫所及其“民化”的演进,指出至明末卫所与土司从对立走向融合”,卫所民化演进,是明廷整合边疆与边区实践探索出的一种新的统治模式。云南大学沈卡祥评议。云南大学历史与档案学院徐安珏报告《他者的凝视:思茅关洋员对滇南边疆地区的考察研究(1898-1922)》,文章通过对思茅关洋员韩尔礼、甘福履和克萨悌对滇南边疆地区考察的研究,探索了晚清至民国初滇南地区的社会变迁,指出他们的考察是服务于西方列强进一步扩大对华贸易和扩张在华利益的目的。云南大学胡鹏飞评议。本场专题研讨结束后,李晓斌教授结合各位汇报人的文章进行综合点评、指导。他教导学员论文写作过程中应注意选题的新意、材料的选择及使用和问题意识等,同时,李晓斌教授针对每一篇论文,给予营员全面的修改建议。

李晓斌教授主持学员研讨并指导 何薇/供图

第六场学员研讨,由云南大学历史与档案学院中国民族史教研室主任潘先林教授主持、指导,共四位学员报告论文。四川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韩文媛报告《抗战时期王树民甘青考察——以〈陇游日记〉为中心》,文章通过《陇游日记》等相关史料探讨抗战时期王树民在甘青地区的考察,指出王树民先生在游历西北后,对边疆民族问题展开深刻地思考,不仅看到了边疆各族人民“各美其美”的生活状态,而且也为各民族“美美与共”提供了理论支撑。首届民族史青年学者研习营学员、四川大学李沛容评议。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胡聪报告《论红军长征对四川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事业的影响》,文章指出红军长征在四川的最大特点是“大多时候行走于民族地区”,不仅推动了中国共产党对中国各民族实际情况的深刻认知,也促进了四川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第三届营员、云南大学冯翔评议。四川大学国际关系学院熊立斌报告《晚明至雍正时期苗疆治理问题刍议》,本文通过探讨晚明至清代雍正时期“汉奸”问题的延续与变化,指出雍正时期关于“汉奸”危害的认知变化,反映出改土归流后清廷对苗疆地区管辖治理权认同的提升。中山大学谢晓辉评议。四川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钟荣帆报告《全面抗战时期华西边疆研究共同体的形成》,文章通过探究从事华西边疆研究学者间的相互联系,以及边疆研究机构、学术期刊在其中所起到的作用,指出全面抗战时期成都形成了一个华西边疆研究的共同体,这一定程度上是第二次中国边疆研究高潮的缩影。云南大学娄贵品评议。本场专题研讨结束后,潘先林教授结合各位汇报人的文章进行综合点评、指导。他教导学员研究中应关注论文的选题、概念、规范与材料。首先,选题应具有新意,同时题目与文章内容应是匹配的,避免偏题。其次,应对文章重要概念进行界定,避免歧义。最后,潘先林教授提醒学员论文写作需注意规范性,并针对每一篇汇报的论文提出修改建议。

潘先林教授主持学员研讨并指导 何薇/供图

21日下午第七场学员研讨,由云南大学历史与档案学院中国民族史教研室主任潘先林教授主持、指导,共四位学员报告论文。西北大学历史学院廖文慧报告《边疆视角下的政策适应:对大理地区李宓崇拜的历史人类学分析》,文章通过探讨李宓从人到神的转变,指出其身份叙事的转变既是明清边疆开发过程中各民族交往交流和地方社会适应的结果,也是大理地区文化认同、集体记忆以及地方能动性对明清政府宏观政策在微观个体层面的反应。四川师范大学罗宝川评议。四川师范大学巴蜀文化与教育研究中心罗宝川报告《元明以来大理白族阿吒力教僧侣的身份转型与职能调适》,文章指出元明以来,一部分大理白族阿吒力僧族世家转型成为地方士绅,一部分则从国师逐渐变为地方祀典主持者,这有效支撑了中央王朝与大理地方的上下联系,畅通了西南边陲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渠道。云南大学杨梦涵评议。云南民族大学云南省民族研究所王丹报告《社会治理、区域开发与民族交融——清代贵州威宁地区的内地化研究》,文章探讨了清代改流后威宁地区的内地化转型进程,指出威宁地区经历了由“边疆”到“腹里”,再到“边疆”的认知流变,但其内在社会结构并没有完全因应转变,其总体社会形态的形塑得益于国家、地方社会和多元族群的协力合作。凯里学院吴才茂评议。云南大学历史与档案学院杨梦涵报告《1014世纪佛教文化影响下的洱海地方社会》,文章探讨了佛教影响下大理国的权力结构和地方精英转变为僧侣世家、建构宗教身份的过程,指出佛教在大理国及元朝时期的洱海地方社会中不仅是宗教信仰的象征,更是地方精英们获取政治利益、巩固社会地位的重要媒介。西北大学廖文慧评议。本场专题研讨结束后,潘先林教授结合各位汇报人的文章进行综合点评、指导。他再次强调论文的规范性问题,同时提醒青年学者,应关注海内外学者的研究,扩宽研究视野。

潘先林教授主持学员研讨并指导 何薇/供图

21日下午第八场学员研讨,由云南大学历史与档案学院刘正寅研究员主持、指导,共四位学员报告论文。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历史学院吴晓丹报告《清朝天山南路以粮折饷政策研究》,文章探讨了清朝天山南路以粮折饷政策出台的背景、政策的实行及其影响,指出此政策不仅促进当地经济的开发,更进一步加强了清政府与南疆维吾尔人民之间的联系,强化中央对边疆地区的统治。清华大学罗梓叶评议。东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张佳琪报告《康雍时期内务府“生息银两”政策——以盛京地方满文档案为核心》,文章运用满文档案史料对早期内务府“生息银两”政策的基本架构、运营细节及政治经济等进行研究,指出此后该政策逐渐发展为清廷边疆治理手段之一,为稳定盛京社会秩序、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作出积极贡献。第二届营员、东北大学李璐男评议。云南民族大学云南省民族研究所赵若愚报告《从“土贼渊薮”到“汉夷相杂”:清康、雍时期威远的盐业与民族关系》,文章探讨了明清之际、清前期及改土归流后威远的盐业与民族关系,指出清廷通过官民之间对于盐业的矛盾与冲突,成功将这些重要资源整合到国家王朝的体系当中,并通过镇压叛乱、遍施礼教等方式完成了当地民族格局的再平衡。云南大学董雁伟评议。中央民族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祖浩展报告《乾隆朝新疆硝磺开采与驻防火药供应体系研究》,文章探讨了清朝在新疆各地开采硝磺、配造火药和新疆驻防火药供应体系的建设,指出乾隆年间新疆驻防火药供应体系因新疆军事驻防体系的创设而产生,并加速了驻防体系形成,乾隆朝以后,新疆地方的硝磺开采规模虽有所变化,但仍得以长期延续。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吴晓丹评议。本场专题研讨结束后,刘正寅研究员结合各位汇报人的文章进行综合点评、指导。刘正寅研究员指导营员写作过程中应注意论文的完整性,同时还需具有问题意识和鲜明的观点。针对材料的选择,他强调材料应丰富多样,不能过渡依赖某一种文献资料。最后,刘正寅研究员从论文的引言与结论的书写、史料的选择、研究视角等方面给予营员全面的修改建议。

刘正寅老师图片

刘正寅研究员主持学员研讨并指导 何薇/供图

(撰稿:云南大学历史与档案学院 左珈子)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