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枕上诗书闲处好,门前风景雨来佳。”书籍,作为人类智慧的瑰宝与知识的媒介,始终在中国文明发展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在世界读书日到来之际,2024年4月17日,云南大学历史与档案学院“致臻读书会”举办新学期首次读书分享活动。
本次读书会以《四库全书》中的经史子集为蓝本,以探索《四库全书》中关于中华民族人文内涵为主题,分享《四库全书》的阅读内容和感受,提升同学读书意识,增强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
分享过程中,张富秋同学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从彝文《董永记》的‘三交’价值谈起”为题,仔细比对彝文版《董永记》与《四库全书》中的汉文版《董永记》二者文本叙事中共同反映了以“孝”为代表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符号,阐释了虽然各民族在语言、文字、文化等方面存在差异,但他们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真善美”等价值观念的追求是一致的。这种追求体现了中华各民族共同的价值观念,是凝聚民族共识、深化中华民族认同、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不竭动力。通过深入探究其历史根源可知,历代王朝开展边疆治理的过程中,儒家文化对边疆地区产生了深远而重要的影响;儒家文化在边疆民族地区的传播为提升边疆文化治理效能、促进各民族文化交融起到了重要作用,这对理解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演进具有重要意义。
最后,张富秋同学结合少数民族历史档案调研经历,分享了自己的体会,他认为中华民族文化源远流长、丰富多彩,各民族在历史上都创造了灿烂而独特的文化,深入发掘其内在的文化交往、交流、交融价值,方能更好地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正是汉文典籍与各民族典籍相互辉映、共同构成的重要价值源流。
此次“争鸣”鉴古知今·致臻读书会活动,让同学们深化了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深刻内涵的认识和理解,也引发了学生对少数民族文化保护与传承的深入思考,纷纷表示,要加强对少数民族古籍的保护,珍视和尊重每个民族的文化传统,加强文化交流与互鉴,共同推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繁荣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