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院徽
系徽以甲骨文“文”“心”二字为底,融汇“人”与“书”的造型,体现了中文系对文心、天道与人文的理解。整个系徽体现出中文系传承古典、立足当下、包容世界的人文情怀,和追求蕴藉、厚载与担当的精神品格。
院徽由篆书体的“历史”和“考古”四个字组成,不封口的界格线表明两个学科的相辅相成,体现出学院深厚的学术底蕴。院徽使用“印章元素”和“书法篆刻”的风格,象征着学院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服务文化自信自强的使命。
系徽中心以宇宙星空、汉字古代书体篆书“哲”字和厦门大学标志性建筑“大南校门”,以及厦门大学哲学系最初创办年份“1922”等元素组成,意寓厦大哲学人立仰望星空之志、习经世致用之学的初心和厦门大学哲学系坚持立德树人,彰显中国本色,培育全球视野,立志博学慎思和贡献时代智慧的办学理念。
院徽中心以英文communication的四个首字母互相协调和整合构成,表现新闻传播学全方位、多媒体、多学科、多层次交叉融合的学科特点,体现学院是一所具有国际水平和中国特色的科研、教学和人才培养机构。
院徽中心由一座横跨大洋之桥及外文学院之英文缩写“CFLC”组成,图案海天交映,呈多“C”之态,主意为英文的communication和confidence,表现地处东海之滨的外文学院致力推动世界人民交流合作,交融中外文化而甘当桥梁的自信与决心。
院徽中心两颗五角星代表了学校经济学科拥有“理论经济学”和“应用经济学”两个国家级一级重点学科。“1921”是学院的前身商学部建立的年份。抽象化的建筑图案既反映了经济楼的实体形象,更象征着学院是培育人才的摇篮和作为中国大陆重点综合性大学建立的第一所经济学院的特殊地位。
院徽中心以“海 浪 书”为视觉传播要素,“海”象征包容、博大、生生不息、永无止境;“浪”象征勇敢、进取、坚持;“书”象征文化、广博、精深。徽章总体视觉展示不受具体形态的束缚,以此象征着学院的现代、大气和文化的气息。
院徽中心图案由“法”字的古体“灋”、几何线条构成的人形天平及中国古代传说中独角神兽“獬豸”三个部分组成。总体构图既体现了中华民族优秀的法律文化传统,也象征着对公平正义这一现代法治理念的不懈追求。
院徽中心以学院建筑作为主要元素,海浪象征着学海无涯,翔鹭象征莘莘学子,寓意着莘莘学子犹如翔鹭一样在知识的海洋中自由飞翔,积极向上。“2003”、“SPA”传达学院成立年代及学科特点。院徽同时也突出了学院依山傍海的办学环境和自强不息、止于至善的办学宗旨
院徽中心采用圆和半圆为设计元素,分别代表眼和耳,象征着视觉艺术和听觉艺术,说明艺术学院美术、音乐的两大门类。运用中国传统 “百花图”装饰纹样,赋予传承中国文化之内涵、创造 “美”的艺术和百花齐放文艺方针之精神。
院徽中心通过在地球建立笛卡尔坐标来建立数和形之间的关系,将地球和地球上发生的各种自然现象数字化,进而利用数学理论来研究世界及地球上发生的各种自然现象。院徽表现出学院致力于发展基础数学与应用数学、将数学服务于全人类的抱负和愿望。
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包括物理、电科和天文三个系。该院徽本着三系同心的理念设计。院徽左上方的小圆代表电子与中央大圆代表着原子结构模型,象征物理学系;中间原子核以及箭头为二极管的抽象模型,象征电子科学系;右下方土星与中央大圆代表太阳系模型,象征天文学系。三个元素围绕着中央大圆,分布在不同的轨道和平面上,同时又形成了一个整体,韵意三个系相互扶持、共同进步。整幅图案结构紧促、庄重大方,代表着学院团结协作的精神和自由活跃的学术追求。
院徽中心由H字母和门构成。“H”既是化学、化工拼音首写字母,又代表化学元素周期表中第一个元素。门为大厦之门,既指厦门,又指学府之门,开门办学,走向世界; “1921”指学院学科办学之起始时间;三颗星代表中国传统哲学之三才,即天然中之精神、宇宙、人类三大原素。院徽寓意学院一脉相承厦门大学之精神,学院学子追随先知前贤,走进化学世界,探索科学奥秘,和而不同,卓尔不群。
院徽标志由英文字母si、方块矩阵、动感弧线、欢快人形的抽象造型艺术组合而成。其中,字母si意即厦门大学信息学院由原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information)和软件学院(sofeware)合并组建。字母s巧妙变形,构成动感弧线与矩阵方块,象征信息的传播概念,同时也是一个欢快的人形,寓意厦门大学信息学院教书育人的概念,同时也是学院办学理念、办学特色、人文精神的形象体现。
院徽中心以材料的英文单词Material首字母“M”旋转构成标志性材料立体结构,寓意世间万物始于材料,彰显材料学科的重要地位。三个同心向外的箭头寓意建设团结互助的和谐团队,实现培养人才、发展科学、服务社会三大目标。使用红蓝黄三色分别寓意奋进、严谨、温馨的院风。
院徽中心的盾牌代表了教育权威机构,体现了教育者崇高的形象,是荣誉和地位的象征;大楼是生物一馆的抽象化概括,生物一馆历史悠久,见证了生科院的发展历程,承载了生物学人的汗水与荣耀,可谓是生科院的历史财富。“1922”是生科院的前身,由陈嘉庚先生亲自设立的“动物学科”和“植物学科”的设立年份。置于飘动的卷轴中是为了进一步体现学院深厚的历史底蕴。
院徽中心左侧绿色图案部分代表地球上的陆地,其形既像一枚树叶又像一只海豚,寓意地球上的生物;右侧蓝色图案部分代表地球上的海洋,其形环抱左侧绿色图案,寓意海洋孕育生命;中间红色实心圆代表太阳,寓意阳光普照万物;整体图案由红绿蓝三原色表现,由太阳、陆地和海洋构成,寓意自然万物和谐共生。
院徽中心是以中国古代建筑中最具特色的一种构件斗拱为原型,将其抽象化、立体化,图案简单,造型独特,寓意丰富,形式饱满,富有立体感,用以代表建筑学科。院徽下方的英文“SACE”为学院的英文缩写,“1987”为学院建筑学科的成立时间。
院徽中心蛇杖是国际通用医学标志,在希腊神话中象征神奇的医术和中立的医德;五颗五角星象征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金、木、水、火、土”;丰满的翅膀象征学院莘莘学子,志向远大,展翅翱翔,更寓意学院各项事业展翅腾飞,医学发展普济世人;“1996”与展开的卷轴表示学院成立于1996年,以此为时间基点,书写无限篇章 。
徽标中心是“蛇杖”、“P H”字母和橄榄枝,“蛇杖”是世界医学的标志,象征着公共卫生学院对社会卫生与健康的关注;“P H”既是“Public Health”的缩写,又像一本打开的书,象征着公共卫生学院师生拼搏创新、追求卓越的精神;橄榄枝象征和平与健康,代表了公共卫生事业对和平和健康的追求。
院徽中心以海外教育学院英文缩写(OEC)为设计元素,粗线条是E的衍变,中间椭圆为“O”的变形,整体形象则是C的演绎。整体视觉印象和全球视野有关联,凸显学院面向全球的办学理念和打造具有国际知名度的教学机构的目标。
院徽中心部分I是international的缩写,贯彻地球两端,表示放眼全球,体现了国际学院全球化、国际化的发展理念。环绕字母I的为轨道C(college)的变形体,两个轨道代表国内与国外融为一体的办学模式,体现了环境优雅,文化气氛浓厚的国际化办学条件。
院徽中心设置以象征学习研究的放大镜为造型,两道弧线简练而颇具生动。放大镜的中间部分为球状的世界地图,并以东南亚国家地区为中心成透视格子排列,或暗示着基于东南亚学术研究为基础的学院历史,形象庄重,一目了然。纵横的格子即如经纬纵横,又如源源不断的国际事件和案例,等待师生们去共同求索和进步。
院徽中心是字母c和e的变形,有continue education和e-learning涵义。构图用中国书法表达,体现学院举办有中国特色和厦门大学特色继续教育的理念。图案的直观形象既像勤奋好学的学生,又像大海的浪花,象征学院有大海一样宽广胸怀,利用网络电子平台,为更多的人提供终身教育的机会。
院徽中心设置以象征学习研究的放大镜为造型,两道弧线简练而颇具生动。放大镜有“关注”及“研究”之意,这个图形符号简约地构成了一种眼光,一种紧扣以东南亚(南洋)地域为主体,最终达全球的专注目光,体现了一种博大且精深的治学态度。“1956”更代表了研究院的历史和学术沉淀。底图的颜色充分显示了东南亚(南洋)研究中离不开与蓝色海洋的关系。
院徽中心是由大写英文字母“TW”构成的“翻开的书本”,契合本院从事台湾研究、教书育人的内涵;书页图案为大陆和台湾的轮廓,意为“两岸一家”;中间的圆点即为研究院所在地厦门;“1980”为研究院成立的年份。
院徽中心的“IHE”为“Institute of Higher Education”(高等教育研究所)的缩写。主要说明本院以“高等教育研究”为主要特色,研究院将以繁荣中国高等教育、创新中国高等教育理论研究为己任,继往开来,继续保持中国高等教育研究的领先地位。“1978”为研究院前身高等教育科学研究所建立时间。
徽标中心体育运动项目图案代表三大项传统运动项目,即田径、球类、游泳。内涵教学部由传统体育运动拓展到现代多项时尚体育运动,体现厦门大学更高、更快、更强的体育精神和健康向上的生活理念。
院徽中心以盾牌为底,代表“王亚南”的对称形象符号为中心,充分展现研究院严谨的治学精神和高贵的学术气质;英文简称“WISE”,也有智慧之意,居于盾牌上部,体现了研究院追求卓越的办学理念和致力于国际化发展的办学目标。
院徽中心“IFAS为院名英文缩写,内衬为校徽,透明带表示全球互动合作。整体设计表明研究院致力于世界同行认可的具有国际水准的创新型财会研究和全球范围的交流与合作,力争成为国内领先、国际知名的研究机构。
院徽中心以显微镜代表科学技术,以DNA双螺旋代表生命密码,以圆弧体现两者的结合。蓝、绿、红三色分别代表了专业权威、饱含希望和蓬勃兴盛。综合表达研究院运用现代科学的精尖技术和手段,进行分子水平的前沿研究,深入探索人体机理奥秘,解析关乎人类健康的重大课题,体现研究院沟通生物学与医学学科,致力于高水平学术研究与成果转化,造福人类的目标。
院徽中心以能源的英文首字母“E”为设计元素,化为一只展翅高飞的鹏鸟,体现能源助力腾飞的内涵;同时又似一只大手托起“能源”之球,体现开发新能源及能源高效利用的主题;整体还构成一个人,体现研究院整合人才与资源,呈现出腾飞的精神风采。
院徽中心是以厦门为中心的世界地图,体现了研究院立足厦门、放眼世界努力成为服务于地方、国家乃至世界海洋与海岸带可持续发展的科技支撑机构和国际人才培训机构。图案主体以蓝色为主色调,象征海洋科学和海洋知识,表明研究院致力于海洋与海岸带地区发展前沿领域的科学研究。院徽总体体现了研究院追求环境健康与可持续发展的宗旨。
徽标中心以立足微观世界,放眼宏观宇宙为设计理念,用旋转的线条在四维空间伸展,构成行星轨道的形态,又像眼睛的形象,在观察宇宙、认识世界。院徽以“亦玄”名之,与中心大楼“亦玄馆”名相吻合,体现中心研究的微纳科技玄妙深奥,至微至大,与浩瀚的宇宙相同,从宏观世界入微观世界;另一角度也说明微纳技术常常应用于航天航空中,可探索了解宇宙奥秘。
院徽以一架绕着地球飞行的飞行器为中心,寓指学院紧密围绕航空航天领域,努力实现快速发展、勇争上游;底部形似长城的齿轮,象征学院立足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内部为地球的经纬线,体现学院国际化的办学方向,也构成了Aerospace Engineering的缩写AE。整个院徽寓指全院师生自强不息、勇于探索,为祖国航空航天事业腾飞而努力奋斗。
院徽中心采用秦汉瓦当图形和小篆字体,旨在突出国学学科悠久的学术传承和深厚的文化积淀。院徽下方的“国学”英文翻译,采用目前较为通用的专用名词以汉语拼音直译的方式,以避免“汉学”等词义不准确的翻译方式。
院徽中心以环境和生态两个英文单词“Environment”和“Ecology”的首字母“E”共同组成,紧紧相连,象征着学院以环境学与生态学为学科建设基础,相互交叉、相互融合,携手前行,展望美好发展前景。“E”似书本造型,坚实大方,体现学院扎实严谨、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蓝色底版象征广阔天地,既寓意环境生态科学研究的宽广领域,也揭示着“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伟大目标。
标志图形外圈结构及颜色沿袭厦门大学校徽的设计结构和厦门大学的标准色,体现与厦门大学的隶属关系;内圈图形中红色图形以“MARXISM”的“M”和“CHINA”的“C”为元素相结合,取“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之意,设计变形为火苗造型,即体现马克思主义的主题也寓意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承和创新,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内圈图形下半部分三条绿色线条代表组成马克思主义的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大部分,同时也寓意新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大科学内涵: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问题;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提升为理论;把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之中。
院徽中心以抽象化的蛇杖代表现代医学,以象征生命密码的DNA双螺旋缠绕其上,以“药”的拼音字头“Y”字化成的双手形状环围,喻意生物医药的跨学科结合。主体的深蓝色体现专业权威的稳重感,DNA双螺旋的鲜蓝、鲜绿色显示了希望和创新。“2010”是药学院成立的年份。院徽综合体现了药学院融合生物、医学与药学等学科,运用现代科学的精尖技术和手段,进行国际前沿的高水平生物医药创新研究的发展特色,和以科技造福人类的使命目标。
院徽中心五颗五角星分别代表厦门大学知识产权研究院、法学院、管理学院、经济学院和公共事务学院,表明作为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知识产权研究院充分利用了厦门大学作为综合性大学的学科交叉优势。“2008”代表着厦门大学知识产权研究院于2008年7月30日成立。“IP”是英文Intellectual Property的缩写,寓意是知识产权。其中P包含了字母I和地球,三者的创造性结合代表了知识产权的创新型,地球代表着学院的发展和教育与世界相接轨,学习的内容和知识与世界相同步。
院徽以蓝色为主色调,寓意严谨、博大的院风。院徽中心由石墨烯结构基底和字母G构成。“G”既是石墨烯英文“Graphene”的首字母,又是由“I”和“E”组成的抽象结合体,“I”代表产业“Industry”,“E”代表工程“Engineering”,寓意研究院将立足于石墨烯材料,充分开展学科交叉融合,打造石墨烯产业技术高地,发挥研究院“产业发动机”和“学科领航员”的引领作用。
院徽中心以代表信息社会“心脏”、“血管”、“红细胞”的芯片、电路和电子的形象作为视觉传播要素,象征学院的学科研究领域。图案中央两块电路交汇握手形成“e”字状,象征师生团结一致共建电子学科。图案整体犹如一颗芯片放置手中,寓意学院致力于为国家集成电路事业发展提供高水平人才支撑和强有力的智力支持。
院徽中心图案以“电影”英文FILM一词(亦为胶片的英文)与计算机视觉的像素点相结合,构成传统电影胶片与数字科技视觉融合的形象,体现厦门大学电影学院艺术传统与现代科技兼容并蓄、跨界传承的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