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当前位置是: 首页 -> 重要新闻 -> 正文

厦大经济学科四篇文章在《经济学(季刊)》发表

作者: 发布时间:2024-10-15


近日,《经济学(季刊)》公布了2024年第24卷第5期(总第102期)刊发文章目录,其中厦门大学经济学科师生共有四篇论文在该期正式刊出,分别是:

(一)外需冲击、集聚经济与就业的行业间溢出效应

岳帅、张明志、杨曦

摘要:本文研究外需冲击影响就业的行业间溢出效应及其实现机制。研究发现:(1)外需扩张对就业的影响存在正向的行业间溢出效应;(2)外需扩张下地区劳动力规模增加既可以通过降低劳动力成本,也可以通过形成集聚经济提升生产率,引致外需扩张影响就业的正向行业间溢出效应;(3)外需扩张下跨地区流入劳动力规模增加主要通过生产率提升渠道,本地农村劳动力规模增加主要通过低劳动力成本渠道,二者在外需扩张影响就业的正向行业间溢出效应中发挥着不同的作用。

张明志厦门大学经济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系教授、博士生导师,经济学博士。入选福建省高等学校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和福建省级高层次人才,荷兰阿姆斯特丹大学和美国伊利诺伊大学香槟校区访问学者。在《经济研究》《经济学》(季刊)《中国工业经济》《经济学动态》《财贸经济》等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50余篇,出版著作3部。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和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基金项目等科研课题20余项

杨曦,本神户大学经济学博士,厦门大学经济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副主任。研究领域为国际贸易学、区域经济学和环境经济学。主持三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子课题负责人。已在《经济研究》《经济学(季刊)》《世界经济》、Journal of Urban Economics、World Economy等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发表多篇论文。研究成果曾获得第二十二届“安子介国际贸易研究奖”、福建省第十三、十五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世界经济年鉴》“全球宏观经济学2021年最佳中文论文TOP10”、《经济学(季刊)》最佳论文奖(2016-2017年度)等奖项。

(二)排污权交易政策促进了企业出口产品质量提升

彭水军、吴腊梅、汪金、张亮

摘要:本文以排污权交易政策为准自然实验,考察市场激励型环境规制对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研究发现,排污权交易政策显著促进了中国制造业企业出口产品质量提升。机制分析表明,排污权交易政策导致与排污治理相关的固定成本增加,企业进行技术革新提高生产率以降低合规成本上升的负面影响,同时多产品企业将通过内部资源再配置,集中于生产高质量产品和实现清洁化转型,进而提升产品质量。异质性分析发现,排污权交易政策主要促进本土企业以及高环境执法力度地区企业出口产品质量升级。

彭水军,厦门大学南强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经济学院副院长,教育部“国家级人才项目”特聘教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担任中国世界经济学会副会长、中国美国经济学会副会长、福建省对外经济贸易学会会长、《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副主编。研究领域包括国际经济理论与政策、国际贸易与气候变化、全球价值链与产业发展、全球环境与气候治理等。已在《中国社会科学》《经济研究》《管理世界》《经济学(季刊)》《世界经济》和China & World Economy, Ecological Economics, Economic Modelling, Energy Economics, The World Economy等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学术论文80余篇。研究成果获得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二、三等奖、教育部提名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全国国际贸易研究最高奖“安子介国际贸易研究奖”优秀论文二、三等奖等。

(三)信息披露的同伴效应促进了金融市场稳定——基于创业板注册制信息披露改革的实证研究

陈海强、倪博、宋沐青、廖培森

摘要:本文以创业板注册制信息披露改革政策作为外生冲击进行研究,发现注册制上市企业带来的同伴压力越大,存量上市企业主动信息披露频次与负面信息披露占比越高,股价崩盘风险降低越显著。上述影响对信息透明度与行业竞争程度越低的企业更为显著。进一步分析表明,信息披露同伴效应提升了存量上市企业股价对重大负面事件信息的调整速度,降低了股价同步性与盈余管理水平。本文研究结论为信息披露改革促进金融市场稳定提供了经验证据。

陈海强,美国康奈尔大学经济学博士,厦门大学王亚南经济研究院和经济学院金融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担任厦门大学王亚南经济研究院副院长,计量经济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厦门大学)副主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主持人,入选教育部青年国家级人才(2020),福建省高等学校新世纪优秀人才,厦门市高层次引进人才。研究领域为金融计量、数字经济、金融科技与金融风险管理。论文发表在AEA Papers and Proceedings、Journal of Econometrics、Econometric Theory、Journal of Empirical Finance、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Money and Finance、《经济研究》《管理世界》《经济学(季刊)》和《管理科学学报》等国内外重要学术期刊。曾获国家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二等奖(2018)、宝钢优秀教师(2021)、China Economic Review年度最佳论文(2017),在《经济日报》《中国社会科学报》等国内重要新闻媒体撰文。

倪博,厦门大学统计学博士后流动站在站博士后,入选国家资助博士后研究人员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主持人,研究领域为金融市场改革与金融监管。目前已在Journal of Empirical Finance、《管理世界》《经济研究》《经济学(季刊)》和《金融研究》等期刊发表论文。

宋沐青,厦门大学王亚南经济研究院2019级博士研究生,研究领域为社会网络与金融市场风险,文章发表在《经济学(季刊)》。

廖培森,厦门大学经济学院2019级金融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现就职于国泰君安证券投资银行部。


(四)中国生产型出口中间商:测度与解释

陈勇兵、陈贤孟、王贝贝、李锴

摘要:本文利用中国工业企业产品产量数据库与中国海关进出口数据库分析了中国生产型出口中间商的基本特征,研究发现,平均而言,中国生产型出口中间商占出口企业总量的65.25%,代销出口额占总出口额的31.73%。成因分析表明,与直觉相悖,生产型出口中间商的主要成因并非国内制度性障碍,其背后的原因除了出口产品之间的需求互补效应,我们还发现中国生产型出口中间商带来的出口成本节约效应。本文研究对如何加快发展外贸新业态新模式具有重要的政策启示。

陈勇兵,厦门大学经济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福建省高层次人才(A类)、厦门大学南强青年拔尖人才(A类)。主要研究领域为国际贸易与应用微观计量。第一作者在《经济研究》《经济学(季刊)》《世界经济》等期刊发表多篇论文。曾多次获得安子介国际贸易研究奖和福建省社科优秀成果奖。

李锴,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经济学博士,现任厦门大学经济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系副教授。研究领域为产业组织和国际贸易,关注创新和知识产权,以及企业国内国际市场竞争等领域。论文发表于JEBO,World EconomyEconomics of Transition《经济学季刊》《经济学动态》《财贸经济》等国内外重要学术期刊。主持多项省部级课题,并担任《中国经济问题》编委。

(经济学院 刘晨宇)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