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2日上午,厦门大学哲学系“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研修班”于南光一214教室开展第四次授课活动,哲学系助理教授王凯立老师为同学带来了《大学章句》的导读。系辅导员林晋扬老师出席了本次授课。
课堂伊始,王凯立老师以“我们今天为什么还需要传统?”这一问题为导向,从朱熹的《大学章句序》出发,引导学员通过学习这部经典来思考当下生活。王凯立老师首先鼓励学员阐述自己对“大学”的理解,再逐渐切入到对文本的解读。
在对《大学章句序》进行逐段解读时,王凯立老师从“天的隐退”、“身心之学转变为知识之学”、“传统的疏离”三个方面对“大学”概念的古今之别进行深入分析,就此引出“现代性”概念,并以其特征“理性化”与“个人化”为出发点,对当下生活进行反思,从而展现《大学》的启发意义。同时,王凯立老师从“格物致知”这一朱熹学说核心入手,回答了在信息化、数字化社会中如何把握“物”的问题,指出现代化造成人的片面化,而《大学》的价值便是启示我们正确把握对待事物的态度,从中寻找安顿身心之所。
最后,王凯立老师通过回答课堂伊始所提问题作为课程总结:传统的意义在于对现代文明建设的启发,要尽可能使优秀传统思想摆脱部分相对落后的形式,以实现创造性转化,成为现实物质力量。而这一转化过程需要和当代中国国情及马克思主义相结合,使“第二个结合”真正落到实处。
王凯立老师的授课风趣幽默又提纲挈领,从文本出发又不拘泥于文本,加深了学员们对《大学章句》的理解和对传统与现代二者关系的体会。未来,马中班学员将继续研读中国传统哲学著作,提高理论素养,深入探索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结合的更多可能性。
图/李宏宁 林晋扬
文字/彭宏伟 林晋扬
【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研修班简介: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第二个结合”(即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要求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落地生根,哲学系结合学科专长,依托系级科研平台“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研究中心”,开设首期“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研修班”。“马中班”通过加强对青年学生的党建引领和学术提升,切实为党和国家培养一批具有忠诚的政治品格,浓厚的家国情怀,扎实的马克思主义和国学理论功底,业务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突出的高素质青年骨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