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宇:推进文化自信自强,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

时间:2022年10月31日

来源:国际中文教育学院

党的二十大报告在“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的论述中明确要求“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做到“坚守中华文化立场,提炼展示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报告振奋人心、催人奋进,为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更好建设新时代国际中文教育事业指明了方向,也对国际中文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人类文明发展史上一颗耀眼的明珠,是国际中文教育事业发展所仰赖的宝贵资源。

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首先,要认真研究、全面了解、深刻体悟中华文明;其次,要做到知己知彼,深入了解世界其他文明的基本历史现状与特点,剖析中华文明与其他文明的共性与特性,积极探寻两者的契合点以据此确定传播内容;再次,要对中华文明的传播渠道作全面的梳理和研究,实证探究针对不同文明的有效传播媒介和方式。

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也对新时代高校人文社科建设提出了总体工作要求。语言学、文化学、艺术学、教育学和传播学等诸多相关学科院系之间乃至国内外不同高校之间应加强交流、增进合作、共同努力,切实做好基础研究并为政府相关工作提供有力的决策支撑。

“坚守中华文化立场”是国际中文教育工作者应始终秉持的原则和宗旨。特别是面对当前国际错综复杂的局势,全球文明大交融的主旋律中也不乏文明冲突。国际中文教育工作者不仅要对世界其他文化明了于心,更要以中华文化为唯一和必须始终坚守的立场,对中华文化了如指掌。在文明交融中,要弘扬、践行求同存异的原则,做到“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在文明冲突中则应时刻提醒自己对中华文化坚守有责,时时刻刻做到坚守尽责。

对于国际上敌对分子破坏区域和平、制造民族争端的恶劣行径要敢于批评,勇于斗争;对于国内外破坏社会稳定、危害国家安全的黑恶势力要揭露批判,坚决斗争;对于国际上的单边主义、保护主义、霸凌行径要擦亮眼睛,敢于说不。要自觉维护祖国统一、民族团结、社会稳定,以中华文化立场为自己的工作原则与指南,警惕对中华文化立场认识不清、模糊化、歪曲甚至污化的种种不良倾向。

“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是国际中文教育的重要方式和手段。讲好中国故事,要求我们梳理清楚中国故事的范畴。中国故事始自数千年前的盘古开天辟地,亘贯至当今的新时代。这里面不仅有古人的故事、传统的故事,更有我们身边鲜活的故事;不仅有嫦娥奔月的遥远传说,而且有神舟绕月的伟大壮举;不仅包含震撼世界的文艺巨作,也囊括各行各业普普通通劳动人民的感人事迹。传播好中国声音,要求我们要善于倾听中国声音、能够辨析中国声音、善于传播中国声音。要传播其中的主旋律,对于不和谐的杂音要能清晰识别并有效降噪。

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还要求我们要在工作中了解听众对象、选择合适场合、追求最大传播效果的最优解决方案。要重视发展中华文化的内容和形式,继承发扬中华文化传统,努力挖掘当代中华文化精髓,拓展风格流派、形式样式,切忌对不同文化、不同种族民族、不同发展阶段的听众观众照本宣科、循诵习传,讲千篇一律的故事,传播一成不变的声音。

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也要求我们国际中文教育工作者练好内功,紧跟党和国家的要求,紧跟时代步伐,不断改进完善提升做好中华文化传播工作的能力,在世界文化中鲜明确立中国气派、中国风范。

“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是新时代国际中文教育工作的目标和任务。中国自古就是礼仪之邦,也是信义大国。“人无信不立,业无信不兴国无信则衰。”这是中国人民千百年的智慧结晶,也是放之四海皆准的永恒定律。“可信”的中国形象本质是真实的中国形象,要求我们把握全局、透过现象看本质,向世界呈现一个真实立体、有血有肉的中国。而要展现“可爱”的中国形象,首先就要求我们热爱中华文化,对中华文化充满真情实感。“仁者爱人,推己及人。”千百年来,“仁”不仅是修身的目标,也是理政乃至外交的准则。中国人民爱好和平、中国充满热情温情人情。展现真实的中国形象,就要体现出其仁爱和温情,要展现出其可爱的形象。中国是一个可敬的国家,中华文化是一个可敬的文化,中国人民勤劳勇敢正直善良,国家繁荣富强、欣欣向荣。中华民族历尽沧桑考验,至今仍然在世界舞台上焕发着勃勃生机。新时代的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经济成长的重要引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宏大构想也推动着一个新的和谐、美丽的“地球村”的到来。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才能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

2021年4月6日,习近平总书记致厦门大学建校100周年的贺信中特别肯定了我校“为中华文化海外传播作出了积极贡献”。时至今日,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言犹在耳,如今又逢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党和人民对国际中文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新的更大期望,激励我们意气风发、斗志昂扬在探索中国式现代化的道路上奋力奔跑,未来,我们将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主动学习、认真研究、努力领悟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朱宇,国际中文教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往期文章】

1.【理论面对面】张艳涛:全面准确理解中国式现代化的含义和本质要求

/xmu/smu_news/info/1212/64928.htm

2.【理论面对面】石红梅:深刻把握党的二十大报告主题

/xmu/smu_news/info/1212/65278.htm

3.【理论面对面】郭建鹏:创新教育教学方式,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

/xmu/smu_news/info/1212/65808.htm

责任编辑:王志鹏
< < 上一篇 下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