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banner
网站公告列表

返回首页
中心简讯|教学园地|学生园地|学术空间|媒体评论|基地简报|基地期刊|东南亚数据库
中心图书馆|网络资源|走进东南亚|中国东南亚研究会|马来西亚研究所|国际关系学院主页|华侨博物院|English
您现在的位置:  厦门大学东南亚研究中心 >> 基地简报 >> 成果简报 >> 正文
  第九期基地成果简报(2005年第1期)       ★★★ 【字体:
第九期基地成果简报(2005年第1期)
作者: 范宏伟      文章来源: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7-07-05    


一、各课题组研究成果情况

(一)《世界经济一体化与东盟经济发展》(2001-2004)进展情况之十一(主持人 王勤)

《世界经济一体化与东盟经济发展》课题组在2004年下半年里,取得一些阶段性研究成果。该项目的阶段性研究成果如下:

1.《中国与东盟经济的互补和竞争及其发展趋势》 《东南亚研究》2004年第3期

摘要:长期以来,中国与东盟经济的互补和竞争关系一直是颇有争议的问题。中国与东盟经济之间的互补和竞争,是决定和制约双边经济关系发展的基础。近年来,随着各国要素禀赋、产业结构以及比较优势的演进,双边经济关系发展中的互补与竞争呈现出一系列变化。

2.《东盟自由贸易区发展的现状与前景》 《南洋问题研究》2004年第3期

摘要:在亚洲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中,东盟自由贸易区是最早启动的区域一体化形式。它以特惠贸易安排为起点,再向经济共同体方向迈进,东盟自由贸易区的经济效应已逐步显现。东盟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进展,对区域内其他的一体化形式具有重要的影响。

3.《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与海峡西岸经济区》 《南洋问题研究》2004年第3期

摘要:今年初,福建省提出了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发展战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为我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4.《东亚主要经济体收入分配的比较研究》 《南洋问题研究》2004年第3期

摘要:本文首先介绍了当前流行的收入分配理论及其衡量方法,比较研究了东亚各类经济体的收入分配情况。在加深对东亚经济发展多样性认识的同时,论证库兹涅茨的有关收入分配“倒U型曲线”的理论是不完全符合东亚发展中经济体的实际情况。

5.《近年马来西亚宏观经济运行的特征分析》 《南洋问题研究》2004年第3期

摘要:本文分析了1998-2003年马来西亚宏观经济运行中消费、投资、出口的总体表现,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指出近年来马来西亚经济调整的三大特点,并简要预测其经济前景。

6.《菲律宾对外经济关系发展现状与前景》 《南洋问题研究》2004年第3期

摘要:发展相互经济往来是国家间关系的重要方面,并在当代国际关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将对上世纪50年代以来菲律宾对外经济关系的发展状况及今后几年的发展前景作一初步的探讨分析。

7.《日本-东盟自由贸易区的进程与前景》 《东南亚研究》2004年第6期

摘要: 随着世界性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浪潮,日本制定了FTA战略,确定优先与东盟建立自由贸易区的目标。日本-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将对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进程起着重要的影响。

8.《印度-东盟自由贸易区的进程及其比较》 《东南亚》2004年第2期

摘要:2003年10月,在第二次印度-东盟领导人会议上,印度和东盟领导人宣布决定在10年内建成印度—东盟区域贸易投资区(India-ASEAN Regional Trade and Investment Area ,简称 India-ASEAN RTIA)。从印度—东盟区域贸易投资区看,它的建设目标与框架属于自由贸易区。印度-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是当代印度与东盟经济关系发展的里程碑,它将对整个区域经济一体化格局产生重要影响。

9.《亚太区域经济一体化与海峡西岸经济区》 《东南学术》2004年增刊

摘要:2004年初,我省提出了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发展战略。随着亚太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迅速兴起,中国开始积极参与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它为我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10.《中国与区域经济一体化》 《厦门特区党校学报》2004年第3期

摘要:20世纪90年代起,中国开始积极参与区域经济合作。目前,我国参与的区域经济合作形式有亚太经合组织、亚欧会议、《曼谷协定》、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和上海合作组织等。中国积极参与区域经济一体化,将为我国经济创造良好的周边环境和发展空间。

11.《东南亚服务贸易自由化的进展与趋势》菲律宾《世界日报》2004年11月28日

摘要:在全球性和区域性服务贸易自由化的浪潮下,东南亚国家加快了服务贸易自由化的步伐。近年来,东南亚国家在电信服务业、金融服务业、运输服务业等几个优先开放部门的自由化已初见成效。不过,东南亚服务贸易开放的过程明显慢于货物贸易自由化,各国间和部门间自由化的程度不尽相同,而东盟区域内服务部门相互开放将得以较快发展。

(二)《东南亚(宗教)文化承嬗、差异对政治、外交格局的影响》(2001-2004)进展情况之十一(主持人 段立生)

该课题已完成,待结题中。

(三)《全球化下中国与东南亚经贸关系的历史、现状与趋势》(2002-2003)

进展情况之七(主持人:聂德宁)

在《全球化下中国与东南亚经贸关系的历史、现状与趋势》课题组全体成员的共同努力下,该课题组在2004年下半年度取得了一系列阶段性的研究成果。现将该课题组在2004年下半年度取得的研究成果简介如下:

1.《改革开放以来东南亚华商在中国大陆的投资研究》,厦门大学出版社2004年8月版

摘要:本书考察和分析了改革开放以来东南亚华商投资中国大陆的进程、领域及其作用。指出东南亚华商与港商的投资是中国引进外资的开路先锋,南亚华商的投资对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同时探讨了改革开放以来东南亚华商投资中国大陆的两大特点:一、东南亚华商投资中国大陆的主要动机是追求利润,通过利用宗亲关系及其他人文优势,他们成功地把社会文化资本转化为经济资本,以较少资本实现了跨国经营。二、东南亚华商投资中国大陆的另一个重要特点是利用香港的有利条件,通过香港对中国大陆进行大规模的投资,既避免了华人投资中国的敏感性,又充分利用了香港作为世界金融中心、信息中心、航运中心的便利条件,也更易于吸收处理大陆事务的人才。为了更好地发挥社会文化资本优势和香港的优势,在改革开放早期,东南亚华商在中国大陆的投资较集中于经济特区与沿海侨乡,然后发展到内地。海外华商对中国出口工业的快速成长和改革的深化发展作出了很大贡献。

2.《中国与新加坡经贸关系的新进展》,《东南亚》2004年第1期

摘要:本文从近年来中国与新加坡经贸关系发展的特点、近年来新加坡对华经贸战略的调整以及中国与新加坡经贸关系发展的前景等三个方面,考察和分析近年来中国与新加坡经贸关系发展的最新进展。指出,伴随着经济全球化与区域化进程的加速,新加坡积极推动与中国的经贸合作,大力拓展中国这一新兴市场,使中国与新加坡的经贸关系呈现出一系列新的发展态势。

3.《菲律宾逆向应对中国入世和CAFTA的举措及其原因探析》,《东南亚研究》2004年第4期

摘要:本文首先介绍菲律宾政府与商界对中国入世及中国与东盟自由贸易协定的看法,以及菲律宾政府对此所采取的逆向应对举措,而后从菲律宾的“逆工业化”过程的特点、制造业滞后发展与中小企业惧变,菲律宾政府与商界关系的变化与互动,菲律宾政治的特点,以及21世纪初期菲律宾政府的经济外交政策等方面和角度,作了深层次的原因探讨和分析。指出,菲律宾政府此时对对中国入世及中国与东盟自由贸易协定所采取的逆向应对举措,从某种意义上来看似乎迎合了美国的霸权意识和经济利益。

4.《云南与东盟国家农业合作的前景和思路》,《东南亚》2004年第1期

摘要:本文从东盟国家农业资源及其与云南的互补性、云南与东盟国家开展农业合作的政策环境与市场前景,以及云南与东盟国家农业合作的发展思路三个方面进行考察和分析。指出应当紧紧抓住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的历史机遇,以提高云南农业国际竞争力为出发点,把农业结构调整有机融入区域合作的大格局中,努力健全完善政策与资金支撑体系,改善优化合作环境,着眼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充分发挥比较优势,“走出去”与“引进来”相结合,培育有实力的农业企业集团和跨国经营公司,多渠道、宽领域地通次区域国家展开农业合作,实现双赢。

5.《“合作伙伴时代的亚洲”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世界历史》2004年第4期

摘要:本文是对由中国厦门大学与荷兰莱顿大学共同主办的“合作伙伴时代的亚洲”第三届TANAP国际学术研讨会的综合论述。此次国际学术研讨会对17、18世纪中国及东南亚为中心的国际航海贸易史,环太平洋西岸的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史,以及这一时期亚欧关系及其对贸易全球化的作用和影响等相关课题,进行了广泛而又深入的学术交流和研讨。本文认为,此次在中国厦门举办的第三届TANAP国际研讨会,是在经济全球化发展进程加速的大背景下探讨中国及东南亚航海贸易的历史地位与作用的一个有益尝试。通过上述相关历史课题的广泛交流和深入讨论,有助于我们深化对近代初期亚洲和亚欧经济关系在贸易全球化历史进程中重要地位及其独特作用的认识,从而能够更加有信心、有能力来把握和应对当今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速所带来的各种机遇和挑战。

6.《东盟秘书处的改革》,《当代亚太》2004年第11期

摘要:东南亚国家联盟实行以首脑会议和常务委员会为主导的决策机制和“全体一致”的决策原则。与之相适应,作为执行机构的东盟秘书处则一直处在一种非核心的状态。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国际局势的不断变化以及地区合作的持续发展,东盟不断强化秘书处的执行功能。近年来,东盟秘书处的功能及权力得到加强,正朝着完整、独立和高效的行政机构的方向发展。这些变化对东盟成员内部的进一步合作乃至东盟与外部世界诸如东盟与中国自由贸易区建设进程的加速是有益的。

7.《中国入世和“10+1”背景下的中菲经济政治关系》,《当代亚太》2004年第11期

摘要:本文从菲律宾“逆工业化”经济发展的特点,政府与商界的互动关系,菲律宾国内政治发展的需要,华菲族群之间的经济差距,以及菲律宾21世纪外交政策的特点等视角,探究了菲律宾政府与商界逆向应对中国入世和“10+1”的深层次原因。中菲两国的经济合作存在着互补的空间,中菲两国高层领导人载处理双边关系过程中所表现出的理智和睿智,决定了载中国入世和“10+1”的背景下,中菲经济政治关系不仅不会倒退,反而将有较快的发展。

8.《走向开放的“东盟方式”――以中国与东南亚国家关系为例》,《东南亚研究论稿》,泰国曼谷大通出版社2004年8月第1版

摘要:本文以全球化和地区化为背景,考察和分析冷战结束后东南亚的地区主义实践,以及冷战后中国与东盟国家关系的发展的进程,进而探讨冷战后中国与东盟国家关系变化的原因。本文认为:首先,在全球化背景下,冷战结束后形成的新的国际政治、经济关系为地区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发展的空间,从而推动了中国与东盟国家之间的合作;其次,通过全方位发展与东盟国家的关系,有助于中国建立一个和平、稳定的周边环境,实现和平崛起的战略目标;第三,东盟寻求与中国的合作,既有经济上的动因,也有政治和安全方面的考虑。而且,中国与东盟地区合作机制的生命力在于双方的共同需要。“中国的发展,将给东盟带来机遇;东盟的强大,符合中国的利益。”有鉴于此,中国与东盟国家的关系必将持续而稳步地向前发展。

(四)《东南亚国际关系:区域争端与合作研究》(2002-2005)

进展情况之七(主持人 陳安、傅崐成)

《东南亚国际关系:区域争端与合作》项目在2004年下半年科研进展成果如下:

1.《海洋利益与挑战-两岸中国人应共同维护自己的海洋权益》,《中国评论》,2004年9月号,总第81期

摘要:论文首先分析了中国人民在海洋上的各种利益,然后强调:多年来,南海周边各国看准中国维护地区和平、力求经济发展的用心,不断公然结合西方国家的石油公司,在中国位于南海的“历史性水域”内,开采石油、天然气,其目的在于以时间换取法律上原本不存在的权利。面对这样的局面,台湾作为始终占领着南沙最大的而且是唯一有丰富淡水的太平岛的一方,应该积极与大陆合作,研究南海、开发南海、掌握资源、共享利益;而绝对不是利用这些邻国与中国大陆间的矛盾,骗取毫无实益的、口头上的“假外交”利益。毕竟台湾和大陆一样急需南海的渔业资源,以及南海的石油、天然气资源。台湾与大陆都已经加入了WTO,面对着同样的国际竞争,也都急于加入一个更大规模的区域经济实体,以完成所谓的区域经济一体化,取得自身最大的市场利益。在台湾与大陆的中国人,更应该充分利用海洋的联系、便宜的海上运送管道,积极往还,相互协作,先在南中国地区,建设一个“南中国经济整合实体”,由中国人自己占据闽、粤、琼、港、澳、台的“南华六地”的广大市场,为将来整个大中华经济圈的完成,甚至整个大东亚经济圈的一体化,铺放下坚实的基础。

2.傅崐成:《海洋法专题研究》,厦门大学出版社,2004年7月。

摘要:本书是将作者有关海洋法的论述,编辑成册。内容包括了对于南海海域的法律定性;南海纠纷解决的研究;南海历史性水域的地位分析;以及国际判例中对于类似水域主权纠纷的法律立场;海洋环保;渔业资源纠纷等主体。

3.傅崐成:《从南中国的区域经济一体化走向大中华经济圈》,《海峡两岸暨香港、澳门自由贸易法律模式研讨会》,湖南师范大学法学院主办,香港城市大学法学院、厦门大学法学院合办,2004年7月29-30日,湖南。

摘要:在中国内地与香港、澳门分别签署了《更紧密经济伙伴关系协议》(CEPA)以后,台湾与中国南方各省应该结合起来,组成一个更紧密经济关系的区域团体,但是在法律上,不可能将他建设为一个“自由贸易区”, 只能先采行一些具体有效而且合乎WTO规则的行动,利用地理接近、海运便利的优势,进行区域经济整合。论文分析介绍了这些立刻可行的具体行动;并且期望藉此推展海峡两岸暨香港、澳门成就大中华经济圈的理想。

4.Kuen-chen Fu, “A Regional Cooperation Scheme for the Conservation and Management of Fishery Resources in the South China Sea”, Symposium on China’s Relations with ASEAN: New Dimensions, 新加坡国立大学主办,National Singapore University, 2004-12-2-4.

摘要:论文共分为六个部分,主要阐述了当前南中国海渔业管理的现状;近来围绕这一问题的地区政治发展态势;有关地区合作的国际会议;渔业合作的技术发展情况;

区域合作计划的执行;两岸渔业合作的先期协议。

5.Kuen-chen Fu, “ONE CHINA FOUR SEATS IN THE WTO – A Proposed Integrated Economic Zone In Southern China”,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 Law and China, 厦门大学国际经济法研究所主办,Xiamen University, 2004-11-18-20.

摘要:论文共分为六个部分,主要阐述了WTO 内的“一国四席”与 “一国两制”;两岸关系的宏观分析;两岸关系的微观分析;区域经济的整合与自由贸易区;WTO关于建立自由贸易区的规定;建立南中国自由贸易区的法律和技术困难;台湾加入大中华经济圈的动因;任何促进南中国地区经济的整合等。

二、会议简报

“东南亚华人资本在中国与东南亚的流动”国际学术研讨会会议纪要

由厦门大学东南亚研究中心与香港城市大学东南亚研究中心合办的“东南亚华人资本在中国与东南亚的流动”(China and Southeast Asia Challenges, opportunities and the reconstruction of Southeast Asian Chinese ethnic capital)国际学术研讨会,于2004年9月24-25日在厦门大学召开。来自中国、美国、韩国、丹麦、马来西亚、台湾、 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的二十余位学者、专家参加此次大会,与会专家学者共提交论文16篇,研讨会由厦门大学南洋研究院院长、东南亚研究中心主任庄国土教授主持。

会议分“认识区域化整合与族裔资本”、“中国与东南亚经济的区域化整合”、“文化与政策机制之区域化调和”三个专题进行研讨:

一、“区域化整合与族裔资本”

香港城市大学东南亚研究中心副主任Dr Vivienne Wee (黄丽嫣博士)在《探索区域化整合之文化型经济:中国与东南亚变动关系中的民族和资本因素》的发言中,批评目前许多相关著作带有文化主义倾向,假设文化的本质性作为解释华人在经济方面比原住民成功的理由,以及将社群主义精神作为一种文化因素,即所谓‘关系’,用以解释华人成功的关键因素和来中国投资的动机。黄丽嫣博士认为,这种文化主义论者的定型做法使不成熟的,我们应该检视形成当前资本主义的多种经济、政治、文化及社会因素的互动以及相互渗透的过程。

丹麦哥本哈根北欧亚洲研究所高级研究员Michael Jacobsen博士在题为《无中心的流散移民抑或扎根的都会性格?论东南亚国家的协约认同与国际联系》的发言中,重提华人概念问题,并认为华人与中国大陆的中国人有质的差异,因为共同构成华人身份认同的多种因素,是在各自居住的社区中,与非华人友伴协约重构的,因此这种认同变得属性独特而本地化(一地化),并非跨国化。因此,东南亚华人不再是前往本区域的侨民,而是在各自的本地国家建设过程中有决定力量的角色。

二、“中国与东南亚经济的区域化整合”

厦门大学南洋研究院院长、东南亚研究中心主任庄国土教授做了题为《华人因素与中国-东协关系:福建的东南亚投资》的报告,庄教授认为,“中国与东南亚国家正筹建自由贸易区。华人在过去或现在,对推动中国大陆与东南亚的经济关系扮演重要角色。华人与中国大陆中国人有相似语言、文化、生活习惯和价值观,东南亚华人成为外资进入中国的前锋以及中国大陆在东南亚投资的合作伙伴。华人自1978年以来投资中国大陆,主要是为了把握中国对世界开放的机会,追求利润。但华人对故乡的情感和关注,也一定程度上成为其选择对华投资地的考量因素。”

厦门大学南洋研究院副院长王勤教授在《中国与东盟经济的互补和竞争及其发展趋势》的报告中表示:近年来,中国与东盟国家经济关系迅速发展。长期以来,中国与东盟经济的互补和竞争关系一直是颇有争议的问题。中国与东盟经济之间的互补和竞争,是决定和制约双边经济关系发展的基础。随着各国要素禀赋、产业结构以及比较优势的演进,双边经济关系发展中的互补与竞争呈现出一系列变化,它将对中国与东盟经济关系的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厦门大学南洋研究院王望波博士则对东南亚华商对中国大陆投资的特点进行了分析,论述了改革开放以来东南亚华商投资中国大陆的问题,提出“东南亚华商与港商的投资是中国引进外资的开路先锋;东南亚华商的投资对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台湾大学和台湾中央研究院的周素卿教授、陈东升教授与萧新煌教授,对过去二十年台湾资金流向东南亚和大陆的轨迹进行了论述,分析了台湾企业在东南亚国家和大陆的跨国生产网络与多国投资地点的模式,台湾企业跨国化的程度和本质及其对亚太地区的经济整合和分解的涵义。

此外,在这一专题的讨论中,一些学者还围绕中国大陆国有企业与对东南亚的直接投资、东南亚与泛珠三角区域的经济合作与机会、马来西亚和新加坡企业对中国的投资、海外华商网络与中国企业的跨国经营等问题进行了深入、多层面的研讨。

三、“文化与政策机制之区域化调和”

东海大学通识教育中心教授兼主任古鸿廷教授在《台湾的南向政策》报告中,对台湾的南向政策进行了历史性的评述,对台湾“南向政策”的背景、原因及成效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和阐释。

黄丽嫣博士, Dr Michael Jacobsen 与张章旺先生的《摆荡在商机与情境制约之间 —— 东南亚华裔商人对中国关系定位之评估》报告解析了由东南亚华族中小企业商人界定的各种关于“华人”的意涵结构。集中讨论了东南亚华人在本身安居的各个社会,进行各种社会及经济策略时,如何利用或不利用目前的中国新发展。同时,作者还关注到东南亚华人企业家如何利用经济、政治和文化的资源,在本土及全球的资本累积过程中创造和维持优势。文章还利用丽最近学术界对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及新加坡所做的关于华人企业家的研究成果,讨论了当华人企业家在他们居住的国家中,处理关于商业和社会融合策略的问题时,是否、如何及何时会打出“中国牌”。

华中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李其荣教授的《合作、双赢、发展 —— 中国与东南亚关系变化中的东南亚华人资本》文章中,探讨了中国与东南亚关系变化中的华人资本在当地和世界经济中的地位,分析了东南亚华人资本成长的原因,针对东南亚华人资本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提出了中国与东南亚政府以及华族社会实行“双赢”与发展的原因、途径和前景。


  • 上一条:第三期基地成果简报(2002年第1期)

  • 下一条:第十三期基地成果简报(2007年第1期)
  • Copyright© 2013  厦门大学东南亚研究中心 站长:titicka
    厦门大学南安楼,电话:0592-2186414,传真:0592-2186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