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banner
网站公告列表

返回首页
中心简讯|教学园地|学生园地|学术空间|媒体评论|基地简报|基地期刊|东南亚数据库
中心图书馆|网络资源|走进东南亚|中国东南亚研究会|马来西亚研究所|国际关系学院主页|华侨博物院|English
您现在的位置:  厦门大学东南亚研究中心 >> 基地简报 >> 成果简报 >> 正文
  第八期基地成果简报(2004年第2期)       ★★★ 【字体:
第八期基地成果简报(2004年第2期)
作者: 李一平      文章来源: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7-07-05    


一、各课题组研究成果情况

(一)《世界经济一体化与东盟经济发展》(2001-2004)进展情况之八(主持人 王勤)

《世界经济一体化与东盟经济发展》课题组在2004年上半年里,取得一些阶段性研究成果。本项目的阶段性研究成果如下:

1.《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进展及其前景》 《厦门大学学报》2004年第1期

摘要: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是以全球贸易自由化的迅速兴起和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周边影响为背景。中国与东盟正式签署了《中国与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确定了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目标、范围、措施、时间表,它为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设计了基本架构。诚然,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进程中,将面临来自区域内外的一系列挑战。不过,在中国与东盟之间共同利益远大于分歧,合作机遇远大于挑战。

2.《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与中国》 《亚太经济》2004年第1期

摘要:近10多年来,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取得较快进展。自1992年起,中国开始参与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在交通、能源、农业、环境、人力资源开发、贸易与投资、旅游、禁毒等领域的合作取得了显著成效。跨入21世纪,中国与湄公河沿岸国的次区域经济合作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3.《马来西亚政府在金融发展中的作用》 《南洋问题研究》2004年第1期

摘要:本文主要探讨马来西亚政府主导型金融体制形成的背景、特点及其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马政府主导型金融体制的形成与战后马来西亚经济发展战略和政治社会的发展有关,并在保护本国金融部门发展、推动社会经济均衡发展方面成效显著。但这种政商结合体制在支持一批特殊企业集团形成与发展的同时,也掩盖了家族企业、政党企业和国营企业中的弊端与不足,不仅影响了金融体系的稳定性和对外竞争力,还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金融制度的改革与创新。

4.《中国参与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及其进展》 《南洋问题研究》2004年第1期

摘要:中国参与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已有10多年的历程,呈现出广阔的发展前景。我国参与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具有十分重要而深远的意义,它将极大改善我国经济发展的周边环境,推进实施大西南对外开放与开发战略,并使之成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实验区。

5.《新加坡的民间创业与科技创新》 《南洋问题研究》2004年第1期

摘要:新加坡在过去二十多年不断鼓励民间投资和支持以科技创新为基础的创业活动产生了两个效果:一是加强了民间中小企业尤其是科技创新型中小企业创业经济成分,逐步改变了其经济对政府关联企业和大公司的过份依赖;二是科技创新使产业结构出现了从传统制造业经济为主向知识经济为主的转变。这一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的调整有效地解决了其传统经济模式中的增长“瓶颈”问题,为抵御外部经济冲击和保持长期稳定增长奠定了坚实基础。本文从经济增长动力角度分析新加坡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动力缺陷问题,并考察其政府采取的系列应对措施。

6.《新加坡经济的波动与重组》 《当代亚太》2004年第4期

摘要:近年来,新加坡经济出现了急剧的波动。究其原因,主要是在经济全球化下受到主要发达国家经济周期波动的冲击和金融危机后国内经济转型与结构调整的影响。从中长期看,新加坡经济增长速度将放缓而波动将加大。

7.《2003-2004年东南亚经济的回顾与展望》 《东南亚纵横》2004年第3期

摘要: 近年来,东南亚国家(本文主要指印尼、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和泰国)经济增长的波动加剧。2003年,东南亚经济继续呈现复苏的态势。不过,各国的经济增长速度不尽相同。2004年,将是东南亚国家政权更替,经济重组和区域整合的关键一年。

8.《东南亚国家保险业改革及其对我国的借鉴》 《南洋问题研究》2004年第2期

摘要:20世纪80年代以来,东南亚各国的保险业得到很大发展,但在金融危机中也暴露出的这一行业存在许多深层次的问题,急需进行改革。在WTO和美国等西方国家的压力下,亚太地区各国从1996年底开始实施保险市场的自由化政策,逐步开放国内保险市场。面对这种形势,东南亚各国对本国的保险业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取得了较好成效。东南亚保险业改革的经验在许多方面为我国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9.《印尼经济2003年回顾和2004年展望》 《南洋问题研究》2004年第2期

摘要:2003年印尼宏观经济稳定,国内经济取得小幅增长,经济增长的动力主要来自消费,出口和投资对经济增长贡献有限。如果印尼大选能顺利完成,2004年印尼经济增长幅度可达到4-5%,估计要到2006-2007年印尼经济才能达到危机前的增长水平。

10.《2003年菲律宾经济述评》 《南洋问题研究》2004年第2期

摘要:本文回顾了2003年菲律宾经济的增长状况,同时也从经济、政治和社会方面分析了它们对该年菲律宾经济增长的影响。

(二)《东南亚(宗教)文化承嬗、差异对政治、外交格局的影响》(2001-2004)进展情况之八(主持人 段立生)

《东南亚(宗教)文化承嬗、差异对政治、外交格局的影响》课题组在2004年上半年里,取得的阶段性研究成果如下:

1.《1929-1933年经济危机与中国女性人口国际迁移》,《妇女研究论丛》,2004年第1期

摘要:英属马来亚是近代中国人口移民最多的地区之一,也是中国女性移民最多的地区之一。在1929-1933年世界经济危机和殖民地政府移民政策的影响下,中国女性人口大量移民马来亚。本文通过中国女性移民马来亚的个案分析,希望深入探讨经济危机和重大政策变化对男女移民的不同影响,以及女性不同于男性的移民模式,以期丰富中国人口国际迁移研究。

2.《从人口普查看20世纪上半叶马来亚华人妇女经济参与的变化》,《南洋问题研究》,2004年第1期

摘要:20世纪以来,随着马来亚经济发展,华人妇女经济参与日益扩大,尤其在30、40年代马来亚华人妇女劳动力进入所有行业,她们的职业领域也在拓展。这一时期影响华人妇女劳动力行业分布和职业分布的主要因素是1929-1933年经济危机所引起的移民政策变化和华人产业结构调整,以及女子教育的发展和社会性别模式。

3.《经济危机•国际迁移•移民网络:中国女性移民马来亚 》,《亚太评论》,2004年第1期

摘要: 在1929-1933年世界经济危机和殖民地政府移民政策影响下,中国女性人口大量移民马来亚,她们的迁移模式可分为三种:自主迁移、依附迁移和被动迁移,不同的移民模式对应的移民网络有所不同。本文主要研究1929-1933年经济危机和移民网络对中国女性移民模式的影响。

4.《马来西亚华人如何看待伊斯兰教国》,《当代亚太》,2004年第1期

摘要: 随着伊斯兰复兴运动在马来西亚的发展,代表马来人利益的巫统和伊斯兰党也转向伊斯兰教寻求合法性。伊斯兰党要建立政教合一的神权伊斯兰教国,而执政党巫统则提出马来西亚就是世俗的伊斯兰教国,这引起马来西亚华人对国家政体、民主、信仰自由的忧虑。他们反对将马来西亚建成伊斯兰教国,华人社团和反对党行动党反对建立任何形式的伊斯兰教国,而执政党马华公会和民政党坚决反对伊斯兰党的伊斯兰教国,但赞同巫统的伊斯兰教国。

(三)《全球化下中国与东南亚经贸关系的历史、现状与趋势》(2002-2003)

进展情况之五(主持人:聂德宁)

在《全球化下中国与东南亚经贸关系的历史、现状与趋势》课题组全体成员的共同努力下,该课题组在2004年上半年度取得了一系列阶段性的研究成果。现将本课题组在本季度已取得的研究成果简介如下:

1.《试析菲律宾华人对中国的直接投资》,《八桂侨刊》2004年第1期

摘要:本文通过考察和分析改革开放以来菲律宾华人对中国的直接投资规模及发展的历程,阐明了菲律宾华人对华投资各个阶段的特点,并对菲律宾华人对华投资的现状及趋势进行概略性的探讨。指出菲律宾华人的对华投资,一方面是由于中国政府对吸引外资的重视以及对外资经营的制度环境的不断改善;另一方面则是由于菲律宾华人经济自身实力的不断壮大,出于资本本能的驱动,必然会寻求利润的最大化。因此,在经济全球化这一大背景下,双方的互相吸引,促使菲律宾华人资本在中国的投资经历了一个从投石问路到根深叶茂的发展过程。不仅如此,华人在中菲两国的经贸合作和友好往来中,利用同文同种的文化优势与便利,在连接中国与菲律宾关系的过程中,一如既往地发挥其特有的桥梁作用。所以,我们有理由相信,菲律宾华人对华投资的良好发展趋势必将持续下去。

2.《暹罗王室在垄断贸易中重用华侨的原因》,《东南亚纵横》2004年第5期

摘要:本文主要考察和探讨暹罗王室实行垄断贸易制度的原因,以及其在实行这一制度中暹罗王室特别倚重华商的主要因素。指出王室垄断贸易是暹罗封建王朝巩固其封建统治地位的一个重要手段,而王室重用华侨商人的主要依据在于:华侨相对于其他种族的优越性、依附性以及以此稳定暹罗封建秩序的可行性,因而能够一度创造出暹罗王室与暹罗华侨双赢的局面,并促使暹罗华侨发展成为暹罗社会结构中的商业阶层。这样,暹罗华侨为王室和王国服务就不会因为王室垄断贸易制度的结束而结束,而是以新的角色和新的姿态继续活跃在暹罗的经济领域。

3.《中国与印尼经济关系:回顾与展望》,《南洋问题研究》2003年第4期

摘要: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中国与印度尼西亚的经济关系几经波折和起伏。本文就二战以后中国与印尼经济关系的历史回顾,中国与印尼经济关系的现状和特点,近年来中国与印尼经济关系快速发展的原因,以及中国与印尼经济关系前景展望等四个方面,系统地考察和分析了中国与印尼经济关系发展的历史与现状。指出近年来中国与印尼的经济关系得到快速发展,得益于两国邦交的恢复和正常化,以及中、印(尼)双方积极调整各自的经贸政策并注重发展双边的经贸合作关系。因此,进入21 世纪初期,中国与印尼两国的经贸合作已呈现出了广阔的发展前景。

4.《东亚华商在香港的经济活动分析》,《南洋问题研究》2003年第4期

摘要:香港一直以来是东南亚华商投资与从事经贸活动的中心之一,也是东南亚与中国大陆进行经贸联系的重要中介。自改革开放以来,香港更是成为东南亚华人企业投资中国的桥梁。本文从二战后东南亚华商在香港的投资,东南亚华商在香港股市的地位,以及金融危机对东南亚华商在港企业的影响等三个方面,系统地论述和分析东南亚华商在香港的经济活动的发展状况。指出,自二战以后东南亚华商在香港的投资额越来越大,并已成为香港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尽管东南亚金融危机对东南亚华商在香港的企业造成了较大的冲击,但是大多数华商在港企业还是克服困难,度过了难关。随着东南亚地区经济形势的好转,东南亚华商企业依然能够焕发活力,继续为香港的经济繁荣做出贡献。

(四)《东南亚国际关系:区域争端与合作研究》(2002-2005)

进展情况之五(主持人 陳安、傅崐成)

《东南亚国际关系:区域争端与合作》项目在2004年上半年科研进展成果如下:

1.《中国与印尼经济关系:回顾与展望》 《南洋问题研究》2004年第1期

摘要:印度尼西亚共和国是东盟国家中国土面积最大和人口最多的国家。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中国与印尼的经济关系几经波折和起伏。自1990年两国正式恢复外交关系以来,中国与印尼经济关系迅速发展。进入21世纪,两国的经贸合作前景广阔。

2.《新加坡对外经济关系的新格局》 《南洋问题研究》2004年第2期

摘要:近年来,新加坡的外经济关系呈现出新的格局性变化。本文拟就新加坡与其他东盟国家、美、日、欧、澳、新、中国大陆、香港、台湾、韩国、印度等的经济关系作一分析。

3.《中国入世和10+1背景下中菲经济政治关系研究》《南洋问题研究》2004年第2期

摘要:从东南亚经济增长与发展多样性的角度,本文考察了中国与菲律宾的经济政治关系在中国入世和10+1背景之下的发展及其前景预测。从菲律宾“逆工业化”经济发展特点,政府与商界的互动关系,菲律宾国内政治发展的需要,华菲族群之间的经济差距,以及菲律宾21世纪外交政策的特点等视角,探究了菲律宾政府与商界逆向应对中国入世和10+1的深层原因。以21世纪之后中菲两国经济关系加快发展的客观事实,论证了中菲两国的经济合作存在着互补的空间。中菲两国高层领导人在处理双边关系过程中所表现出的理智和濬智,决定了在中国入世和10+1的背景之下,中菲经济政治关系不仅不会倒退,反而将会有较快的发展。

二、会议综述

(一)“南海资源与两岸合作研讨会”:

2004年1月11-12日,在海南岛博鳌,与国家海洋局海洋战略研究所、海南省南海研究中心,合办“南海资源与两岸合作研讨会”。与会者大约40人,包括台湾学者6人。傅崐成向大会提交、发表论文一篇,《两岸中国人民在南海合作开发渔业资源的问题》。

(二)“机遇、挑战及重建东南亚华人的种族资源研讨会”:

2004年3月24-25日,香港城市大学东南亚研究中心与厦门大学东南亚研究中心在香港联合举办了“机遇、挑战及重建东南亚华人的种族资源研讨会”,探讨近年来中国与东南亚地区的关系转变以及从而引起的国际间经济、政治与文化方面问题。

在为期两天的研讨会上,来自中国内地、香港、台湾及丹麦、澳大利亚、美国、马来西亚等地的专家学者,将从新的角度探讨东南亚国家内部的种族关系,论题包括:中国与东南亚变动关系中的民族和资本因素、中国与东南亚商业网络发展、东南亚华人处理与中国关系的策略等。

厦门大学南洋研究院副院长王勤分析了中资企业在新加坡上市的情况。他说,近年来,中资企业在新加坡上市迅速增加,截至2003年底,在新加坡证券交易所上市的中资企业已达33家,其中大部分为民营企业。在新加坡上市的中资企业涉及制造业、水电与煤气、商贸、房地产、交通与仓储、通信以及服务业等。

厦门大学东南亚研究中心王望波博士在研讨会上阐述了在东南亚华商对中国内地的投资过程中,香港所扮演的角色。他说,香港一直是东南亚华商投资与从事经贸活动的中心,也是东南亚与中国内地进行商贸联系的中介和桥梁;不少东南亚华人财团都以香港为基地,把中国内地作为其拓展投资的主要市场;东南亚华商经香港通过宗族、乡亲等熟悉的渠道进入中国内地,获得了比较安全、有利的投资机会,取得了比其他地区更高的投资利润。

(三)“冷战以来的东南亚国际关系学术研讨会”:

2004年6月2日至5日,厦门大学东南亚研究中心与《世界历史》编辑部联合主办的“冷战以来的东南亚国际关系”学术研讨会在厦门大学隆重举行。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亚太研究所、外交学院、中山大学、暨南大学、解放军国际关系学院、郑州大学、华中师大、厦门大学等多家大学、研究机构的40余名专家学者参加了此次专题学术研讨活动。研讨会于6月3日上午在厦门大学颂恩楼215会议室举行了隆重而简短的开幕式。开幕式由厦门大学南洋研究院院长暨东南亚研究中心主任、中国东南亚研究会执行会长庄国土教授主持。厦门大学副校长杨勇教授致以热情洋溢的欢迎词。随后,会议特邀嘉宾《世界历史》副主编张丽编审、厦门大学历史系教授暨中国东南亚研究会会长孙福生教授、暨南大学东南亚研究所教授暨中国东南亚研究会副会长陈乔之教授先后致辞,强调冷战以来的东南亚国际关系研究的重要性,认为此次研讨会的召开具有深远意义,将推动我国学术界对冷战以来的东南亚国际关系的深入研究。此后,云南大学国际关系学院院长肖宪教授就《东南亚与中东的伊斯兰教联系》、解放军国际关系学院反恐研究中心办公室主任刘强教授就《当今东南亚地区反恐态势及其趋势》、郑州大学越南研究所副所长于向东教授就《从日内瓦会议到亚欧会议:历史的昭示》、厦门大学东南亚研究中心研究员李金明就《冷战后东南亚国家在南海的军事活动》先后作了主题演讲。

嘉宾致辞和主题演讲结束后,研讨会围绕着“冷战以来的东盟与大国关系”和“冷战以来的东盟与地区安全”两个主题展开了分组讨论。

1、关于冷战以来的东盟与大国关系问题

冷战以来的美国与东南亚国家的关系是与会专家学者讨论的一个热点问题。冷战结束后,东南亚地区的两极体制也随之瓦解,东南亚国家的民族主义情绪高涨。在这种背景下,美国在东南亚地区实施战略收缩,美国与东南亚国家的关系也就进入了一个相对疏远的阶段。以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为代表的东南亚国家在缅甸加入东盟等问题上开始公开对美国说“不”。“9.11”事件爆发后,美国的国家安全理念和对外战略发生了重大变化,美国把恐怖主义视为对国家安全的重要威胁。从此,美国和东南亚国家的关系基本上围绕着反恐怖主义展开。而在“9.11”事件之后,东南亚地区也发生了多起恐怖爆炸事件。美国对东南亚这个恐怖主义重灾区高度关注,美国不仅与菲律宾、新加坡等国进行密切的反恐合作,而且强烈要求印尼、马来西亚等伊斯兰国家加大反恐的力度。为了取得东南亚国家对打击恐怖主义的支持,美国对一些东南亚国家给予了大量的经济和军事援助。基于此,有学者指出:从总体上来看,美国与东南亚国家的关系在“9.11”事件之后比此前更加密切,尤其是在军事、安全方面的合作明显增多,这对我国与东南亚国家的关系和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有一定的负面影响,但是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东盟的大国平衡战略;从长远来看,恐怖主义依然将是影响今后一段时间美国与东南亚国家关系的基本因素。

东南亚地区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和重要的战略地位,历来是大国必争之地。冷战刚刚结束,印度就不失时机地制定了“东进”战略,也参与到对东南亚地区的角逐之中。与此同时,随着东盟内部整合的不断深化和东盟对国际事务的广泛参与,东盟的国际影响力也与日俱增。因此,印度与东盟的不断靠近格外引人注目。有学者指出:由于印度与东盟受到自身实力及各种外部因素的制约,一时难以与其它亚太大国相争锋,双方发展关系有着相互借力的考虑。该学者进一步指出:冷战后东盟与印度的走近,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受到了“中国威胁论”的影响,联合提防中国;而作为我国南方门户的东南亚和南亚地区的任何变动,都将对我国周边环境的安全态势和战略平衡产生不可低估的影响;这就要求我们不为一些表面现象所迷惑,对东盟和印度的关系有更加及时、客观和准确的判断,从而做出有利于维护国家利益的决策。

国际政治行为是国际政治关系的直接动态表现。它是国际政治行为体在特定国家利益基础上,围绕着国际政治权力的获得和运用、国际政治权利的获得和实现而展开的一系列活动。它主要包括:国际政治参与、国际政治斗争和国际治理。有学者运用国际政治行为的有关理论分析了冷战后中国对东南亚国家的国际政治行为的基本特征:1、就总体而言,中国政治参与的行为以体制内参与为主,大的冲突并不存在;2、中国政治参与的行为动机有着明显的建构主义特征,而预设性因素的作用日益降低;3、已经逐步建立起中国国际政治参与的渠道,但制度和机制的完善尚需假以时日;4、区域政治治理已有初步成效,但治理的范围仍需拓展;5、中国国际政治参与的主体较为单一,民间的作用发挥不足;6、国际政治行为的准则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主。

随着冷战的结束和全球化时代的来临,地区主义发展引人注目。而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的迅速崛起和对国际事务的广泛参与,也必然要求中国把地区主义纳入中国多边外交战略的视野之中。有学者认为:中国按照地区主义战略处理与亚洲其它国家的关系是大势所趋;中国-东盟的合作机制是开放的,这种开放性可使该机制对其它国家有着可持续的吸引力和推动力,并使中国在解决地区紧迫问题上具有更多的发言权;建立在区域主义基础之上的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体制、“面向和平与繁荣的战略伙伴关系”体制与其它双边和多边合作机制一道,正在逐渐奠定东亚合作和地区一体化的坚实基础,并为其它地区的区域合作提供示范作用。

2001年以来,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设的顺利进展,中国与东盟的关系也迅速升温。同为东亚大国的日本对此做出了及时而又强烈的反应,通过组建日本-东盟自由贸易区、召开东盟特别会议等一系列举措,也全面加强了与东盟的关系,颇有对抗中国之意。这引起了所谓的“东亚主导权”之争。东盟由于本身实力有限,尚不足以成为东亚地区的主导性力量。但其惯用“大国平衡战略”,在东亚各大国之间纵横捭阖,力图实现其自身利益的最大化。未来中国和日本之间是否会走向全面对抗?东亚经济合作是否会走向分裂?这些问题是东亚国家必须面对的严峻挑战。有学者认为:没有中国和日本之间的合作,就不可能有真正的东亚区域合作;唯一的出路就是中国和日本等亚洲大国摒弃“东亚主导权”意识,在区域合作中与东盟国家实现共赢,是东亚走向政治、经济、安全的真正而又全面的合作。

2、关于冷战以来的东盟和地区安全问题

东南亚的伊斯兰恐怖主义问题也引起了与会专家学者的热烈讨论。亨廷顿的“文明冲突论”认为,文明之间的冲突是人类冲突的最终表现形式,这种冲突在不同的文明部落之间始终存在。而当今世界伊斯兰文明和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文明之间的矛盾和对抗,正是文明冲突论的有力证明。不仅激进的中东伊斯兰原教旨主义分子对西方国家发起了一连串的恐怖袭击,就连以温和而著称的东南亚穆斯林中间也产生了恐怖组织,屡屡在东南亚国家中制造针对西方人的恐怖爆炸事件。东南亚是除中东之外的另一个恐怖活动的高发区,其中印度尼西亚是滋生地区恐怖主义活动的温床。东南亚的恐怖活动呈现出频率高、伤亡重、影响大等特点,给该地区的政治、经济和社会造成了巨大的灾难,也自然成为全球打击恐怖主义的主要战场之一。东南亚国家在美国的要求和支持下,在打击恐怖主义问题上取得了重大成果,大批恐怖分子落网,恐怖组织受到一定程度的震慑。但是,有学者指出:形势依然不容乐观,从未来看,东南亚地区的恐怖主义将出现组织网络化、手段多样化、袭击范围更广、后果更严重的趋势,袭击的对象也可能转向大型基础设施;美国以反恐为名将战略触角伸向东南亚,将对地区安全形势和战略态势产生重大影响。

此外,东南亚地区的伊斯兰教与中东地区的伊斯兰教有着多样化的联系,主要有三种途径:政府与政府之间的联系;民间的联系,包括一年一度的朝觐、留学和其它民间往来;反政府组织即极端组织的联系。极端组织之间的联系使得东南亚的伊斯兰恐怖主义深受中东伊斯兰原教旨主义的影响。因此,也有学者就东南亚的伊斯兰恐怖主义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近年来东南亚伊斯兰教的政治色彩越来越浓厚,甚至呈现出了朝暴力化方向发展的趋势;除了东南亚地区内部的原因外,这种变化与东南亚越来越多地受到中东伊斯兰教原教旨主义的影响有关。

自古以来,中国对南沙群岛及其附近水域就有着神圣不可侵犯的主权,这表现在至少以下三个方面:中国是最早发现、开发南沙群岛的国家,中国人民在此地的生产活动是对其行使主权的表现;中国历代政府长期以来对南沙群岛行驶了有效的管辖;中国历代政府(晚清和民国时期)对南海进行了有效的维护,比如建立渔业区域制度、抗议西方列强对南海的非法勘测等。然而,冷战后,东南亚国家在南海的军事活动日益增多,它们在加强与美国和日本军事合作的同时,频繁地在南海举行军事演习。此外,南海周边某些东南亚国家为了维护其在南海占据的岛礁的“安全”,也纷纷制定了军事现代化计划,扩大军费开支,大搞军备竞赛,包括购买先进武器、建造海军基地等等。有学者指出:这些行为不仅不利于南海争端的处理,而且进一步加剧了南海地区的紧张局势,影响到这一地区的和平与稳定,值得引起南海周边国家的关注。

解决印度支那问题的日内瓦会议于1954年4月至7月召开。它是二战后一次缓和国际紧张局势的重要会议,尽管会议操纵国的目的不在于此。日内瓦会议被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大国所主宰,与会国的地位是不平等的。时隔40余年,亚欧会议于1996年诞生。时至今日,亚欧会议已经连续举行了四届首脑会议。尽管亚欧会议的政治意义大于经济意义,象征意义大于现实意义,但是,它体现了东西方之间平等的对话与交流,反映了世界多极化的发展趋势。日内瓦会议的召开和亚欧会议的诞生,是战后国际关系演变过程中的重大事件,反映出了现代国际关系发展的趋势和潮流。有学者通过对两者历史性的对比,指出了国际政治演变给我们的多方面昭示:以合作谋求发展,才能更好地维护世界和平,顺应世界不可逆转的潮流和趋势;国际争端不能依赖武力和战争来解决,只能靠真诚的协商和平等的对话,强权政治是与国际社会的发展趋势背道而驰的;互惠互利、合作双赢的理念具有强大的生命力;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的深入发展,国家主权将会有部分让渡,但独立的民族国家仍是主要的国际关系主体,主权平等原则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仍然是国际关系中的基本准则。

东南亚地区是连接太平洋和印度洋、大洋洲和亚洲的十字路口,具有重要的战略位置。周边大国势力错综复杂,在这里竞相角逐。东盟国家由于历史的原因,民族、宗教、社会、文化等方面差异巨大,具有明显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但是该地区仍然在当今动荡不安的世界中保持了相对安全和稳定,与其它地区相比显得格外不同。国际关系研究中的新现实主义学派认为,国家最终关心的不是权力而是安全。因此,在新现实主义学派兴起之后,安全成为国际问题研究中的核心问题之一。就此而言,对东南亚区域安全的研究也就以成为对东南亚国际关系研究的一个很好的切入点。与会的研究生代表把东盟安全机制分为东盟国家内部安全机制和东盟外部安全机制两个组成部分,并分析了东盟安全机制的主要特征:东盟安全机制的指导思想具有历史的连贯性;东盟安全机制的范围已经超出了东南亚地区,开始关注整个亚太地区的安全环境;对安全的内容进行了扩展,从对传统的政治军事安全的关注转向了对综合安全的关注。最后该研究生对东盟区域安全机制的发展趋势作了展望:东盟内部安全机制将会变得更加完善、更加有效率;在东盟外部安全机制涉及到东盟地区之外的安全事务时,周边各大国依然愿意让东盟担当召集人和协调者的角色,但这种区域安全机制与东盟领导人当初的设想可能会大相径庭。


  • 上一条:第三期基地成果简报(2002年第1期)

  • 下一条:第十三期基地成果简报(2007年第1期)
  • Copyright© 2013  厦门大学东南亚研究中心 站长:titicka
    厦门大学南安楼,电话:0592-2186414,传真:0592-2186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