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亚研究中心第四十一期工作简报(2010年第4期)
一、重大项目进展报告
(一)《东南亚历史及其与中国关系》(2005~2009)进展情况之二十(主持人:廖大珂)
已申请结题。
(二)《当代印度支那及其与中国关系综合研究》(2005~2008)进展情况之十七(主持人:廖少廉)
8月份完成调研报告《东盟国家经济政治形势及其对亚太经济合作的影响》。报告认为:东盟成员经济从2008下半年开始受到世界金融危机的猛烈冲击,直至2009年下半年才止跌回升,2010年上半年保持较好的复苏势头。当前东盟成员政局基本稳定,给经济复苏提供较好的条件。报告分析世界金融危机给东盟成员带来的主要影响和有关成员所采取的应对措施,认为近期东盟成员经济和政治形势均会保持比较平稳,东盟经济体将利用APEC领导人会议的平台加强与其它成员经济体开展合作,尤其是对巩固经济复苏和协调相关经济对策进行交流。
近几个月以及今后数月课题组全力投入成果的统稿和修订,同时仍在不断补充新发现的资料,以及将部分成果征求国内有关学者意见与建议。因为本项目的研究对象印度支那国家,尤其是柬埔寨和老挝的系统统计资料和其它涉及政治和社会发展的可靠资料很难获取,因此延误一些部分的撰写。现已采取措施和通过各种可能的渠道收集上述资料。鉴于上述原因,已申请延迟结题时间至2011年上半年。
(三)《东盟国家工业化、科技发展与竞争力研究》(2006~2009)进展情况之十五(主持人:沈红芳)
1、本课题已进入了专著写作阶段,同时结合具体问题进行专门的考察。
2、继续进行第一章,“绪论”,以及第七章“朝向工业化的努力:柬埔寨、老挝、缅甸案例研究”章节的写作。
3、准备撰写马来西亚工业化一章的资料
4、进行东盟国家的工业合作章节的写作
(四)《中国与东南亚国家外交关系研究(2007~2010)》进展情况之十一(主持人:聂德宁)
1、《中缅边界问题的解决——外交部解密档案角度的考察》,《南洋问题研究》2010年第3期
2、《中美在东南亚地区的“软实力”评估》,《南洋问题研究》2010年第2期。
(五)《中国与马来西亚经贸关系历史、现状及趋势研究》(2008~2011)进展情况之七(主持人:李一平)
1、《马来西亚华商对华投资原因浅析》,《东南亚纵横》2009年第12期。
2、《新加坡与马来西亚关系中的水因素》,《东南亚纵横》2010年第6期。
(六)《当代东南亚能源问题研究》(2008~2011)进展情况之七(主持人:赵洪)
1、《东盟国家发展新能源的政策举措及其对我国的借鉴》,《创新》2010年第5期。
2、《印尼钢铁业发展、主要问题与潜力分析》,《全球科技经济瞭望》2010年第6期。
(七)《当代东南亚经济发展、区域经济一体化研究》进展情况之三(主持人:王勤)
1、《论东盟的国际竞争力》,《南洋问题研究》2010年第3期。
2、《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区域影响》(CAFTA and its Regional Impact)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hina-ASEAN Free Trade Agreement: Regional Implications(27-28 September 2010, Malaysia)
二、国内学术交流:
2010年8月3-4日,中国—东盟教育部长圆桌会议暨第三届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在贵阳举行。中心主任王勤教授、副主任廖大珂教授参加了此次教育交流周的系列活动,出席了教育交流周的开幕式和首届“中国-东盟人文学术研讨会”。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刘延东在开幕式上作了题为《携手共建中国—东盟互联互通的人文之桥》的主旨演讲,她指出,要推动教育交流与合作,分享人才培养经验,携手共建中国—东盟互联互通的人文之桥,为睦邻友好、和谐亚洲奠定深厚的民意和智力基础。
本届交流周由“中国-东盟人文学术研讨会”、“中国-东盟环境教育论坛”组成。中国-东盟人文学术研讨会为今年首次启动,旨在为中国及东盟学者专家提供一个交流思想,分享经验,使中国与东盟各国在人文学术交流合作方面取得实质性进展的平台。研讨会上,来自中国与东盟10国的专家学者发表了精彩演讲,内容涉及双方高等教育合作的现状与前景、大学合作的可能空间、经贸关系的发展等多个方面。
“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由教育部、外交部和贵州省政府主办、贵州大学承办。自2008年起已连续举办三届,有近40所东盟国家高校、教育行政主管部门、驻华使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东盟秘书处、东盟大学网络等机构以及近60所中国高校参会,签署了130份校级合作协议。
三、国际学术交流
1、2010年7月16至17日,厦门大学东南亚研究中心与马来西亚拉曼大学中华研究中心在马来西亚拉曼大学八打灵再也校区共同举办了“马中关系——挑战与机遇”国际学术研讨会。中心成员范丽、林梅、王虎、闫森等教师共同参会。此次会议集合了中国、马来西亚、新加坡、香港、台湾、韩国以及日本学者30多位参加。马来西亚高教部副部长何国忠出席开幕式,并致词;同时,知名学者王賡武教授出席并担任主题演讲人。此研讨会主題有4项,即:马中文化交流:回顾与展望、马中关系:区域和平与安全、马中关系:经济挑战与机遇、马中关系与全球经济危机:冲击与回应。会议不仅探讨了马中两国文化交流所带来的影响和改变,而且对促进两国和国际间的学术交流,推广和促进区域研究与发展中的马中研究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2、由日本东京大学副校长田中明彦教授率领的日本文部省“东亚共同体”研究课题组6位教授,于2010年7月19日专程到厦门大学东南亚研究中心访问。中心顾问庄国土教授、中心副主任李一平教授、刘晓民教授、王望波副教授与来访日本学者,深入讨论东亚合作机制、经济一体化和中国的东南亚政策等问题,历时近两个小时。双方均感收获良多。随同田中副校长来访的还有东京大学、同志社大学、东北大学、东京理工大学、九州大学等校学者。
3、2010年8月3日下午,由韩国汉阳大学中国问题研究所所长文兴镐教授等五位教授组成的韩国学者代表团专程到厦门大学东南亚研究中心进行访问交流。中心顾问庄国土教授、王望波副教授与来访韩国学者们,就区域研究,尤其是南中国与海外关系研究的多维视角进行了深入探讨,并就加强东南亚研究中心与该所之间的交流和合作协议达成了初步共识。随同文兴镐教授来访的还有韩国汉阳大学的闵贵植教授、金英教授,韩国同德女子大学金润泰教授以及韩国乌山大学姜真硕教授等学者。
汉阳大学在韩国大学榜排名前五,其中国研究水平处于韩国前列。
4、2010年8月3日下午,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拉贾拉南国际问题研究院(S.Rajaratnam School of International Studies)国防经济学资深教授Ron Matthews到厦门大学东南亚研究中心进行了访问交流。林梅副教授主持了座谈会,Matthews教授从三个层面(稀缺资源在国防部门的分配、国防与经济学之间的关系、全球化背景下的国防经济学)介绍了国防经济学,并以他多年的研究成果诠释了国防经济学这一重要理念;Matthews教授同时介绍了拉贾拉南国际问题研究院的硕博士招生项目。聂德宁教授、廖少廉教授、张苾芜副教授、范红伟副教授、沈燕清副教授、许可博士、林达丰博士、王虎博士等研究人员和博士生、本科生代表参加了座谈。
5、2010年9月9日下午,法国社会科学院近现代中国研究中心主任、中国问题专家吉普鲁教授(Professor Froncois Gipouloux)做客厦门大学东南亚研究中心,并做了题为《亚洲地中海,全球化与经济制度的演变:欧亚比较经济史初步探索》的学术报告。在报告中,吉普鲁教授以他新近出版的研究成果《亚洲地中海:16-21世纪中国、日本及东南亚港口城市与商人网络》为基础,对东西方经济贸易发展史的诸多方面进行了比较研究与阐释。报告会后,吉普鲁教授与中心的廖大珂教授、吴凤斌教授、王望波副教授、刘勇副教授、林达丰博士,以及台湾研究中心的林仁川教授进行了深度交流和座谈。中心的聂德宁教授主持了座谈会,教师王虎博士,博士生王登科等师生也参加了座谈。
6、9月28日下午,来自科特迪瓦和加蓬的驻华大使科菲.阿兰.尼凯斯和奥伊纳莫诺.弗朗西斯访问厦门大学。国际处副处长陈志伟,东南亚研究中心顾问庄国土教授等在厦门大学颂恩楼215会议室与大使们进行了亲切友好的交谈。
四、社会服务和咨询报告
《人民日报》(海外版)2010年7月20日第一版,以“了解侨情变化 助推两岸合作”为题,详细刊载东南亚研究中心顾问庄国土教授的最新侨情研究:到2008年,世界华侨华人总数是4543万人,其中东南亚有3348万。”该研究纠正了近20年官方和民间关于华侨华人数量从3000多万到8700万的混乱提法。庄国土教授指出,华侨华人不但是中华民族腾飞的重要动力,华侨华人事务也是两岸谋求重大共识的要政。中国的和平崛起和中华民族的复兴,华侨华人的参与是关键性的。华侨华人经济、科技、文化资源与两岸整合,将是国家真正的崛起之日。
五、人才培养
今年秋季,东南亚研究中心新增本科生专业外交学 (侨务方向)面向全国招收15名本科新生(文理兼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