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2月31日上午,CCTV专访庄国土教授,就土楼名系构成、闽南名系如何迁入福建、土楼出现的社会原因以及闽南人与客家人下南洋的原因和发展特征等与庄国土教授深度对话。下午,庄教授在颂恩楼1120教室为此做了题为《下南洋的闽南人与客家人——民性的比较及其对中国现代化进程的意义》的专题讲座,为采访提供了更深度的学理分析和思辨。
庄教授首先介绍了客家人和闽南人的概念和地区分布情况,随后他分别从民居、民性以及下南洋与过台湾三个方面详细阐述了客家人和闽南人的区别。
客家人说客家方言,是晚清北方人南迁移民的一支,主要分布在赣南、闽西和粤东三角区。而闽南人主要是使用潮州方言和闽南语方言的群体,分布在海南、浙南、江西东部以及广东雷州半岛。在用图片向大家展示客家人的土楼和闽南人的大厝与洋房的基础上,庄教授自然过渡到两者民性方面的比较:客家人正统与守旧、崇文重教,富有团队和战斗精神,有强烈的进取心;相比之下,闽南人则具有海洋性、开放性、重商性和冒险性等特点。此外,庄教授分析了历史上客家人与闽南人从事的职业以及他们政治取向的差异,并评述了两者对中国现代化进程扮演的不同角色,客家人是传统文化的捍卫者,而闽南人则是国际化的开拓者与实践者。在中国大陆的政治版图中,客家人比闽南人更强势。
闽南人本质的人文特征是直率的海洋性格和开放的心态。作为传统的闽南人,庄教授的这些特点也十分鲜明。作为一名学者,他在华人华侨历史方面有深入的研究,在专业领域成绩卓著。同时作为南洋研究院的院长,他带领着学院积极进取,从最初的研究机构扩大发展成如今研究型和教学型齐头并进的机构。这些与他的积极开放是分不开的。
(文:李润颖;图:陈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