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是印度尼西亚(下文简称印尼)的大选之年,新总统、新政府的上台将牵动印尼内政外交相互联动。同时,自2022年区域国别学被列为交叉学科门类下的一级学科以来,国内对区域研究的讨论持续升温。在此背景下,2024年6月21-23日,第一届厦门大学、印度尼西亚大学、加查马达大学区域研究国际研讨会在厦门大学举办,试图探索区域研究视域下的印尼研究。会议以“印尼与世界:跨学科、跨区域和跨领域”为主题,鲜明地突出了区域研究的跨学科性,而且十分注重印尼研究的“在地化”路径,邀请了印尼两所顶尖大学的多位不同学科背景的学者参与讨论。此次国际研讨会由厦门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南洋研究院、厦门大学印度尼西亚研究中心主办,《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编辑部、《南洋问题研究》编辑部、中国东南亚研究会协办。来自印度尼西亚大学(University of Indonesia)、印度尼西亚加查马达大学(Universitas Gadjah Mada)、印度尼西亚卡拉旺大学(Universitas Singaperbangsa Karawang)、荷兰莱顿大学、中国厦门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暨南大学、华中师范大学、福建师范大学、重庆师范大学、汉江大学等多所高校和研究机构近40名学者参与研讨会。
主持人张淼副院长
致辞人高艳杰院长
会议由厦门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南洋研究院副院长张淼老师主持,全程以全英文展开。开幕式上,厦门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南洋研究院院长高艳杰致开幕词和欢迎词,对会议的召开表达了殷切期望并指出了研讨的重要方向。
瓦万·马苏迪(Wawan Masudi)
苏福万(Shofwan AI Banna)
包广将副教授
在主旨演讲环节,印度尼西亚查加马达大学社会与政治科学学院院长瓦万·马苏迪(Wawan Masudi)针对印尼即将上任的新总统进行了《普拉博沃总统执政展望:民粹主义还是新发展主义?》的专题演讲,不仅分析了普拉博沃大选成功的核心因素,还展望分析了新政府未来执政的民族主义和民粹主义两种倾向。印度尼西亚大学社会与政治科学学院副教授苏福万(Shofwan AI Banna)以《去殖民化是一场人类革命:苏加诺的国际秩序愿景和认同斗争》为题展开演讲,以苏加诺时期印尼对国际秩序的认知揭示了国际秩序的建构性特征。主办方厦门大学印尼研究中心主任包广将副教授则以《跨学科与中国的印尼研究》为题发表演讲,呼吁将印尼研究置于区域研究的跨学科框架下进行。三位学者分别从现实、历史和跨学科研究的角度对印尼研究中的重要问题进行了深入阐释。
在小组讨论环节,会议围绕“印尼史”“印尼发展战略与规划”“印尼内政文化专题研究”“ 印尼与大国关系”“印尼与国际组织”“印尼与区域”“印尼与全球华人”等议题展开讨论,从多学科、多区域、多领域的视角探讨了印度尼西亚在新时期的内政外交调整及其在国际格局中的角色和走向。
致辞人吴崇伯教授
在闭幕式环节,荷兰莱顿大学博士研究生邱文京及印度尼西亚大学社会与政治科学学院助理教授叶瑞明(Yeremia)分别作小组总结发言,向大会汇报各组特色及要点。厦门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南洋研究院长期精耕印尼研究的资深教授吴崇伯进行了总结性与展望性发言。他不仅回顾了厦大南洋研究院与印度尼西亚的合作渊源和历史脉络,而且对未来的中印尼合作、校际合作、院际合作提出了殷切期待。
国内外印尼研究学者共济一堂,智慧交锋、睿识相映,进一步深化了对印度尼西亚在全球背景下的多维度理解。会议期间,与会学者们不仅深入探讨了印尼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各个领域的发展现状和未来趋势,还就如何加强跨国合作、推动学术研究的国际化进行了热烈讨论。同时,明年是印尼独立80周年、中印尼建交75周年,此次会议具有承上启下的衔接意义。通过此次研讨会,学者们不仅加深了对印尼的综合认识,也为未来的研究合作奠定了坚实基础。与会学者纷纷表示,希望以此为契机,进一步促进中印尼两国在学术研究、人才培养和文化交流等方面的合作,共同推动两国关系的全面发展。
文:袁竞
图:卢丽奇、凌敏茜、葛商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