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9月25日下午,南洋问题与全球视野系列讲座第三十六讲在厦门大学南安楼301-3会议室举行。本次讲座特邀张小明教授为主讲人,主题是“走进‘遏制之父’乔治·凯南:我的一段学术研究旅程”。张小明教授现任教于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主要研究领域包括国际关系史、国际关系理论以及美国与东亚关系等。厦门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南洋研究院范宏伟教授担任主持人,厦门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南洋研究院周桂银教授担任与谈人。
范宏伟教授首先对张小明教授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并向与会师生和嘉宾介绍了张小明教授的履历背景、主要研究方向和研究成果等。
讲座伊始,张小明教授讲述了自己近40年从事乔治·凯南研究的经历。1984年末到1985年初,张小明教授在撰写本科毕业论文时便选择以乔治·凯南为研究对象,并逐渐在写作过程中感受到人物研究的复杂性,遂在博士阶段继续以此作为研究主题。张教授还特别指出,在国际关系领域,以人物这一小的对象作为切入点进行研究是个不错的选择。研究人物看似简单,实则十分复杂。以对乔治·凯南的研究为例,要想深入了解这位冷战时期美国“遏制之父”的所思所想,研究者不仅需要大量阅读其生前的著作和公开档案以及相关文献资料,还需要从未公开发表的档案和日记中寻找线索,才能对人物形成更为全面立体的认识。
紧接着,张教授回忆自己在研究乔治·凯南过程中的难忘经历。如张教授曾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给乔治·凯南写信就相关问题进行求解,并得到其亲笔写于1991年12月20号的回信。此外,为了深入了解乔治·凯南本人及其外交思想,张教授还曾多次亲自前往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和国家档案馆,翻阅大量关于乔治·凯南的未刊档案和日记,从而对乔治·凯南的人物形象形成更深入的理解。张教授指出,理解乔治·凯南,理解他的思想,可以更好得理解美国对外政策史,乔治·凯南作为现实主义代表人,了解他对于我们理解现实主义也有很大帮助。这恰恰呼应了张教授之前所说的“选个小题目,做个大文章”的寓意。
最后,张教授着重阐述了自己在漫长研究生涯中对乔治·凯南“两面性”的理解。在性格上,一方面,乔治·凯南具备西方社会精英所特有睿智、坚韧而顽固的品格。另一方面,有悖于人们对精英人士冷静、沉稳与一丝不苟的印象,乔治·凯南在工作与生活中常常表现出情绪化、率意性,乃至感情脆弱、容易冲动的特征。在思想上,作为对苏“遏制政策”的主要设计人之一,乔治·凯南本身关于美国政府对苏政策持有很大的批评意见,到了晚年更是成为冷战的反对者,这一现象又可以追溯到最初对“force”的理解上:选择“政治遏制”,而非“军事遏制”。
与谈人周桂银教授对张小明教授的发言进行高度赞同和深入评价。周桂银教授表示自己关于乔治·凯南晚年对冷战态度的转变深有体会,研究者需要把握好未刊档案与公开发表文件之间的差别。同时,研究历史人物需要避免“脸谱化”。乔治·凯南对苏政策的冷酷和对俄罗斯民族文化的喜爱二者之间的反差,给研究者很多启示。在互动环节,张旭东、包广将、王虎老师以及同学们先后提问,张教授一一进行了解答。最后,范宏伟教授代表学院向张小明教授表示感谢,本次讲座在热烈的掌声中圆满结束。
文字|丁沛中
图片|尚千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