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banner
网站公告列表

返回首页
中心简讯|教学园地|学生园地|学术空间|媒体评论|基地简报|基地期刊|东南亚数据库
中心图书馆|网络资源|走进东南亚|中国东南亚研究会|马来西亚研究所|国际关系学院主页|华侨博物院|English
您现在的位置:  厦门大学东南亚研究中心 >> 中心简讯 >> 中心动态 >> 正文
  [组图]《许云樵全集》编辑过程忆述 | 第四十九期国关系列读书会暨第四十六场南洋真人馆沙龙回顾       ★★★ 【字体:
《许云樵全集》编辑过程忆述 | 第四十九期国关系列读书会暨第四十六场南洋真人馆沙龙回顾
作者:      文章来源: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23-09-24    


先贤故去逾四旬,等身著述泽后辈。2023922日上午,第四十九期国关系列读书会暨第四十六场南洋真人馆沙龙在厦门大学南安楼301-3会议室举行。本次沙龙的主讲人是马来西亚新纪元大学学院东南亚学系和中文系教授廖文辉,主持人为厦门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南洋研究院副教授王付兵。

主讲人:廖文辉教授

主持人:王付兵副教授

本次沙龙的讨论对象许云樵(1905—1981)是东南亚史学家,苏州人,曾任南洋大学史地系副教授,《南洋学报》《南洋杂志》《东南亚研究》《马来亚少年》主编。自26岁从中国南下马、新、泰开始,许云樵不仅从事东南亚及华侨华人史研究,还广泛涉猎诗词创作、儿童文学创作、音韵语言研究、民间信仰研究、掌故史话,等等。其学术生涯长达50余年,著作等身,蜚声国际,被誉为一代学人,东南亚研究泰斗。以他为代表的海外华人文化遗产,不但属于所在国文化遗产,而且也传承了优秀中华文化。

主讲人廖文辉是老院友,师从庄国土教授。廖老师先回忆起20062009年间在南洋研究院读博的经历,概述南洋院在学科、专业、人员等方面的发展变迁。随后,他自称学术取向更偏向于史料学派,在史料学派跟史观学派的学术分野下,他依然坚持“一分史料说一分话”,并自豪地说“从事史料的搜集、整理、编辑这一工作20余年”。

廖老师强调《许云樵全集》是项历时久远的重大学术工程。全集出版计划于2004年启动,经历17年惨淡经营,方得以全数出版。廖老师概括全集工程最大的两个难点是:学术人员短缺和经费不足。全集工程本身就贯穿着马来西亚史地学人的代际传承,总主编郑良树、副总主编崔贵强先后因病离世,更年轻的廖老师在前辈手上接过这项使命。全集项目总共耗费150万马币,全赖项目组自身四处“化缘”——第一笔经费竟是由郑良树老师义卖画作筹得,而后争取到马来西亚创价协会的支持。忆及此处,廖老师感慨不断。

在一个小时内,廖老师从编委会成立、编辑工作、文章分类、文字校对、出版意义等方面忆述全集工程始末。他提出,许云樵学术生涯跨越中国和东南亚,治学领域庞杂。这既是许云樵学识深度与厚度之表现,也给全集工程的实施带来一系列困难。

首先,许云樵论著的搜集困难。许云樵身前著述大约有150余篇,发表时间横贯1920年代至1981年;发表地域极广,涵盖中国大陆和香港、台湾地区,以及马来西亚、新加坡和泰国等多国;发表的刊物涉及各类中英文期刊和报章。廖老师提到,许云樵早年在苏州发表的著作难以搜集,多方辗转,才获得影印版《姑苏》全文。

其次,编辑和校对的难度出乎意料。许云樵善于使用乾嘉考据之法治东南亚史和中外交通史,涉及诸多南海古史地名和音韵语言,其中不少生僻字、古音和古义,甚至还有部分暹罗文。这是对编辑团队巨大的智力考验,廖老师多方请教语言学专家,才弄懂某些生僻字和暹罗文的含义。为了准确录入冷僻字词和暹罗文,廖老师的团队前后将两千余个生僻字手工录入系统。外包打字时,也出现了误录错别字的情况,经过四五次的勘校才逐渐更正。

在讲座中,廖老师屡次强调许云樵的学术遗产具有开拓性和学术价值。《许云樵全集》按照主题将其遗作分为8类。他重视东南亚的史地研究(全集甲类),突破了传统的华侨华人视域(全集乙类)。其中的《中暹关系史》就是许云樵生前定名但尚未刊行的遗作。古史地名中(全集己类),许云樵考据了同一个地方的三四种地名。作为古典汉学的小学研究者,许云樵善于音韵语言研究——廖老师认为,许云樵对方言的分类、对比等论著颇丰(全集丁类),时至今日仍不过时,有待后续推进研究。关于东南亚的邮票研究方面,许云樵曾经发表17篇左右的研究文章,著有《南洋邮票史》。

廖老师总结道,学术界总是长江后浪推前浪,前人学说不断被修正、推翻,不同世代学人前后相继。即使是大家如胡适、钱穆等人的全集也面临类似的问题,但《许云樵全集》最大的学术价值在于,完整呈现学人的学术面貌,展现时代的学术风貌,是建设马新文化之工程,有益于保留史料,方便后人撰写学术史。

王付兵副教授对演讲作了精彩点评。在后续的问答环节,廖文辉老师与在场的师生进行了长达一个多小时的深度互动,涉及的问题主要是:许云樵是否具有史观的创新见解?其学术创作对于中国大陆的东南亚研究产生了何种影响?许云樵是否具有时代关怀?马来西亚和印尼都有大量华人,但两国对华人的政策为何大相径庭?

以史为骨,传承作魂。翌日秋分,千山馥郁。



/马广路

/邓 钰


  • 上一条:厦门大学南洋工作坊(第四期)丨东南亚安全合作的新动向

  • 下一条:以学术推进中马两国文化交流——我院在马来西亚设立工作站
  • Copyright© 2013  厦门大学东南亚研究中心 站长:titicka
    厦门大学南安楼,电话:0592-2186414,传真:0592-2186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