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6月15日下午,南洋问题与全球视野系列讲座第三十二讲在厦门大学南安楼301-3会议室举行。本次讲座特邀杨斌教授为主讲人,主题是《“中国来的鱼鹰”—海洋亚洲知识生成举隅》。杨斌教授为美国东北大学历史学博士,现为澳门大学历史系系主任,西泠印社社员,研究兴趣为中国史、全球史、科技医疗史及海洋史,著有《海贝与贝币:鲜为人知的全球史》《流动的疆域:全球视野下的云南与中国》等专著。
讲座开始前,主持人厦门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南洋研究院沈惠芬副教授对杨斌教授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并向与会师生和嘉宾介绍了杨斌教授的履历背景、研究方向和主要研究成果。
讲座开始后,杨斌教授首先以一个小故事开场。十七世纪初的一天,马尔代夫的国王发现了一只在印度洋上捕鱼的大鸟,可是谁也不知其来源。最终有人告诉国王,这是一只“从中国来的鱼鹰”。杨斌教授通过爬梳中外文献,以中国的鱼鹰(鸬鹚)为例,辅之以明清时期欧洲人笔下关于中国鱼鹰的记录,来讨论海洋亚洲中国知识的传播与流转,进而管窥海洋知识的生成与变迁。
随后,杨斌教授从十七世纪(明朝末年)弗兰索瓦·皮埃尔(François Pyrard)关于鸬鹚的记载出发提出问题,即在马尔代夫的法国人皮埃尔从何得知中国鸬鹚的故事呢?从这一问题出发,杨斌教授梳理了第一个看到鸬鹚的欧洲人—鄂多立克(Odoric da Pordenone)关于中国鸬鹚的记录。根据其游记的记载得知他在元代的1322年到达中国,后从广州东行到泉州、福州,北上经钱塘江前往杭州、南京、元代都城汗八里等地,鄂多立克居住在白沙(Belsa)城时,他寄宿旅舍的主人带领其看到水鸟捕鱼的画面。西人在中国见到鸬鹚捕鱼这一欧洲所没有的场景后,以为神乎其神,将它传到了西方世界。因西方人口耳相传,在明末到达中国的葡萄牙人对中国的鸬鹚格外注意,纷纷对其加以特写。其中16世纪中期葡萄牙士兵伯来拉(Galeote Pereira)的记载较为详细,该士兵在福建、广西辗转数年,他详细记录了他在当地的所见所闻,其中就有中国的鸬鹚,但他以海鸥代指鸬鹚,主要记录其捕鱼过程,其记录大致与鄂多立克相仿。随后还有西班牙传教士士兵等的记载,这些记载都成为1585年西班牙籍奥古斯丁修士门多萨(Juan Gonzalez de Mondoza)编写的《中华大帝国史》的来源,皮埃尔应当是从此书中得知鸬鹚。欧洲人对鸬鹚的关注和欣赏不仅体现在文字记载,还出现了许多关于鸬鹚的绘画作品。主要是由荷兰和英国等使团中的艺术家和画家所创作,记录了他们访华中的所见所闻。其中1843年法国传教士、汉学家古伯察(Evariste Régis Huc)从西藏抵达内地,在途径长江中游时看到捕鱼的鸬鹚,表达了对其同情,可看出此时有部分西方学者对于鸬鹚的态度发生了变化。这些绘画作品给一些从未到达中国的艺术家提供素材,并创作出了一系列中国的风景画。杨斌教授认为1585年所出版的《中华大帝国史》的门多萨虽然没到达中国,却在书中抄录了葡人栩栩如生的记录,因而使得中国的鸬鹚在欧洲广为认知。这些或许便是法国人皮埃尔知道中国鸬鹚的原因。
最后,杨斌教授以欧人笔下关于中国鱼苗的记录为例,从中国史籍中得出欧人记录的来源,讨论了海洋亚洲中国知识在欧洲的传播与流转。
杨斌教授的分享结束后,讲座与谈人--厦门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南洋研究院副院长冯立军教授分享了自己的看法。冯立军教授首先对杨斌教授的到来表示感谢,认为杨教授独特的研究内容令人受益匪浅,并谈了自己的感想。冯立军教授认为杨教授从看似小故事的记述出发,将宏大的历史转向微观的叙事,从日常生活普通人物入手,来发现历史、研究历史,体现了微观史的研究方法。杨教授从鱼鹰这一小事物出发,对往来中西的旅行家、使团等纪录入手,进行考察研究,其研究范式是以小见大,同时兼具全球史的宏大视野,该研究将个案置于广泛的关系中,超越民族国家的比较,强调整个世界的联系,将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研究结合起来。此外,冯立军教授对杨教授所提到的海洋亚洲概念进行了强调,认为过往学界注重太平洋研究,忽视了对印度洋等地的研究,而杨教授的研究勾勒出了东亚与南亚的联系,给薄弱的南亚史、印度史研究注入了新的活力 。
随后,现场多名师生积极向杨斌教授提出自己的问题,如欧洲人对待亚洲的鱼鹰有没有态度上和知识结构上的变化?中国鱼鹰知识的传播过程中是否出现了知识的减损?杨斌教授对这些问题进行一一解答。
最后,沈惠芬副教授代表在座师生向杨斌教授再次表示感谢。本次讲座在热烈的掌声中圆满结束。
文案:崔函
图片:刘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