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4月6日晚,在厦门大学建校102周年校庆之际,“南洋问题与全球视野”系列讲座第二十八讲在厦门大学南安楼301-3会议室举行。本次讲座的主题是“时代转换与大国兴衰”,主讲人为吉林大学历史学与国际关系学教授、国际关系研究所所长、公共外交学院创始院长刘德斌教授,厦门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南洋研究院副院长沈燕清教授主持,厦门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南洋研究院讲座教授周桂银担任与谈人。
沈燕清教授首先代表学院向刘德斌教授表达了热烈的欢迎,并向与会师生和嘉宾介绍了刘德斌教授的履历背景、研究方向和研究成果。
讲座伊始,刘德斌教授引用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中的重要论述:“当前,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人类社会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世界又一次站在历史的十字路口,何去何从取决于各国人民的选择。”以此引出本次讲座的主题。
刘德斌教授从“百年变局进入深水区”“‘大国兴衰’再成重大课题”“时代转换与大国兴衰”以及“中国崛起与新时代的开启”四个方面深入阐述了“时代转换与大国兴衰”的纵横关系。
首先,刘德斌教授从五个方面阐释“百年大变局”在当前已进入深水区:一是目前俄乌战争已经从两国冲突演变为“俄罗斯+”与西方联盟之间的对抗,二是中美关系或处于“新冷战”的状态,三是全球贸易链和产业链进入重组期,四是全球南方赫然浮现,五是大国政治的“卷土重来”。
其次,刘德斌教授梳理了当前学术界对“大国兴衰”的研究及其含义。一是保罗•肯尼迪在《大国的兴衰 1500-2000年的经济变迁与军事冲突》中提出“经济基础决定一国军事实力的优劣”以及“过度扩张导致大国衰落”的重要命题。二是戴维•兰德斯在《国富国穷》一书中概括出的影响国家兴衰的主要因素,包括地理、历史、科技、哲学、宗教、国际政治和传统文化等。三是法里德•扎卡里亚在《后美国世界:大国崛起的经济新秩序时代》中将国家崛起分为欧洲的崛起、美国的崛起和他者的崛起三类。四是瑞•达利欧在《原则2:应对变化中的世界秩序》中提出长期债务和资本市场周期、内部秩序和混乱周期以及外部秩序和混乱周期三大周期,认为决定一个国家财富和权力的八大决定因素,分别指教育、竞争力、创新和技术、经济产出、世界贸易份额、军事实力、金融中心实力和储备货币地位,而且进一步指出人类社会发展的下一个大风险点将在可见的未来即将出现。
第三,刘德斌教授从欧洲的崛起到美国的崛起、美国崛起与衰落的神话以及何为百年大变局三个方面,论述了“时代转换与大国兴衰”这一主题。关于何为百年大变局,刘德斌教授以从“历史的终结”到“历史的回归”为切入点,详细阐释了非西方大国的崛起,并指出伊曼纽尔·沃勒斯坦的世界体系“中心—外围”结构现正在崩塌或出现历史性变化,多元的、多样性的世界正在形成。
最后,刘德斌教授阐释了中国的崛起与新时代的开启。他认为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和新兴大国,拥有独特的历史经验和发展道路,西方将中国视为威胁是一种新的东西方文明冲突论的叙事或话语构建。目前世界处于全球化与逆全球化、一体化与碎片化并存共存的状态,是一个没有确定性的国家和世界共处的时代。关于如何开启新时代,刘德斌教授指出应该在碎片化的世界中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一个超越威斯特伐利亚模式、超越东西方的新时代。
与谈人周桂银教授对刘德斌教授的分享表达了诚挚的感谢,做出高度评价并进行若干点评。周桂银教授认为在当今世界之变和时代之变的大背景下,我们要紧跟时代步伐,不被时代抛弃,并对如何研究全球南方、弄清“我是谁”即中国作为世界大国的身份定位等问题进行了论说。周桂银教授还指出美国的衰落是相对的、缓慢的,中国、印度及其他国家的崛起亦将是长期的、曲折的。
在随后的提问环节中,刘德斌教授对我院师生提出的如何理解中国式现代化的普世性、欧洲经验和理念的地方性、中国是否可以突破威斯特伐利亚体系并实现自己的发展、人类命运共同体应该如何突破西方的路径依赖、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是否具有值得外部学习的经验、大国的兴衰和时代的转换最核心的变量和最根本的动力是什么以及中国式现代化与欧美现代化的共性等问题,进行了回应与解答。
最后,沈燕清教授再次对刘德斌教授表示感谢,本次讲座在热烈的掌声中圆满结束。
文案:叶兰兰
图片:周明葳